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2707
- 帖子
- 17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08-9-10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20:3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李欧梵:批评的系谱
批评的系谱
——《美国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总序
李欧梵
西方的文学理论,是一项专门的学问,甚至有人认为: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文本”,应
该精读。然而中国学界近年来对于这门学问却是一知半解,有的人往往从译文中断章取
义,或望文生义,自作主张“演义”一番,因此错误百出,贻笑大方。这个“乱成一团
”的现象,必须有行家和有识之士一起来补救。
我并非西方文学理论的专家,只能把个人经验诚实道出,公诸同行。记得多年前初入此
道时,也的确痛苦不堪,买了大堆理论书籍回来,却不知如何着手。我本来学的是历史
,后来改行教文学,时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学界刚开始吹“法国风
”——福柯和德里达的著作逐渐译成英文出版,而“解构”(Deconstruction)这个字
眼也开始风行。不久又听到有所谓“耶鲁四人帮”的说法,内中除希利斯?米勒、哈特曼
等人外,尚有一位怪杰保罗?德曼(Paul de Man),他的那本反思理论的名著《洞见与
不察》(Blindness and Insight)几乎人文学者人手一册。我买来一本看,也不甚了了
,只是觉得美国人文学界已经开始另一个“转向”(paradigm shift)——从“结构”
到“解构”,从人类学到语言学——然而这一个“转向”背后的历史是什么?是否也有
一个“系谱”(genealogy)可寻?
于是我想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六十年代我初抵美国留学时,偶尔买到几本文
学理论书,包括威尔逊(Edmund Wilson)、特里林(Lionel Trilling)、史丹纳(Geo
rge Steiner)和韦勒克(Rene Wellek)等名家的著作,亦曾浏览过。这些名家的文史
知识十分丰富,广征博引,似乎早已遍读群籍,所作的“批评”(criticism)并不仅仅
是对某一经典名著详加分析而已,而是把一本本书、一个个的作家评论一番,逐渐形成
一己的观点和主题,我认为这是一种西方人文批评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约翰生(S
amuel Johnson)和亚诺德(Mathew Arnold),但较这两位以捍卫文化为己任的十八世
纪保守派批评家更为自由(liberal)。特里林的一本书就叫做《自由的想象》(The
Liberal Imagination),书名中的“自由”指的当然是人文知识,用当代的话说,就是
“通识”教育。特里林的另一本书《真诚与真实》(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则
把西方文学和哲学史上的两个有关主观和个人的传统分析得淋漓尽致。
我当年私淑两位大师,一是威尔逊,一是史丹纳。威尔逊早已是美国文坛的巨人,其评
论具有权威性,在文坛交游广阔,是美国东岸评论界的霸主。我读了他的《阿克瑟尔的
城堡》(Axel’s Castle)和《到芬兰车站》(To the Finland Station),佩服得五
体投地,因为两书谈的皆非美国文学:前者讨论的是法国的象征主义,后者则是描述俄
国大革命,威尔逊足不出(美国门)户,竟然可以把视野推到苏联,大谈列宁,而且文
字优美,读来犹如小说,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了解俄国近代史的启蒙课本,引起我对于俄
国思想史的极大兴趣。
特里林、威尔逊、巴参(Jargues Barzan,写过不少文化与音乐的书,如《柏辽兹的世
纪》Berlioz’s Century等)、凯森(Alfred Kazin,他的半自传式的评论集On
Native Ground当时也是畅销书)等人都是纽约的著名知识分子,前两人还在哥伦比亚大
学任教,可以各领风骚。早在台大时期我已从业师夏济安先生处得知纽约还有一本名杂
志《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更是这批文人墨客的大本营。记得当年的主编是
Philip Rahv,我看过他的几篇评论文章,只觉得英文文笔犀利之至,但内容颇为深奥,
读得我一知半解。这些大师都是“批评家”,而不是现在所谓的理论家,但他们的批评
背后显然有一个共同的人文传统,他们将之引用发挥到当代美国文学和文化的领域中。
我当时知识有限,所以对于他们书中所涉及的这个人文传统也不能窥其全豹。在沮丧之
余,遂发奋听课和多读此类的书,但又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我尚须应付本科学业(中国
近代史)上的书籍,加以自己的兴趣广泛,除了文学之外,特嗜电影,又看了不少电影
方面的书籍,特别是法国“新浪潮”(所谓“La Nouvelle Vague”)名导演——如杜鲁
福——的文章和剧本,弄得自己的思想迷乱不堪,中西各种思潮在脑海中交战,以至产
生所谓的“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到底我是谁?到底我的兴趣是什么?为什
么在思想上如此西化?是否应该“回头是岸”?后来我出版的第一本杂文集就叫作《西
潮的彼岸》,指的就是上述的这些人物和著作。内中我精读再三的一本书——后来又为
之写了一篇详细的书评——就是乔治?史丹纳的《语言与沉默》(Language and
Silence)。此公与上述纽约各文豪不同,虽也是犹太人,但似乎不屑谈论美国文化,代
表的是一种欧陆人文传统的精神。在此书中,他处处反思欧洲文化经历纳粹浩劫后的反
响,令我深深感动。我再三咀嚼此书中的篇章,甚至学习史丹纳的英文文体。多年后我
在哈佛暑期班旁听过他的一门课,却惨遭滑铁卢,这个经验我曾在拙著《我的哈佛岁月
》中详述过。另一位我读来佩服之至、但却莫测高深的巨著就是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的《模仿论》(Mimesis),书中所讨论的西方文学经典名著,我很多没读过
,所以读这本书犹如瞎子摸象,摸到哪里就是哪里,心中暗暗惭愧:为什么我对于西方
文学的传统知识如此肤浅?
