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31
- 帖子
- 13294
- 精华
- 16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4-11-6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闲来瞎读苏词一首
别情依依 离开黄州
苏词:【满庭芳】
(元丰七年(1084)四月一日,余将自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从1080年正月初一离开京都到现在,大宋罪人苏轼在黄州已呆了四个多年头。这时,皇帝陛下召他去离京都较近的汝州,按理说,他应该喜形于色,急不可待,拔腿就走。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陶潜说归就归,挂冠回南山。而东坡实际的情况是,卖身给官家,哪有自由身?“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虽说“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齐安是黄州旧名。)其实是有家归不得。浩荡长江里,惟有多情故乡峨眉水,脉脉悄流。“故山空复梦松楸。”不梦也罢。不归也罢。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东坡生于1036年12月19日,这时候其实是四十八岁。1083年闰六月,1080年闰九月,东坡在黄州经历了两个闰年。愁人知夜长,贬官知年长,多了两个月啊。
儿童尽,楚语吴歌。四年多,孩子的口语适应能力奇强。古今人情差不多,估计那时人们也以讲京都话为荣,就像今日时兴讲奥语英语一样。孩子们满口土语吴音楚调,唉,回到京里会不会难堪?苏子豁达,不在意这些,我是为古人担忧。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社酒,本是春秋祭社神,邻里聚会饮酒。此时鸡豚盛宴,却是雪堂乡邻们为了相送老东坡。
苏子被罪贬职黄州,在《答要端叔书》中说“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可知当时,亲友不管是不是真的要和他这个罪人“划清界限”,至少无人寄来一字安慰语。人情淡薄如斯,九百多年后,我读到此处,仍是心寒不已。
苏轼擅长与人相处,在哪里都会交上好朋友。他曾对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面对黄州朋友的深情厚谊,再回想四年前的炎凉世事,怎不叫人感叹?东坡后来的诗句“坎坷识天意,淹留见人情。”亦此时境况之谓也。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此别说什么好呢?前去汝州,人生茫茫,闲来就算能看洛河粼粼,一样的清波,却不是黄州长江水。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这株柳是我所种,请照看得好好的,不要剪它的枝条。诗经说,“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曾亲历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让我对这种感情非常理解。我小时候和姑姑去姑奶奶家串门时,从她家地头挖得一棵樱桃树苗,回来和姑姑种在院子边上。我离开老家时,它还没有挂过果子。有年五一回家渡假,正是樱桃成熟时候。它枝壮冠茂,玛瑙般红果闪烁一树。终于吃到过自己亲手种下的樱桃,心里别是一种亲切感慨,这时,离姑姑因癌去世已多年了。前几年弟弟在那地方盖房子,砍了它,我听说后,心中甚是怏怏,然而,它长得太大,无法移栽,终是无可奈何的事。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这是给序中提到那位李仲览说的话。黄州在长江北岸,李是从长江南岸过来看他。请李转江南父老,要常常晒晒我穿的蓑衣,莫让它发霉,来日希望还有与你们重聚重游的机会。
这首词,我初读时,就动容。人静处再读,苏子词雅情深豁达温厚的句子,却让我心里泪意暗涌。农历1084年4月1日啊,和如今的愚人节自是毫不相干。偏偏这个4月1日却这么刺眼。造化弄人,现实愚人,古今皆然。
(按:文中未注明出处的诗词,皆是苏子作品。)
2007年10月1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