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雄大哥谦虚,再说,有俺们做强大后盾,不怕不怕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周先生28楼的话,倒叫我略感不安,有妄评之嫌——因为我其实除了那一本《品城录》,实在不了解易先生的文风笔力。

可以理解作家“无奈”的被干扰,但谈不上原谅,比如余秋雨的前两本文集收录文章有重复,就是“兑了水的感觉”。

作为读者来说,总难免挑剔——盛名之下是否便是最佳?呵呵,想必您能理解这也不是故意苛责。读者时间精力有限,有了一点点阅读经验的人对质量要求就略高一些。好像易先生出了一个《品》系列;好像赵鑫珊先生也出过一系列的厚部头;好像于丹最近也出了一系列的典籍评述……其实有相当的内容是重复前人或自我吧?这些是作家勤奋的成果,足可钦羡。可我作为最普通的读者,面对“系列”也很无奈。所以,私心反而倾向于文字精练平朴、论点具备专业深度、评述精准的作家了。

易中天的品三国还是能看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知怎么,清营兄的话让我想起邓大人遇金鏞时说的那句话:“你的书我是看过的”——来个羚羊挂角、不露痕迹。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6-9-24 10:13:00的发言:

我一直是易中天先生的读者,读他的书,我总是有点收获的。



“他在理牌的手法、出牌的顺序和打出王牌的时机上,处处显出高人一筹的能力。这份能力的取得,便与文前提到的那幅对联密不可分了。作者的学问里有机地融入了对世事的洞明,笔墨中则“如盐在水”地显示出人情上的练达。”

——关键是他收藏了很多牌(学问、文章),再凭着智慧和学理(洞明、练达),合着大众的的需要(世事、人情),一张张编排抽出。这就是知识人的吁徐腾挪的自得之处。泽雄兄亦是此中人,我胡乱猜想,得的是此收获。

"不知怎么,清营兄的话让我想起邓大人遇金鏞时说的那句话:“你的书我是看过的”——来个羚羊挂角、不露痕迹。"

老大0824开玩笑了,我也是因为周泽雄先生介绍才买了一本,没有看完.认为不是那么差,不过,也说不上多好.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平平:“泽雄大哥谦虚,再说,有俺们做强大后盾,不怕不怕的。”

——好的好的,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不谦虚。就把平平的帖子,权充豹子胆来喝了。

林泉:“周先生28楼的话,倒叫我略感不安,有妄评之嫌——因为我其实除了那一本《品城录》,实在不了解易先生的文风笔力。

可以理解作家“无奈”的被干扰,但谈不上原谅,比如余秋雨的前两本文集收录文章有重复,就是“兑了水的感觉”。

作为读者来说,总难免挑剔——盛名之下是否便是最佳?呵呵,想必您能理解这也不是故意苛责。读者时间精力有限,有了一点点阅读经验的人对质量要求就略高一些。好像易先生出了一个《品》系列;好像赵鑫珊先生也出过一系列的厚部头;好像于丹最近也出了一系列的典籍评述……其实有相当的内容是重复前人或自我吧?这些是作家勤奋的成果,足可钦羡。可我作为最普通的读者,面对“系列”也很无奈。所以,私心反而倾向于文字精练平朴、论点具备专业深度、评述精准的作家了。”

——回林泉妹子:我评论过易中天两本书,都是思想随笔集,一为《书生意气》,一为《帝国的惆怅》。易先生别的书我也多半读过,坦白地说,我并不认为俱臻上乘。同一位作家,作品水准难免参差不齐,否则,“代表作”一说也就无从谈起了。毛姆曾经说过:“一个作者有权利要求按其最好的作品给予他恰当的评价。”他这么说当然是站在作者立场上的,对此我未必认同,但我承认,这也是一种评价作家的方式,而且相当与人为善。不过我还说过相反的话,读者没有原谅作者的义务。就是说,苛责作者,不管是否故意,同样是读者的权利。而且,也根本谈不上冒犯。

至于把同一篇文章放到不同的文集里,这属于另一码事了,如果是兑水,兑的也是文本外的水。个人习惯,我总是尽量避免把相同的文章放在不同的集子里(截至目前,我还没做过这类事),但有些作家喜欢这么做,我也眼开眼闭。毕竟,这不犯法,一切取决于读者是否买他的帐。每一位作家,其实都在经营自家的品牌,每一种可能带来利益的行为,通常也会带来相应的代价。

吹笛:“——关键是他收藏了很多牌(学问、文章),再凭着智慧和学理(洞明、练达),合着大众的的需要(世事、人情),一张张编排抽出。这就是知识人的吁徐腾挪的自得之处。泽雄兄亦是此中人,我胡乱猜想,得的是此收获。”

——谢谢笛子的理解,只是,我哪里谈得上“此中人”,俺笨着呢。

王清营:“老大0824开玩笑了,我也是因为周泽雄先生介绍才买了一本,没有看完.认为不是那么差,不过,也说不上多好.”