其实西方文论所代表的就是一种西方传统,和西方文学名著一样。而这些早期的文学批
评和理论书籍,也大部分以分析西方文学名著为主,两者是并行的。在目前的“后殖民
”立场看来,似乎有点“政治不正确”,因为这些经典名著都是西方白人男子写的,而
且背后可能暗藏其他动机。这种“反经典”的态度,我一向不赞成,因为它把西方人文
传统一笔勾销,甚至把“人”的价值也解构殆尽。我们从另一个传统——中华文化——
来重新审视这个西方传统,并不能完全用“后殖民”的方式处理——处处挖掘它西方本
位主义和权力论述。特别是对于这个传统一无所知或了解甚浅的中国读者,这种一棍子
打死的态度更是有害而无利。如此一味批判下去,经典全被埋没了,如何是好?何况这
些我当年喜欢看的理论书,讨论的大都是西方现代(十九、二十世纪)的文学经典,与
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直到萨义德(Edward Said)逝世前最后的一本著作《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Humanism
and Democratic Criticism),我读后心中才感到踏实。他在此书中甚至特辟专章详论
奥尔巴赫的《模仿论》(此章也成为此书新版的序言),并强调philology的重要性,可
以视作一种人文批评的工具。他也一直坚持在课堂上教授经典。我读了此书后,才逐渐
领悟到:原来这位“后殖民论述”的开山祖师、《东方主义》的作者,从来没有摒弃过
西方人文主义的经典传统!可惜为时已晚,美国的文学理论早已是“后现代”的天下了
,还有多少人愿意复古?
“复古”是一种极端保守(中国以前认作“反动”)的行为,其实萨义德并非复古,而
是希望“古为今用”:从现代的生活领域中重新探讨这个西方人文传统,所以终其一生
萨义德从不以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为耻,而对于法国各后现代理论家把“人”解构
得体无完肤大不以为然(当然,也有人认为萨义德越老越保守)!
萨氏对我的启发——甚至可以说震撼——很大,因为我从他的例子领悟到一个“真理”
:任何传统都有一个复杂的系谱,我们对之可以批判、重估,或从任何点切入,但绝对
不能一概反之,或将之断裂,或弃而不顾。西方文学理论也是如此。“反传统”的心态
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自五四以后一贯的意识形态,“文革”期间更变本加厉,可是反了
以后又怎么办?引进了最“先进”的西方理论,其背后依然有一个系谱和演变的过程:
“解构主义”之前有“结构主义”(如今诸“解构”大师皆逝世殆尽,但“结构主义”
人类学之父李维史特劳斯依然健在,至少在写此文时如此),读德里达还是要先读索绪
尔(De Saussure),当然还要读从德国传到法国以后的黑格尔和尼采,如此才能够了解
他在《文字学》(Grammatology)书中所要“解构”的是什么(德氏的“写作”理论甚
至还受到一点中国的间接影响)。
除了重溯系谱之外,我认为还应该把文学理论放在它原来得以产生的文化环境来看,这
就是理论背后的“政治”和“历史”,然而近年来美国理论界一意把法国理论引申到美
国当代政治上——如种族、性别,但不重阶级——却不愿把这些理论“还原”到原来产
生的文化土壤,因此也产生了不少偏差,加以英文译文亦有值得商榷之处,所以以讹传
讹的情况也不少,如果再把错误的英文译本译成中文(例如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
,情况就更糟了。对于这种情况,只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逐字逐句的与原文对照推敲
,一是理清它的系谱和它与其他相关理论的关系。前者须要多种语言的功力,一般中国
学者(包括我在内)恐怕很难胜任,后者则是我目前采用的方法,把理论作为思想史和
文化史来阅读。但是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也须要花功夫,所幸此中不无相关的学术
书籍可以参考,譬如对于“结构主义”的历史就有一本厚厚的两卷专著,把此中的各门
各派分析得十分详尽。当然,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直接阅读当代理论之由来——以前的理
论。
美国的学界以前的理论——我在六十年代看过的那些书——主流就是“新批评”(New
Criticism),它产生于五十年代,甚至更早,在文学研究上它坚决反对的是更早的“传
记”作法——只重作家,而不重文本。“新批评”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种“文本细
读”(close reading)的方法,从诗歌到小说,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当时几乎所有英
文系的教授和学生都奉之为规范。关于美国“新批评”的来源,早已有专著。我当时知
