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拿破仑的失败与专制之痛——法兰西的悲情时代

拿破仑的失败与专制之痛

                                          ——法兰西的悲情时代

“大革命结束了!”

1799年12月15日,拿破仑当选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临时执政府首席执行官,他在宣布新宪法时说道:“大革命是按发动革命时的那些原则确定的,现在革命结束了。”【1】

但是,大革命真的结束了吗?或者说,发动革命时的那些原则真的得到确定了吗?

顾准在《直接民主与“议会清谈馆”》一文中却问到:“罗伯斯庇尔不死,而且彻底胜利了以后怎样?也许,答案是罗伯斯庇尔自己会变成拿破仑,不过这个拿破仑也许不会称帝,不会打算建立一个世袭的皇朝,也许,区别只不过是这一点点,这种区别在现代看来,无关重要。”【2】

显然,拿破仑比罗伯斯庇尔走的更远,他不仅称帝,而且建立了一个世袭皇朝;不仅成为法兰西的一个时代,也成为欧洲的一个时代——由此,我们不得不再问一次:大革命真的结束了吗?

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如果只考虑到它的思想意识,而不考虑到它的拥护者的气质和社会状况的话,就不能看出它的深度。”【3】法国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勒在其上下卷《拿破仑时代》这部史学界公认的史学名著里,所要揭示的正是这个问题。

作为法国大革命政治遗产的继承者,拿破仑显然是拥护这场革命的。大革命是由资产阶级思想为主导的政治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引起了全欧洲的恐慌。法国国内,保皇分子们仇视革命并企图颠覆革命,而欧洲的封建王国则企图联合肢解法兰西,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状况,作为大革命追随者的拿破仑,他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巩固了大革命的成就,与此同时,他本人也野心勃勃、私欲膨胀,这是他的气质。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追随者的气质,使大革命最终结果是为共和国缔造了一个皇帝,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的出现,使大革命的历史变得极其复杂和富有内涵,推翻了一个封建主义的专制帝国,却又制造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专制帝国;推翻了一个老皇帝,又迎来了一个新皇帝。短命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揣揣于两个专制帝国之间不得安宁。如果我们试图对法国大革命做出全面而深刻的思考,那就不能仅局限于大革命本身,更在于它的继承。

1769年8月15日,法属科西嘉岛上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叫拿破仑·波拿巴的男婴。家庭的贫困和众多的兄妹,使年幼的拿破仑无法独占父母全部的爱,他的性格由此变得顽劣、争强好胜、沉默寡言,身体似乎也有些发育不良。但年龄小和个子小都不是他的劣势,兄妹们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他10岁时便被父亲送往法国东部布里埃纳的军校,以期得到管教。可他在学校里继续发挥着凶悍的性格,既打败了比他大的同学又使他更加冷漠和孤独。5年后,拿破仑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巴黎军校继续深造,不久却因为父亲的病故中断学业,入伍从戎。1785年10月,他成为一名炮兵少尉。

1785年到1789年7月,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黎明前的夜空显得异常的寂静,整个法国充满了淫靡的气氛,那些思想家与革命家们正在为法国的前途而担忧,可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年轻而无所事事的拿破仑则置身于外,他孤守青灯,彻夜长读,“正是在这一时期,拿破仑开始接触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著作”【4】,成为启蒙运动的信徒。随着大革命的爆发,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拿破仑自然成为一名雅各宾分子,为继承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基础。可他对启蒙运动先驱们的信仰又显得非常异类,正如1800年8月他在卢梭墓前所说的:“未来的事态将会表明,假如卢梭和我压根儿都没有在世间活过,也许会对世界的安宁更有好处”。【5】不过,不用等到将来,“拿破仑”这个名字就注定了世界不得安宁。

使拿破仑一举成名的是1793年12月的土伦战役,与他并肩作战的小罗伯斯庇尔,迅速将这位在战役中功绩卓著的年轻人推荐给了哥哥罗伯斯庇尔,使他成为法国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很快被提升为炮兵准将。但好景不长,还没等到拿破仑大显身手,罗伯斯庇尔便在自己制造的恐怖之中身首异处,拿破仑受其连累,遭到了冷遇,被排斥在法国政权的主流之外。

