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菜农为企业内部写的一篇文,请大家批判。

娃哈哈宗范之争带来的国际化变局分析

    从4月份开始吵吵闹闹的达能-娃哈哈事件,持续了两个月未能握手言和,却愈演愈烈上升到宗庆后和范易谋个人之间诉恩怨、吐口水的地步,双方从网络争论到法庭仲裁全方位地针锋相对、剑拔弩张,达能告发的是宗庆后妻小的老鼠仓,而宗庆后揭露的是达能两位董事的整人手段,看起来是私人之间恩怨,政府就当一般的商业纠纷保持中立,宗庆后稍觉理亏,就打出民族感情牌,网络上爱国青年不管宗庆后曾经对外资投怀送抱的前科,一律帮宗庆后打洋鬼子,这出戏热闹万分,各大媒体唯恐天下不乱,事件被炒作得沸沸扬扬。

     我们对宗庆后和范易谋的个人恩怨没有必要去研究和预测,但是这场闹剧却在中国国际化进程中,划出了一条阶段性得分界线,外资已经从强势地位跌落到与内资势均力敌的地步,一个新均势下的博弈已经开始。

一、 外资纸老虎本质已经暴露
在这场娃哈哈之战以前到刚加入WTO这段时期,外资进入中国是来势凶猛、咄咄逼人,外资在中国人看来是洪水猛兽,饮料行业史称水淹七军,家电行业则与狼共舞,不要说民族主义愤青草木皆兵夸大其词号称新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就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大腕-美的制冷集团总裁方洪波先生在一次集团专题会议上也语惊四座: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到中国来办厂,一样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你美的还有什么优势?不出五年,美的品牌将消失。方洪波的盛世危言把美的掌门人何老总说得一愣一愣地,方总说的实在也有道理,美的在世界上唯一的竞争优势是廉价劳动力,这个廉价劳动力一旦也可以被外资利用,那么,他们另外还拥有技术、品牌、资本的优势,一举打败中国的本土企业不是不可能。
所以刚加入WTO一段时间,面对外资的强劲的来势,美的是有点恐慌的,在当时谋求与国际大公司合资是一种试探性的动作,与其逆历史潮流,不如顺应历史潮流,旁一个大款再说,搞一个合资,这样外资的技术品牌我也沾一点光了,到时候看气候,如外资真的一统天下,美的就打外资牌,如果外资成不了气候,则美的也没有吃亏,这样从2002年起,美的加快了合资谈判。
2002年外资确实是来势凶猛趾高气扬的,松下收购其余国营股份,独资运作,伊莱克斯加大中国投资力度,市场上高歌猛进地推出大批伊莱克斯牌的家电,开利带着东芝,到处扬言收购中国最大的空调企业,一度和科龙谈得火热,对美的也摆出一副欲吞并而后快的强硬态度,坚持要控股。
美的尽管认为合资是大方向,但创业者毕竟身经百战,直觉决策不应该让外资控股,所以对气势汹汹外资也毫不示弱,一定要坚持美的控股,这点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胆略,既不失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灵活性,也不失企业家的大将风度,现在来看,娃哈哈和荣士达让外资占据51%的资本结构都是错误的,美的只让外资占据20%,两者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宗庆后比起何享键的战略眼光有天壤之别,
2002年到2004年,开利在中国四处上窜下跳一番,也没有什么建树,经不起日本东芝的软磨硬泡,终于和美的签约,以20%股份的小股东身份加入以美的为主导的合资企业,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合资过程中,东芝开利的势力日趋式微,实在也没有什么实力对抗美的的仗势欺人,一步一步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只好老老实实听美的的摆布。
其他的外资也一样,美泰克伤痕累累地离开了荣士达,达能收购了乐白氏亏损累累,伊莱克斯的冰箱(中意)空调(东宝)得而复失,西门子萎缩在高端领域动弹不得,除了日本企业,欧美的企业在中国土地上损兵折将,暴露了纸老虎的本质。
原来外资是不会经营的,即使使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也无法产生优势递加的竞争力,这在经济学上是一个奇妙的课题,现在回过头来看,方洪波的预言是一种盛世危言的警钟,当然也有可能警钟长鸣才使美的生于忧患。

这次达能冒犯了宗庆后,宗庆后搁挑子,也会测试达能的经营能力,这点不是太难预测,达能必然经营不好娃哈哈,范易谋这样的洋鬼子必然把娃哈哈整得亏损累累,最后不得不卖掉了事,结局是达能在中国丢盔弃甲,至于收购宗庆后妻女的公司必然成为无稽之谈,这点宗庆后还是料事如神的,我们也是这么预测的。