道美国南部有几位诗人和评论家,办了几本同仁刊物,谈诗论道,逐渐形成一股潮流和
风气,后来这批人中有人被邀到东部名校任教,如Robert Penn Warren,而他们编写的
书籍也逐渐成为美国大学英文系的教科书。除了Warren之外,还有Cleneath Brooks、Ra
nsom、Crane等人,他们的大本营就是耶鲁,所以耶鲁的英文系从五十年代以来,一直独
执牛耳。哈佛则比较保守,只有哈利?列文(Harry Levin)在比较文学系任“白璧德讲
座教授”,但其涉猎的范围远较白璧德为广,也是研究西方现代作家的权威人物。他和
耶鲁的韦勒克分庭抗礼,鼎足而立,他们的书都是当年研究生所必读的,我虽非专攻文
学,还是买来读得一知半解。这两位大师皆已作古,似乎也被人遗忘了,然而如果重读
他们的著作当会发现,虽然“理论”性不足(但韦勒克却是师承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他
的那本《文学理论》是文学系学生的必读书),但内容上却极为精博,远非目前一般美
国学院中的理论家可以比拟。除了韦勒克和列文外,还有一个怪杰菲德勒(Leslie
Fiedler),他写过一本巨著《美国小说中的爱与死》(Love and Death in the
American Novel),是第一位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来研究美国小说中的几个“原型
”的学者,当时引来不少争论,譬如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沙耶历险记》(Tom
Sawyer)是否有同性恋的色彩?当然,菲德勒的视野早已超越了“新批评”的范畴。
我初从历史转到文学的时候,最痛苦的事就是不知如何精读文本:“宏观”没有问题,
因为我有历史的训练,但“微观”呢?我只好自我“恶补”,勤读各种“新批评”的教
材,如韦勒克的书和布斯(Wayne Booth)的《小说修辞学》(The Rhetoric of
Fiction),后来随布斯转攻叙事学(Narratology)和巴赫金(M.M.Bhakhtin)的理论
,又勤看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如卢卡契、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戈
德曼(Lucian Goldmann)和杰姆逊(F.Jameson)的著作。我至今对威廉斯的两部名著
——《乡村与城市》(The Country and the City)和《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ar
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奉为圭臬。至于杰姆逊,想国内的读者皆很熟悉,其早
期著作如《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arxism and Form)及《政治无意识》(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对我的启发和影响尤大。在这一方面,我必须感谢杰姆逊的第
一个及门大弟子郑树森教授的指点。经过数年的寒窗苦读(大多是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
五楼,我的斗室中读的),我逐渐悟出一套把“宏观”和“微观”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以此弥补“新批评”的不足。
然而就在我开始攻读文学理论的关头,西方文学理论开始转向了,德里达变成了英雄。
我在芝加哥大学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亲见他在台上大展身手,全场听众激昂鼓舞,似
乎只有我落在五里雾中,只好向同事求救,研读他的《文字学》。然而德里达的著作英
译一本接一本出版,我还是赶不上,只好再看研究他的著作,还有一本他的传记。就在
这个阅读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他的“解构”理论并非反对一切以前的理论,而是重新
将之推演,从而对之批判。然而他背后的尼采和黑格尔,和各种语言学的体系,我还是
无法捉摸。
德里达的理论,有人认为是属于“后结构主义”,换言之,和他所批判的前提——“结
构主义”和其文学上的主流“新批评”——是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系谱,他的方法仍然是
从“文本”开始谈,而将语言视为大前提。如果把他的学说用到中国的文学批评,也必
须采用对等的方法,即先演绎出中国文学批评的系谱和中国的语言学传统,然后才能“
解构”它,这谈何容易?张隆溪曾在他的英文巨著《道与逻各斯》(The Tao and the