但是,革命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王党分子也从来没有甘心过失败,他们的猖狂颠覆,从某种意义上证实了罗伯斯庇尔的先见之明和实施恐怖政策的必要性,可1795年的法兰西只有罗伯斯庇尔的蜡像而没有罗伯斯庇尔,在王党分子的反攻倒算面前,曾经严厉制裁过罗伯斯庇尔的热月党人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历史往往会出现很奇特的现象,从大革命的方向上看,雅各宾派与热月党人都是“革命阵营”里的“革命战友”,可罗伯斯庇尔在剪除异己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而热月党在清算罗伯斯庇尔时也同样毫不留情,但面对大革命的真正敌人,却显得那样无所适从、惊慌失措。党同伐异也许是一出世界性的拿手好戏,在我们翻阅中国历史的时候,这一印象更加深刻,因为它更加血腥也更加残酷,这到底是人性的弱点还是人性的卑劣?

然而,毕竟是法兰西,毕竟还有拿破仑,一个比罗伯斯庇尔更加罗伯斯庇尔的拿破仑!在革命遭遇危难之际,热月党也顾不上与死去的罗伯斯庇尔有过如何的芥蒂了,他们想起了拿破仑。此时的拿破仑固然伟大,但仅仅是伟大的开始,还没有伟大到令人不寒而栗的地步,拯救大革命的成果才是共和国的头等大事。热月党领袖之一的巴拉斯向拿破仑发出了邀请。这位年仅26岁的炮兵准将出手果然不凡,很快用他擅长的大炮平定了“葡月事件”。同时,也轰开了他的辉煌历程。

拿破仑的辉煌还得益于当时法国整个督政府的无能,不论在内外战场上,大多数以督政府或法国的失败而告终,唯有拿破仑一枝独秀,他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维系了孱弱的督政府,自己也得到了巨大的声誉,他在法兰西的地位扶摇直上,其声望如日中天。他开始关注整个法国的政局了。

1799年夏末,眼看无能的督政府就要丢失了意大利,正在远征埃及的拿破仑得到这个消息,他以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的时机,于是他决定立刻返回法国。军人出身的拿破仑与律师出身的罗伯斯庇尔就是不一样,当他发现这个督政府已经不能担当领导法国的重任、也没有能力继承大革命遗产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拯救法国的使命,在回到巴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雾月政变”,这一天是1799年的11月9日,法兰西纪元的雾月十八日。他在五百人院门口架起的是枪炮而不是断头台,共和国的议员们屈服了。于是,他成立了一个临时执政府,并攫取了法兰西第一执政的地位。

在权力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拿破仑不例外,西哀耶斯也不例外。

说到“雾月政变”就不能不提到这位西哀耶斯。正是这位法国大革命的元老怂恿拿破仑政变并竭力推荐他为第一执政的,西哀耶斯实指望播下的是跳蚤,以图控制拿破仑,未曾想收获的却是一个大大的龙种,反被拿破仑拿捏得俯首帖耳。西哀耶斯既是一位政治家,又是一位理论家,他以《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以及《对法国人民掌握的手段的我见》和《在议会中应通过的决议》四本薄薄的小册子便鼓动起了第三等级的革命热情,这四本小册子被尊称为第三等级的“教材”,是第三等级革命的行动指南。这位被后来的学者认为是法国大革命始作俑者的西哀耶斯,现在,是该由他结束这场革命的时候了。

“雾月政变”的一个月后,拿破仑正式就任法国临时执政府第一执政,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作为一场运动,法国大革命被宣告结束了。

