- UID
- 365
- 帖子
- 17140
- 精华
- 8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18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14:06
| 只看该作者
[首发] 九月过眼图书
开学了,一个月里乱哄哄的,几乎没有看什么杂书。
《遥远的桥》
作者:【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译者:王义国
出版:1974年读者文摘出版英文本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
这本书讲述的历史事件,现在早已成为历史常识。1977年英国人根据这本书拍摄的同名电影曾是当年的票房冠军(2.4亿),CCTV6也曾翻译播放过。
值得惊异的倒是书后的作者致谢。这本书他写了7年之久,采访了600多个当事人,提供信息的人超过1200人,而所有的这些证词他都核对了文献资料,有文件依据的才作为事实写入书中。这超过了他的名著《最长的一天》的工作量。而《读者文摘》一直予以支持,报销出差费用,其欧洲的分支机构也都为作者提供支持。
我不知道有哪本中国的战史书籍为了短短9天的一个败仗会下如此的功夫,尤其是也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出版机构会为了本方的一次败仗提供如此持续的支持。
另外,阅读的一个感觉是,越到机构的上层,就越是习惯按步就班,毫无紧迫感。
这场败仗大概在策划的时候就已经酝酿,为了争夺盟军的领导权和指挥权,蒙哥马利以逼宫的方式使艾森豪威尔接受这个方案,但他又不得不让美国人布利尔顿来指挥空降部队,布利尔顿又将空降军地面的指挥权授予英国人布朗宁(他的妻子就是写《丽贝卡》的作家达芙妮·杜莫里埃),而当坦克部队突破与空降部队会合后,地面作战又改由英国陆军霍洛克斯将军指挥。
指挥层次这样叠床架屋,而关键的链接通讯设施却极其简单,营级别的无线电通讯落后到几乎没有的地步(美国人没有向英国人提供甚高频无线电话)。奇怪的是,英国的这位军长、以及被投放在最遥远的阿纳姆大桥的空降一师师长厄特立都从来没有实际指挥过空降作战,一个是无所事事的在美国人空降场里对着不起作用的无线电台实施“指挥”,另一个居然在最紧张的24小时里“失踪”躲在荷兰人的一个阁楼里。
还有作者也再三说明这是有骑士精神的一次作战。双方都尽可能不对正在抢救对方伤员的平民开火,甚至在最后一天里,党卫军长迪特里希还和被围困的英军达成停火协议,允许英军移交伤员后再继续开战。
《完美的房子——追寻文艺复兴建筑大师安德烈·帕拉迪奥的建筑之旅》
作者:【美】威托德·黎辛斯基
译者:杨惠君(台湾政大英语所)
出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这是建筑艺术的散文,不知为什么图书馆编码时把它安排在了人物传记栏目。这套丛书全都是建筑文化艺术的,有5本,只有这本书放在了人文传记类里的。
帕拉迪奥石匠出身,一直在威尼斯所属的维琴察城市从事建筑业,后来成为威尼斯的城邦总建筑师。他因为认真测量了古罗马建筑遗址,揭示并复原其比例关系和手法,并将之描绘于《建筑四书》,从而被誉为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大师。
黎辛斯基是美国宾州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他逐一拜访了帕拉迪奥留下的十多别墅作品,不是用技术性的测量,而是以一个建筑师的眼光感受建筑,写下了这本书。
最引起注意的是,帕拉迪奥总结的罗马建筑黄金法则,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实际上是经常违背的,即使在他自己的《建筑四书》里提到自己的这些作品,和实际比例关系并不一样。普遍的原则和具体的创作总是有差别的,即便是原则创始者自己的具体创作。
[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8-10-3 14: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