Logos)中作过类似的尝试,我个人功力不足,当然敬谢不敏,但也从Lentricchia那本A
fter New Criticism中略知从新批评转向以后的来龙去脉。
如果从“解构主义”谈到其他“后现代”潮流中的文学理论则更复杂,因为内中牵涉的
题目和科系更多——所谓“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就是一种应运而生的“跨
学科”的学科,至今似已到强弩之末,却开始在中国和港台生了根,也许它运用起来更
能切合太平洋此岸的需要,而美国学界则又在挖掘新的理论土壤了(包括“全球化”)
。我认为在美国各种新兴理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性别理论,其意义远超过“后殖民论述
”,当然二者又可以混在一起,成了所谓“少数论述”(minority discourse),目前
研究此二种理论的华人学者甚多,不必我在此赘言。
然而,不论是后现代、后结构,或是文化研究理论,对于文学研究者而言,都会带来一
个问题:到底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怎么办?难道就不谈文学了吗?美国学界不少名
人(包括Lentricchia在内),又开始“转向”了——转回到作品的“文学性”,而反对
所有这些“政治化”或“政治正确化”的新潮流。这种保守潮流,我认为是代表了一种
物极必反的现象,其实没有什么深意,因为无论如何还是不能回到“新批评”的传统。
然而中国的情况不同,八十年代杰姆逊第一次在北京大学讲学后,“后现代”理论大盛
,甚至连“后”字也顺便时髦起来,这也是一种二十年目睹的怪现状。然而“后学”以
前的理论呢?似乎不闻不问,也无人作这方面的研究。这就牵涉到一个对文本分析的最
基本的问题:美国学者不论是何门何派或引用了任何理论,很少是从“宏观”或文学史
出发的,反而一切从文本细读开始,所谓“close reading”这两个“新批评”的字眼,
早已根深蒂固,只不过现在不把以前那种close方法“禁锢”在文本的语言结构之中而已
。可是中国的文学研究传统——至少在现当代文学——一向是宏观挂帅,先从文学史着
手,反而独缺精读文本的训练,因此我得到一个悖论:越是“后现代”,越须要精读文
本,精读之后才能演出其他理论招数出来。
季进教授在哈佛作访问学者期间,我们谈起国内理论界的混乱和困境,我遂把个人的经
历告诉他,并提到当年浏览过的部分理论书籍——包括“新批评”,令我吃惊的是原来
这些理论书大多没有中译本!我知道上一代的中国学人对于“新批评”不是没有研究—
—燕卜逊(William Empson)还到中国任教过——为什么后继无人?难道都被弃之于“
历史的垃圾堆”了?难道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浪潮中只有“后浪”独领风骚而没有
“前浪”可言?难道西方文论都被“后现代”解构殆尽,无人问津?季进对于这一系列
的问题没有立即回答,却深藏于心,默默开始作“重建”的工作。他明知吃力不讨好,
依然在美国搜集了不少“新批评”和其他“过时”的理论书籍带回中国,准备介绍给国
内同行学者。我在感动之余也把我所有的藏书捐给他任教的苏州大学。
现在季进和他的几位伙伴更雄心万丈,计划将这些“前期”和“后期”的理论(大部分
是美国学者或在美国出版的著作)译成中文出版,作为一个系列,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
工作。他们邀我和刘象愚先生出任主编,我当然责无旁贷。不过需要再三声明的是:我
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填补一些空白;我也不主张中国学者把这些理论随意挪用
。我一向认为,读理论和武侠小说中练武功相仿,学了“新批评”的武功,对于“微观
”细读绝对有用,但真正的理论“武功”却是综合起来再加以消化以后的独门方法,各
人可以不同,而用法也因文本或研究题目而异。因此,任何理论不能挂帅,也不能独尊
,或放在自我的殿堂上来批斗他人,这是“文革”作风,不是学术的典范。学习西方理
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了解西方从古到今的文化传统,即使内中不少理论似乎“过时”
或有明显的缺陷,它仍然有助于我们汲取精髓,并由此得到启迪。我和萨义德一样,认
为西方也有一个人文传统,甚至可以用来批判现在的各种现实,但这个传统也是多元而
复杂的,不能一味反对或摒弃。
以上的杂感似乎不足为序言,但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匆匆写下来,提供给国内学者及有心
人参考,并请不吝批评指教。
本篇文章来源于 当代中国文学网|http://www.ddwenxue.com
原文链接:http://www.ddwenxue.com/html/sjwx/hwhx/20080811/1261_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