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自由与平等已经成为人民手中的一件公器,也不意味着法兰西从此建立起了现代民主制度,而是意味着拿破仑专制的刚刚开始。拿破仑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新宪法,以便为非法的政变手段寻找合法的根据:“这部共和八年宪法,仓促拼凑在一起的有九十五条,除了夜间不得搜查民宅以外,并无一处提到公民权利。”【6】人们“从全部宪法中所能看到的,就是个波拿巴”【7】。在拿破仑看来,宪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体现拿破仑的意志并由拿破仑来颁布。那位竭力鼓动拿破仑造反的西哀耶斯呢?尽管他是《网球场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起草人,并且也参加拟订了这部共和八年宪法的草案,可他的理论却在拿破仑的实践面前碰的头破血流,他的“教材”已经无法指导拿破仑这个学生了,面对拿破仑,整个法国都束手无策。当西哀耶斯参与起草的共和八年宪法宣布的时候,已经被拿破仑修改的面目全非,所有关于平等和制衡的原则都成为拿破仑专权的附属产物,西哀耶斯本人也被排除在三个执政以外,拿破仑把他赶进了元老院。后来的历史又狠狠地恶心了西哀耶斯一回,当皇帝拿破仑为贵族颁发联合勋章时,贵族的队伍里竟然站着六十多岁的西哀耶斯,不知这位1789年5月的第三等级代表此时是如何的心情,也不知他此时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写过的那四本小册子以及里面的内容了。把反对贵族政治的人改造成贵族,这是拿破仑的绝招,“以毒攻毒”的药方,他使用的得心应手。与“引蛇出洞”之类的“阳谋”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宪法在通过时,得到了3011107赞成票对1562反对票的绝对高票通过,而在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里,这一票数为3011007,整整少了一百票(《法国革命史》第341页),不过,三万分之一的差错对拿破仑来说无关紧要,连投票本身只是个过场,重要的就是权力。

从拿破仑登上第一执政宝座开始,法国大革命的果实出现了逆转。按法国历史学家米涅的说法:“推翻了旧政府并彻底摧毁了旧社会的法国革命有两个明确的目的:一个是自由的政体,一个是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8】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路易十六连同以暴易暴的罗伯斯庇尔先后被推上了断头台,但我们没有看见自由的政体,更没有看见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我们所看见的只有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大革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拿破仑毕竟继承的是大革命的遗产而不是波旁王朝的遗产,他是以资产阶级代言人的面目出现的,他上台以后进行了有利于和平的宗教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刺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他亲自参与了《法国民法典》的制定,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反映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因此又被称为《拿破仑法典》,“他在其生命的最后岁月曾回忆到:‘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9】可当时的拿破仑没有认识到,资产阶级法权正是建立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波旁王朝的教训他压根没有吸取,否则,他就没有滑铁卢!尽管回光返照的“百日王朝”看出了他的悔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拿破仑以一种强有力的专制手段推动着法兰西的前进,并且随着他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他开始全面加速自己的独裁统治。

1802年5月,他利用自己的声望要求法国举行全体公民投票,同意自己为终身执政,8月,法国人便热情地满足了他的要求,于是,在共和体制下出现了一位独裁者,这昭示了共和的失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大革命开始以后的法国人突然地变得健忘起来。恐怖时期,他们就已经忘记了曾经所许愿的人道主义精神,现在,他们连大革命的动机也忘的一干二净。接着,当拿破仑以“法国人民的安宁与幸福”的名义提出建立波拿巴世袭王朝的时候,整个法兰西沉默了,法国人民被彻底驯服了。

1804年12月2日是一个极富历史性也极富戏剧性的日子。在巴黎圣母院,拿破仑迎来了自己加冕的时刻,当年事已高的罗马教皇庇护七世颤巍巍地准备把皇冠戴到拿破仑头上的时候,发生了令人惊讶的一幕:拿破仑一把夺过教皇手中的皇冠给自己戴上,并且宣誓要忠于自由和平等。自由?平等?真不知道谁见过专制体制下的自由和平等的。

一夜之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一位美国学者说拿破仑有一种专横暴力的人格:“他贪得无厌地追求同胞们对他的自我做出尊崇的姿态,他对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过程或美的环境都没有持久的兴趣。”【10】确实,拿破仑从来都是自诩为不一般的人,礼仪和道德对他都不适用,他用自己的惊人之举向全体法国人表明,这个皇冠不是法国人民的赋予,也不是什么神授,是他凭自己对法国的贡献得到的。他把全体法国人民对他的信任、对法兰西前途和命运的关切绑架到个人意志的战车上,帝国扩张、专制统治和贵族政治卷土重来,自此,拿破仑已不再为法兰西而战,他个人的事业与法兰西的事业已经截然分开,拿破仑依然是拿破仑,但法兰西却不再是共和国。从1789年7月14日到1804年12月2日短短的15年时间里,法国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上。正如1801年7月15日在教务专约签定仪式后,拿破仑手下一位叫戴尔马的将军所指出的一样:“这是一次无聊的宣教仪式;只不过少了一百万人参加,这一百万牺牲性命去推翻的,就是您今天所恢复的东西。”【11】而他登基时另一位叫奥热罗的军官说的更绝:“典礼盛况空前,万事俱备,唯缺五十万人拼死将这一切结束!”【12】