二、前一阶段中国企业对外资认识不足,高估了价值
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不长,正式被西方接受为市场经济体系一员是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民营企业还不是占据主导地位,国营企业又江河日下,在2002年后,外资进入中国,中国人如临大敌,不管是崇洋媚外的人还是反美抗日的人,都把外资的品牌影响高估、垄断能力高估、经营能力高估、技术能力高估、资本价值高估。
当时盛传一个可笑的经典神话,说可口可乐公司有足够的财力分分钟可以把健力宝的饮料全部从货价上买下,扔到太平洋去,让健力宝从此在市场上消失。
这个神话居然被经济学家广泛引用,一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企业家也到处传诵,以讹传讹,流传甚广,这说明中国的企业家群体、经济学家群体,不懂基本市场规律,对外资极度恐惧,以至于高估了外资的能力。
高估外资的能力就会高估外资的价值,以为外资能带来技术、管理经验,一旦外资没有带来预期的技术核管理,民族主义愤青立刻认为帝国主义技术封锁,亡我之心不死,民族主义愤青虽然排外但也是高估外资的,他们甚至怀疑非典是美国的细菌战争,中国闹地震也是美国的底下核弹,对外国的技术膜拜顶礼,实质上是不懂经济规律的另一种崇洋媚外。
在排外愤青人数众多的中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高调招商引资,前一个阶段主要表现在高估外资的价值上,如果荣士达高估美泰克的合资作用,娃哈哈、乐白氏高估达能的资金和技术,科龙对假洋鬼子的外资也高估了,TCL高估被收购的欧美企业价值,联想高估IBM,美的高估东芝开利和现在高盛财务公司,这类高估有些是性质上的高估,有些只是数量上高估,娃哈哈和乐白氏,是性质上的高估,把中外实力搞反了,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而美的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只是少赚一点钱而已(加上美芝还是赚了便宜)。
宗庆后事件后,外资被高估的阶段性历史差不多要结束了,接下来,全面清算外资和矫枉过正的阶段已经开始。

三、外资一旦从神坛上下来,中国人立刻被自己打败
起初外资被神化、妖魔化,中国人如临大敌,这个时候还算谦虚谨慎,克己复礼、卧薪尝胆,还能迅速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但是一旦知道外资不过尔尔,黔驴技穷,那么中国人自大的心理立刻爆发得不可遏制,根本不懂得利用市场交换资源,优势互补,而是老子天下第一,狂妄自大,无视经济规律,做封建皇帝大梦,最后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那个可口可乐将健力宝全买下扔太平洋的神话神话终究没有兑现,可口可乐也没有来收购健力宝,健力宝没有死于外资之手,却死于自家的资本高手张海之手。
宗庆后这次看准了达能不会经营这个死穴,一搁挑子就可以看达能死得很难看。宗庆后弄死达能后,必然狂妄自大,自己给自己造了坟墓也不知道。宗庆后在娃哈哈一手遮天,在企业王国内塑造绝对权力的土皇帝,这种治理模式本身有问题,再加上国资背景不清不楚,急于让自己的女儿继承财富,就算宗庆后是经营天才,他的管理不会出问题,单单侵吞国有资产原罪,就可以让宗庆后步张海的后尘的。
宗庆后和达能的对阵中,明显地看出中国企业一贯的坏作风:舆论炒作、称王称霸、损公肥私、无视法纪。这样的特质根本不是商人,还是属于草头王气质,就算达能滚出中国,那么娃哈哈的治理结构又如何在草头王领导下调整完善?就算国资被宗庆后侵吞了没有事,那么这个业界草头王自己的收购兼并,资本运作又如何保证不出问题呢?
不仅仅是宗庆后的个人问题,整个民族在下一个阶段,将表现出群体性排外情绪,表现出不懂市场规律的农耕情结,这钟集体情绪将会化出代价。
一些正在合资的企业,也将出现一大批人,以赶尽杀绝外资为痛快事,似乎变成纯内资企业后,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在这种集体迷失的阶段性时期,仍然有几个中国企业会抓住机会,低调行事,苦练内功,合作互补,将出现几个为数不多的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国际500强企业,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四、国际优势互补仍然是最正确的选择
外资和所有的资本一样,在市场经济中,都是一种趋利动物,没有什么可神秘的、可恐惧的,既不要当作洪水猛兽,也不要当作南蛮北狄,要当作一种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在适当的情况下都有交换价值。
其实外资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非常无能,但在某些方面又非常有专业能力,如果一点没有专业能力,不可能存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例如,东芝是承认自己缺乏销售能力而拥有强大的开发能力;开利承认自己家用空调是弱项,不擅长于空调业务的经营,而是擅长于收购兼并。
同样,可口可乐、西门子、达能、伊莱克斯都是有一定长处的国际资本,当然我们中国企业也有长处,要知道自己倒底长在哪里,短在哪里,合作是否互利,这样做就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往往会取得快速发展。从国际500强的企业来看,合资是越来越多(多数是收购兼并造成的),LG、三星的合资公司是两位数的,中国企业的合资公司只有1为数,多一个数量级。
美的要想成为国际500强企业,目前的合资企业数是非常少的,实际只有两家,合作伙伴实际上一个老伙伴,这说明美的合作力不是太强,当然一部分人还认为连老伙伴都不要了,一个纯内资企业春光无限好,这也有。显然这不是老总的本意。
其实老总在合资分析会上说得非常清楚,纵观未来国际形势,在空调业上,我们掌握主动权,不是外资掌握主动权,外资是被动的,他们的业务一天天在缩小,他们的价格没有竞争力,他们也不再投入精力去经营,而我们美的把优秀的、勤劳的人才都投入空调事业,明显我们实力强大。所以不要极左极右,说国际化了,口号喊得很响,真的一做,遇到一点点问题,就立刻不要国际化了,要分家了,这样极左极右不好,我们的技术、品质还是需要吸收人家的优点,大局上我们控股,不会出问题。
美的从一开始,在国际化策略上比荣士达和娃哈哈不可同日而语的,都是绝对占据控制权的,合作伙伴也都是能提供优势互补的,美的管理层也没有像宗庆后那样建自己的老鼠仓,所以,这次达能和娃哈哈之战,引发的国内情绪波动不应该成为我们动摇既定方针的理由。如果说要动摇的话,也是要利用外资将在下一个时期被低估的情况下,都吸收一些有用的外资。

