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如果是真的!!!
据传,当下粮食类基本生活物品在涨价。这和一段时间以来对通货膨胀的呼吁有前后脚的呼应一样,尽量不想去做这样的推测,但这样的涨价一定和货币流通总量与速度有关,形成整体的或者局部的货币供应相对过盈。可能的缘由有两类,其一:政府打压房地产价格战略取得初步成果,冗余在房地产领域的资金退出后,在其他某些领域作祟。当然这也和银行未及回收信贷有某些相辅相成的关联;其二是另一种可能,居民手中积蓄的美元和其他外汇被抛售,使得银行放行更多量的人民币出笼,致使消费领域的货币供应增长。
不得不作更不想做的推想,也就是政府有意松弛货币控制,冀望于通货膨胀来舒缓强制汇率的压力。说到底,通货膨胀就是“物贵钱贱”。如果是政府有意的话,则就是政府有意识地使得货币贬值,从而相对提高物品的价格。其道理是,既然美元物品因人民币低估而价格高昂,那么经过人民币贬值,则国内物品的价格也就提高起来,从而使得美元物品不再能体现“高估”。这是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樊纲在内的衙门经济学家们的呼吁和主张,故此番生活物品价格升涨令人不得不产生某种联想。
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股市走高。较之去年最低时,现今的指数已经翻了一倍。这是在增量发行新股情形下的变动,意味着相同指数状态下,股市的资金总容量增加了很多。再有,近几年来,银行存款的利率极低,比照同期的通货膨胀指数,存钱在银行恒等于倒付给银行钱。绝大多数民生商品长期呈现供过于求,加之垄断和投资门槛坚固,民间资金早已经走投无路。这样情形下,拥挤在房地产儿致使房屋价格攀升,从经济学上看也是有其道理。所有这些问题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存量资金缺乏保值的安全感,遑论投资升值。
资本现在处于极度困惑和艰难中。如果持有美元,显然美元现在在贬值,保不准日后继续贬值。至少在人民币已经相对升值情形下,保持美元已经造成一定的损失了。那么,持有人民币呢?持有人民币,一段时间是相对美元贬值得到了好处。但显然,渐进中的通货膨胀又同时吃掉了人民币的资本价格。所以,持有人民币也有着不安全的风险和现实。在货币价格关系随时可以人为操纵情形下,可以说,任何种类的货币都没有安全。在所有形式的保障都不再安全的情形下,资本最大的愿望就只剩下投机。所谓投机,就是短期寻利,以快速移动方式寻利乃至造利。
这就意味着,已经出现货币供应过盈的时候,货币流动的速度会异常加快。而异常加快则意味着货币通量更为增加,则通货的膨胀规模和膨胀的速度被放大,造成感觉上和事实上的通货膨胀愈发强烈。其结果,全体国民的积蓄被席卷,无论是个人银行存款还是已经缴纳的各类强制保险和养老金,经由通货膨胀之后,大抵上可以被掠夺一空。
人民币被低估的强制汇率,造成国家外汇积存急剧膨胀。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则可以有不同选择。很多人以为这需要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做博弈,且中国方面最终至少要有所获胜。而问题的实质呢,并非是中美两个政府间的博弈,或者至少并非仅仅是中美两个国家的政府作博弈,而是政府依据自己的利益与国民做博弈。简单说,政府愿不愿意将按照8块钱人民币买进的美元便宜地,比如6块钱或者4块钱,卖给中国国民。
将8块钱买入的美元低价卖出给国民,绝非仅仅影响在汇率和外汇积存,而必然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低价美元的本质就是低价的外国商品进入,一部分行业要受到相对严重的冲击。但国民总体上的福利和生活水平会有所提高,生活和作业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关键是哪些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哪些产业、行业和企业会受益。正是这样的利益比较和政府在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利益存在,这些在主导着现今政府的抉择。在这个利益抉择面前,国民的福祉必然是第二位的。
能否简单地将人民币升值而不影响国民经济么?确切讲,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货币的本质是国民经济自身的状态和结构。货币的总量和流转速度出自国民经济常态需求,在忽略效率和流通速度变异条件下,国民经济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货币增量也应当同步增加相应的指数。这样,就保证了货币购买力的稳定,也就是货币自身比价的稳定。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增速,就会逐渐显现通货紧缩症状;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量,则会呈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会使得交易时感觉货币稀缺,增加的是交易成本,反过来抑制经济增长。同时,物品的价格表现相对下降,货币受喜爱,更易于沉淀,进而加重货币稀缺状态。
反过来,倘若货币供应过剩呢?货币的信用和信誉就必然损害。但问题并不止于此,人们会更选择其它物品形式来保持自己的财富,而不将财富寄放在货币形式下。社会经济的信用链被肢解然后重构、再肢解、再重构,直至国民经济找到一个全新的稳定层面。换句话来说,货币的稳定与否,根本在于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否,其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及结构所决定。货币的意义在于,在经济整体领域里构造符合市场意志和市场状态的比价体系。当下之所以人民币相对于外币被低估,其根本原因是既有的国民经济结构状态和社会生活及福利状态所致。
比如讲,二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中国的农村人口实质在减少,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或者准城市化的社会结构比以前更贴近现代社会;比如讲,必须生活品的支出比重日益降低,高档一些的消费品乃至奢侈物品的消费已经占据支出很大的比重;比如讲,服务行业从无到有,人们愿意也正在支出更多的收入来享受社会化服务;比如,非物质的享受型消费已经出现,诸如旅游、度假等等,并正在快速增长;比如讲,更多的公共物品的出现与需求;比如讲,社会福利的需求已经成为民众关切所在。等等这些,都意味着经济结构的现代性,使得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比以前更接近西方发达国家。而正是这些东西决定了货币的价格性质。
可以想象,如果能瞬间将所有流通的货币的数字符号加一个“0”,那情况会如何呢?会改变人民币被低估的状态么?答案是否定的。只要保持出口和进口的现有状态,保持现有的消费和生产的关系,保持同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保持相同的物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关系,人民币依然还是被低估。其实,瞬间减去一个“0”,情形也是如此。表面上看到的数字符号比价关系,其本质和这些数字符号的比价没有关系。而真正要害是变化过程和变化方式。
当下经济结构出现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强制汇率下低估人民币,造成出口取向的经济结构。这样的结构发生、成长乃至成熟,是因为强制汇率给出的商品价格信号。取消掉这个价格信号,经济资源自然就不再向出口过度倾斜。但以更宽泛的视野判断,构成国民经济更大的那部分,也就是在充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那部分经济体系,比如权重日益增加的服务业、零售业等等,正是这样的经济结构和状态,才使得我们比以往更接近现代社会。松弛直至最后解除外汇和外汇价格管制,会愈发提高这些产业和经济物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力度,愈发使得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富有现代气息。
而如果为了保持汇率控制而故意将人民币贬值,则将彻底摧毁或者轻度一些损害这些经济结果。显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提高,将消食人们其它物品的消费能力,进而将危害到服务业乃至将其摧毁殆尽。且要清楚,现代经济的特点就是经济链条愈来愈长,愈来愈复杂,信用关系是经济体系及其结构的根本保证。货币信用是一切商业信用的条件和依据,一旦人们不知道明天的一块钱会否等于今天的一块钱,乃至不知道等于多少钱的时候,经济将彻底崩溃,直到大家确信自己知道等于多少钱,而且还要滞后地重造国民经济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