一百万人性命的牺牲,换来的是一个新的帝制,然后再打算用五十万人的生命去推翻它,这就是拿破仑为大革命带来的后果。不论法国是如何开始自己浪漫主义历程的,但对法国人而言,拿破仑时代是一个悲情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悲情、民族的悲情、历史的悲情。

《拿破仑时代》这部煌煌巨著在一开始就写到:“受到各方面攻击的法国人,首先从自己的思想上倒退了。他们蔑视那些仍处于‘奴隶’地位的外国人,而以自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自高自大起来。共和国在转向对外征服的时候,利用这种感情来激发自豪感和自利心;然而,这种感情同时也就开始背离革命的理想主义,从而失去了它的纯洁性。拿破仑从一开始就喜欢这种大大有利于他准备执掌政权的演变。”【13】大革命的胜利制造了法兰西的狂妄,也制造了拿破仑的专制。他们企图解放全世界,首先却没有能够解放自己,法国人忘乎所以了。

必须要承认,大革命后的法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是很恶劣的,反法联盟的长期存在、王党分子内外勾结的疯狂反扑、各政治派别的明争暗斗,都需要有一个像拿破仑这样的政治强人来捍卫大革命的成果,在保卫法兰西的利益上他居功至伟,不论如何形容他的伟大并不过分,如果你是一个法国人,也许你也会用最优美的语言来歌颂他。问题在于,在巨大的民族利益面前是否就一定可以掺杂着巨大的个人利益?当个人的利益超出民族利益的时候,对民族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不论是如何的政治强人或民族英雄,都不能把自身的利益凌驾于民族利益之上,更不能以民族利益为借口来要挟这个民族。如果真的视自己为“民族英雄”,那么就请把人民从自己的战车上释放。恰恰,这是所有专制统治者都不愿意面对的。拿破仑称帝之后,其个人野心膨胀到了极点,对整个法兰西不再是种福祉而是一种祸害了。

当拿破仑取得1805年12月2日“三皇会战”的胜利、1807年末粉碎了第四次反法联盟之后,他的权力、声望连同他的帝国都鼎盛到了极点,此时,他不仅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几乎是整个欧洲的皇帝了——盛极而衰,他的悲剧帷幕由此拉开。在他的专制统治下,拿破仑越来越像“路易们”了,从野心上他很像强权的路易十四,走上了帝国式的道路,而统治术上则更像不得人心的路易十五。在他的专制政府里,二流人物和旧制度下的官吏愈来愈多地充斥了各个职位;贵族的地位也逐渐恢复到了波旁王朝时期;拿破仑把自己打扮的更像一个贵族,不仅开始使用“圣名”,还休掉了皇后约瑟芬,娶了奥地利公主为妻,这位公主不是别人,正是路易十六王后的侄女,于是,他就成了死去的路易十六的“侄女婿”;他甚至想制订一份全帝国的“个人表现和德行统计资料”以控制法兰西的思想;疯人院里关押着诗人德索盖斯和医生富尔,因为诗人“赞美”了拿破仑是一条伟大的变色龙、而医生则在拿破仑登基时高呼“不自由,毋宁死”;秘密警察在各种公共场合鬼鬼祟祟地探听着什么;拿破仑对法律的态度是“想把那用来反对政府的律师舌头割下来”;早在1800年,拿破仑就把全法国的报纸由当时的73家压缩为9家,但拿破仑仍然不满意,他叫嚣希望那些诉诸舆论的印刷品“必须印刷的很少”,而且还要“越少越好”……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了所有专制帝王的共同恶习,不论这种专制来自封建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或者是其他什么主义,任何人、任何政权只要染上了专制病,其症状大抵是一样的。

直接导致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大陆封锁政策的失败和战场上的失利,在这两点上都集中地体现了专制体制的僵化和专制统治者的刚愎自用。