五、国际500强必须学会收购兼并

美的要成为国际500强,不仅不可以学娃哈哈这种低档的中外吵架,而应该审时度势,加大与外资滚打爬摸的机会,真正要学会识别外资的特性,真正学会驾驭外资,要想在国际上学会收购兼并,这是非掌握不可的硬功夫。
世界经济一体化,单独的国内市场无法支撑世界500强企业,中海油、联想、TCL都面临收购国外企业的课题,这表明避开外资是无路可走的。
而说收购兼并不是某一天突然爆发就可以做的,目前,我们已经在国内有合资企业,就好比是一个拳击手拥有一个室内练习场,这样看问题,我们不可以低估合资的价值,我们还应该加大练兵的力度。
例如:关于事业部设置这么一个经营改革,世界级的企业和美的表现出非常有趣的误解。美的认为东芝抗拒改革,官僚作风,不懂经营。而东芝误解美的急功近利,事业部制后经济责任人牺牲质量降成本,损害公司质量声誉不能永续经营。
实际上,东芝并不是一个抗拒改革的公司,130年的历史早已经有改革遗传基因,历史上土光敏夫做了大改革在日本成为企业范例。所以东芝一本正经在想事业部改革方案,他们按照他们的思路在考虑步骤,例如:先把架子搭起来,设立事业部的第一步目的不是为了经营利润,而是为了培养本土自主开发能力,一旦开发和品质体系稳定了,就可以实施利润中心机制,自动地靠设计降低采购成本,推进国产化等。东芝的改革的优点是不牺牲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移。
而美的设立事业部是首先一步到位地确立利润中心的机制,落实自主经营的责任,激发经营者积极性,快速应对市场,在降成本上不惜牺牲质量换取利润,但是一旦出了质量问题也会回过头来解决,实在太离谱时也会撤换总经理,这是美的乱而不死的原因。
显然,在中国质量事故处理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美的的做法是有经济性的,也是适合中国的国情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企业对质量事故处理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美的这套做法会出现问题,还是要借鉴参考东芝的做法。
这里两个企业实际上在互相借鉴,最后合成出来一个新机制可能生命力最强的。
当这种不同文化企业融合设计能力培育后,我们走出去,就可以说有点基本功了,不至于像TCL那样,室内沙包都没有打,出去就跟人家拼真功夫,那只能是头破血流了。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801383[/lastedittime]编辑过]

参加交流
这个编辑怎么搞的,字有大有小,没有办法。
参加交流

问菜农:美的,现在的管理团队,是充分的“经理人”机制吗?

能不能透露一下管理团队的简历背景?网站上有没有发布?

是的,美的是充分授权的经理人机制。有关授权的制度汇编成一个手册,叫做分权手册,那里详细规定了投资、采购、开发、销售、推广的各种权力分配。

美的的经营单位是各种产品的事业部,这钟事业部权力最大,事业部上面分两个二级集团,一个是制冷家电集团(与000527美的电器匹配),另一个是日用家电集团,这两大集团上面有一个最大老板主政的美的集团。

职业经理人团队有很多人,上述制冷家电集团的CEO是周泽雄的校友,方洪波,日用家电集团的CEO是张河川,其他还有黄键、黄晓明等比较有名。

总得说,美的把握低调的做法,控制被宣传的力度,基本上躲开媒体。所以外界不为人所知。

菜农

我去美的网站上看了一下,虽然不是太了解,但也不觉得是比较充分的“经理人”机制在运行。

首先,美的就整个技术与产品线的布局来看,有趋向时髦的跟风作派,而不是“资源整合”的市场导向。

其次,看美的的管理团队,没有看到技术领头人的地位与作用。

当然,目前资本与原始人际关系的地位总是最重要的。

PS,不是很清楚,为何“荣事达”的董事长,成为美的的董事总裁。这两种身份合一的理由,估计不是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因素,而是实际身份的“平衡”吧?