大陆封锁政策是一个几乎遭到所有经济学家反对的政策,却在拿破仑的幻想中化为现实,他“没有充分估计到英国资本主义的牢固基础,也不了解它的现代化结构”【14】却企图将此作为战争的机器。英国一个叫伊韦尔努瓦的御用政论家在《大陆封锁的效果》一书中写道:“你们的封锁顶不了什么事!你们的巧安排真是了不起,你们一心要把人家饿死,人家却吃得胀破了肚皮。”【15】虽然文字读起来十分粗俗和轻佻,听起来也十分滑稽,但却道出了实情。本来大陆封锁主要针对的是英国,英国却得到了多得多的意外好处,而法国本身却没有从这一政策中得到决定性的利益,反而把欧洲诸国拖的疲惫不堪,激起各个被占领国的强烈反抗,从1808年5月开始,连绵6年不绝的西班牙人起义,是拿破仑的专制统治开始动摇的标志。

作为一个杰出的、伟大的军事家的拿破仑,对什么时候可以进行战争、将如何进行战争、进行怎样的战争准备,他应该是了如指掌的,可是,专制却会使人迷失心智、使人能够在所有的问题上变得极其颟顸和昏聩,穷兵黩武的拿破仑这时什么都忘记了,将战争、不断地战争作为维持其帝国统治的法宝,许许多多法兰西优秀青年的血流淌在帝国扩张的沙场上。当他于1812年发动俄罗斯战役的时候,注定了他崩溃的到来。俄罗斯战役没有取得预想的胜利,反使第六次反法同盟顺利建立,随后于1813年的莱比锡会战中拿破仑再度战败,战火终于烧向了法国本土。已经被无休止的战争拖的筋疲力尽的法国人,终于对拿破仑感到了厌烦, 1814年4月1日,他们成立了新的临时政府;3日,元老院和立法院联名宣布废黜拿破仑;6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宣布退位。他苦心经营的法兰西大帝国在短短的几天里就轰然倒塌了。帝国的灭亡,不比罗伯斯庇尔的上断头台的速度慢多少,在这一点上,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尽管其后的“百日王朝”划出过一道耀眼的希望的弧光、滑铁卢之战留下了英雄的悲壮,却已经是落日的挽歌。这曲挽歌一直唱到拿破仑死于圣赫勒拿这座孤岛上。至今,还有人为他是否死于谋杀而争论不休。

拿破仑的失败是他自己的选择。

托克维尔曾经说过,法国大革命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乔治·勒费弗尔在《拿破仑时代》中体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法国革命转向建立起独裁统治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一种内在需要驱使它这样做,而且,这也不是第一次。这场革命终于导致一名将军的独裁统治,这也不是个偶然事件。”【16】与英国哲学家培根建立的经验主义哲学不同的是,法国的笛卡尔建立了唯理主义的哲学体系,而“必然性”正是唯理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映照着法兰西的历史和生活。

不论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皇帝也好,平民也罢,总会有成功和失败的地方,真正使拿破仑感到英雄气短的是,他退位后接替他登上王位的是一个封号叫普罗旺斯伯爵的人,这个人在早在“雾月政变”后不久就两次写信给拿破仑,建议两人联手恢复波旁王朝,并许以许多利诱,直到1800年9月7日,拿破仑才给他回信,信中拿破仑写到:“您不应再抱回到法国的希望,您如回来,必须踩过十万具尸骸。请为法国的幸福和安宁着想而牺牲自己的私利,历史会给您记上这一笔账。”【17】现在,登上拿破仑王位的正是这个普罗旺斯伯爵——他就是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斯塔尼斯拉·格扎维尔,他自称“路易十八”,历史也这么称呼他。尽管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他继承的是拿破仑而不是路易十六的王位,但,当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波旁王朝”这四个字时,同样也不得不回忆起法国大革命的目的、不得不回想起拿破仑那掷地有声的回答——而现在,一切都显得是那样可悲。

路易十八没有给法国“幸福和安宁”,拿破仑也没有。

拿破仑作为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继承人,他的称帝无疑是对大革命的莫大讽刺,然而历史更加无情,波旁王朝的复辟给了拿破仑一记响亮的耳光。专制,给法国大革命、给拿破仑留下了永久的痛。

一切企图将人类命运、社会命运、国家命运以及个人命运寄托于专制的人,都请站在“历史”这面镜子面前,并且摸摸自己的脸!

 

载《炎黄春秋》2007年第八期,本帖为原文,刊登时略有压缩。

 —————————————————————— 

【1】 (法)弗朗索瓦·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孟明译,三联书店,2005年1月版。孟明,中译本序,第1页。

【2】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1995年9月印刷,第359页。

【3】 【5】 【6】 【7】 【13】 【16】(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上),河北师大外语系《拿破仑时代》翻译组译,端木正校,1978年10月版,1985年5月印刷,第14页、70页、78页、79、26、64页。

【4】 【9】 【17】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34页、141页、139页。

【8】 【11】(法)米涅:《法国革命史》,北京编译社译,郑福熙校,商务印书馆,1977年9月版,1997年5月印刷,第292页、348页。

【10】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2月版,2005年1月印刷,第115页。

【12】 (英)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周祖达译,张自谋校,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版,第271页。

【14】 【15】(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下),中山大学《拿破仑时代》翻译组译,端木正校,1978年10月版,1985年5月印刷,第107页、114页。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看过很多网络小说,帝王梦还在许多年轻人心中反复飘荡。在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度,这些人会走到什么地方。

起立! 向网事情缘敬礼!

严肃点, 不许抱抱!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一百万人性命的牺牲,换来的是一个新的帝制,然后再打算用五十万人的生命去推翻它,这就是拿破仑为大革命带来的后果。

“一将功成万骨枯”,外国人也不例外。

第一次看到这么全面剖析拿破仑的文章。好看!

轻听夜雨 水绵绵 琴隐隐  
仰望星空 光灿灿 月悠悠
读了网班长两篇写法国历史的大作,对这个国家平添许多兴趣,以后读书遇到法国不明白的地方,就有现成老师可以请教了。
老网,握个手.赫赫。好文章要慢慢品。。。

回九船兄,在中国,对民主的认识大概只在“民主”这两个字上,而西方则从古希腊就比较有完整的认识,仅此,依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才走到今天的。

邹峰兄,敬礼就太客气了,那我们就地、泪流满面地抱抱吧。[em69]

谢谢小船忽悠的赞美,小文说全面是远远谈不上的,拿氏业绩太辉煌了,这里却专挑他毛病说了下,显得很不厚道滴。不过他的失败证明了俺的正确,哈哈。[em01]

梅班长总是这样谦逊,俺都不好意思了。在坛子里一共贴了三篇关于法国史的帖子,俺帖的另一篇是《合法的杀戮》,还有篇是闲人兄代劳的,谢了。

一壶也来玩了,哈哈,老弟兄了,欢迎欢迎。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一代枭雄 or 英雄?

我们对他知道得越多, 搞不明白的地方也越多.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网事兄的大作,俺学习了。

革命,无论假汝于何名,向来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总免不了剥夺与被剥夺的淋淋鲜血,也免不了颠来倒去的清算与反清算,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过后的历史好像并不认“胜者为王败者寇”的帐。当局者迷,后来的人是否仍是懵懵懂懂的呢?

向网兄致敬。

回夏兄。总的说来,拿破仑还是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只是从旧制度走过来的人,身上毕竟还残留下浓重的历史痕迹,而专制所能获得的东西太美妙,拿破仑也不能不去染指一把,况且他又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大非兄所言极是。西方的幸运在于,在大动荡之后总是有着大变革、孕育着大进步,不论其“革命”的动荡还是“反革命”的动荡,最终使西方人认识到了历史究竟该如何书写。而在中国,则只有不幸或者更加不幸。有西方历史学家说俄罗斯“只有历史,没有进步”,这对中国来说,似乎更加准确。

谢谢流星雨兄。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一百万人性命的牺牲,换来的是一个新的帝制,然后再打算用五十万人的生命去推翻它,这就是拿破仑为大革命带来的后果。不论法国是如何开始自己浪漫主义历程的,但对法国人而言,拿破仑时代是一个悲情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悲情、民族的悲情、历史的悲情。------说的是.

一切企图将人类命运、社会命运、国家命运以及个人命运寄托于专制的人,都请站在“历史”这面镜子面前,并且摸摸自己的脸!-----也许楼主的话又能用上了:"在权力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拿破仑不例外,西哀耶斯也不例外。" 这个时候哪个还顾的上照镜子,不是野心勃勃的想成为历史的镜子就不错了.这是人性的弱点还是卑劣呢?

写的真不错,看的俺是激情澎湃.上个星期俺们课堂上就讨论这个"拿破仑"来的...大家争执的是耳赤面红.就是可惜俺来晚了一步,早点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