我没有到达什么高度,所以理解上与菜农不同:

1,关于卖多少股份的问题,我想无论如何总避免不了不为旁人所见的场外因素.无论宗还是何,决策当时所拥有的决策依据的充分程度,也远不是今天的局外人可以一览全豹的,所以,事之得失可评,却无关人之得失.

2,关于"土皇帝"式的管理.我认为,"土皇帝"式的管理,绝对是国情之下,有效而低耗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对领袖的忠诚高于对企业的忠诚;企业领袖的大脑架设管理团队的四肢上而形的管理巨人事无巨细独勇创关.菜农所谓美的"乱而不死"之乱,我以为,就是企业领袖的意志高高在上而没有强势深切,使得微观经营活动中没有一个清晰绝对的意志可以贯彻.而观土皇帝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即使看上去是走错路的"傻干",也有章有法目的明确. 变局形势下,机会往往被无畏者先得,有效和合理,两者如何权衡!

3,关于外资猛兽.现在不是大张旗鼓引进外资的时候了,只有外头的钱和里头的人两个焦点.我想,钱是可流动的,如果资金以内外分的话,再强的国家,也未必能抗衡所谓的壤外合宇之资.总有一些不便流动的资源成为本土优势.如果说到企业竞争,如果一个企业完全拥有了本土的优势,那无论它姓什么,都是本土企业了.如果这么说:达能如果不为庆后欲为,那娃哈哈便是个外资企业,如果达能为庆后欲为,那娃哈哈便是个本土企业,能不能稍有成立? 所以,外资之猛,不在钱的多少,而在怎么用。如过看人家亏钱,别高兴,那多半是人家敢亏那么多,并不是人家不得不亏那么多。

向前望,谁知红叶有多少。
   想必何老板还是想做好的人  但愿他能玩得久点
以下是引用介个套在2007-06-15 14:46:12的发言:

我没有到达什么高度,所以理解上与菜农不同:

1,关于卖多少股份的问题,我想无论如何总避免不了不为旁人所见的场外因素.无论宗还是何,决策当时所拥有的决策依据的充分程度,也远不是今天的局外人可以一览全豹的,所以,事之得失可评,却无关人之得失.

2,关于"土皇帝"式的管理.我认为,"土皇帝"式的管理,绝对是国情之下,有效而低耗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对领袖的忠诚高于对企业的忠诚;企业领袖的大脑架设管理团队的四肢上而形的管理巨人事无巨细独勇创关.菜农所谓美的"乱而不死"之乱,我以为,就是企业领袖的意志高高在上而没有强势深切,使得微观经营活动中没有一个清晰绝对的意志可以贯彻.而观土皇帝式管理的民营企业,即使看上去是走错路的"傻干",也有章有法目的明确. 变局形势下,机会往往被无畏者先得,有效和合理,两者如何权衡!

3,关于外资猛兽.现在不是大张旗鼓引进外资的时候了,只有外头的钱和里头的人两个焦点.我想,钱是可流动的,如果资金以内外分的话,再强的国家,也未必能抗衡所谓的壤外合宇之资.总有一些不便流动的资源成为本土优势.如果说到企业竞争,如果一个企业完全拥有了本土的优势,那无论它姓什么,都是本土企业了.如果这么说:达能如果不为庆后欲为,那娃哈哈便是个外资企业,如果达能为庆后欲为,那娃哈哈便是个本土企业,能不能稍有成立? 所以,外资之猛,不在钱的多少,而在怎么用。如过看人家亏钱,别高兴,那多半是人家敢亏那么多,并不是人家不得不亏那么多。

经济学上有不同的解释,何况中国的事情每天都在刷新经济理论。

最后一点,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确实有过领教,一般做计划,头几年可以亏损,不过美国的企业亏可以,但是换人,日本企业亏可以,而且还不换人。

但是不管日本和美国的企业,亏损还是当作非常严重的问题,经营负责人被K得抬不起头,一般不会允许亏三年,亏上五年,不管是什么跨国公司,都是关门。所谓的亏得起就是关门的时候不会因为投入那么多会舍不得,甚至还差一点功夫就赢利了,但是也关门。

所以,只要娃哈哈亏,达能只能卖掉,到时候宗庆后买就是了,一旦到宗庆后手上,又赢利了。

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