——清营兄别弄错,我可没有介绍过易中天的《品三国》。

关于林泉妹子的回帖,还有些未尽之意。接着聊。

无论评价一位作者还是评价一位网友,我们都不应该脱离他的自我期许。说好说坏,一般都是在作者划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出此限,有可能变得没有意义。对有些作者,我们之所以说他好,也许就因为我们把他视为文学爱好者,一旦用专业作家的标准来衡量,那些“好”也许立即变得可疑了。对作家同样如此,我们若习惯于拿高于他自我期许的标准来衡量他,除了极少数大师级人物,世上将不存在值得肯定的文人了。比如,我们若拿莎士比亚来衡量曹禺,曹禺将变得无比寒碜。但,这是不公平的。

关于易中天,我记得他表达过类似意思。关于怎样的书值得一写,他曾从厦门大学一位师长那里得到过有益教诲,大意是:世上只有两种书值得一写,要么有助于文化传承,要么有助于影响普通观众,而世上最可怜的书恰恰相反,它们既缺乏传承文化之功,又遭到普通读者的拒绝,可谓两头落空。易中天经过慎重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未必具有文化传承上的扛鼎之力,而在如何最大程度地普及文化、影响世人方面倒是颇富才能,于是,他及时地做出了选择。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明智,在普及大众文化、提高大众知识水平上,易中天做出了漂亮的贡献。

既然易中天是如此自我定位的,既然他没有在史学上开宗立派、另立新说的抱负,作为读者或评论者,也就没必要拿那些史学大师或专业史学工作者的要求来衡量他。他的工作与专业史学工作者的研究,性质不同,功能上则有互补之效。易中天虽说热衷于谈史,但那是文人谈史,与史家论史不是一码事。我们没必要用易中天的生动性来数落史家的严谨,也同样没必要绑定在史家的严谨上,藐视易中天的生动性。文人谈史是史家论史的外围性补充,两者的关系是并行不悖而非水火不容的。

读雄文,我总是收获颇多.不只是书,也包括帖子.

"——清营兄别弄错,我可没有介绍过易中天的《品三国》。"

我没有弄错,我意思是说你介绍过他,并且在真名上老为他两胁插刀.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嘿嘿,给清营兄留下这个印象,我颇为沮丧,尽管我认为,易中天先生用不着我来捍卫,我也没必要捍卫他——在别处,易醚的队伍,早已达到集团军的规模了,只是在真名网上较为少见而已。

谢谢苏扬兄的抬举,极度不安。

呵,读周先生的文字,常不禁莞然——“牌技”太高了,作者和读者的立场都考虑到了,评人论事既有通达之论,又不失自己的观点。既持论平正周全,又为朋友委婉“辩护”了。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倒在其次,难得的是与人为善的底色。

确实,如果把许多书放在“文人谈史”、“文人论世”的层面上,别有一功,各骋胸怀,怎样写都不为过,只要写得精彩。普及广泽之功更应赞赏。不过有两点,似乎应是比较基本的原则吧?一是尽量言简意赅,生动却不是恣意挥洒文字;一是术业专攻,文人确实涉猎广,但如果动辄对诸如论城市、论音乐、论佛道儒耶等等任一课题都能写出几十万字著作……

昨日偶然在电视里看到曹可凡的一个什么谈话节目,大意是:“易中天口才好于文采,余秋雨口才文采俱佳,魏明伦文采好口才稍逊,贾平凹文采好口才一塌糊涂……”令人失笑,是否算是坊间持平之论呢?

新买了一本许倬云的《万古江河》。对比易先生的妙说醇酿,这书要枯索一些。还没怎么看,文字极好。

(说明:编辑了一下字号)

[此贴子已经被梅茗于2007-2-6 18:37:54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林泉在2007-2-5 19:28:00的发言:

新买了一本许倬云的《万古江河》。对比易先生的妙说醇酿,这书要枯索一些。还没怎么看,文字极好。

那比易的东东高了几个数量级的档次了,是一本作者自己准备的盖棺之作。

大陆一般都认为写通史、编教材、写通俗读物是随便搞搞的东西,而日本、台湾的学者一般都是到了老年、准备从学术界退身前,才开始来做这几件事情的。

易应该也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了,不过他前面的积累实在太散漫,没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走的是发散道路。机缘凑巧,正好被主流媒体炒作。

曹可凡的第一句话确实不错。易的口才非常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写成文字就差了口气。至于第二句夸余的,就太恶心了。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对林泉说的这本“文字极好的”《万古江河》很感兴趣。搜索了一下: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许倬云著)

作者:许倬云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

ISBN:7532130223

字数: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定价:33 元当当价:20.4 元节省:12.60 元钻石vip价:20.4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宽广,实为相关著作中所仅见。
《万古江河》是许倬云毕生智慧的结晶,也是他对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创新诠释!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後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最后,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万古江河》近27万言,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文学艺术、经济社会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动等,字里行间既有高空鸟瞰式的宏观洞见,又有具体日常生活的细微描写。 作者简介许倬云,把严谨、精深的学术内容,能阐释得举重若经,又能叙述得深入浅出,非大学者不能为。许倬云这位享誉国际的著名历史学家,就是这样一位学贯中西历史、识跨不同学科的大学者。

 
  许倬云,193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自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后,先后执教于我国台湾大学、美国匹茨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讲座教授,1986年,他荣任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许倬云著述等身,不但在中国文化史、社会史和中国上古史等领域有精深造诣,同时也娴熟西方历史,更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著有《求古编》、《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近40部专书。 编辑推荐作者受梁启超《中国史叙论》启示,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作中国文化圈不断扩张的过程,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及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浪潮的蹒跚历程。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的宏阔视野、纯熟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对于一般读者阅读习惯的照顾,使得这本摆脱帝王将相的中国通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中华读书报

目录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第1节 孕育出中国文化的自然地理
第2节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
第3节 农业与聚落
第4节 新石器文化的区系类型及聚合过程
第5节 古代传说与族群分合
第6节 复杂社会的出现
第7节 中国古代文化与两河古代文化发展的比较
中国文化的黎明(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
第1节 进入青铜时代
第2节 古代文化核心的商文化
第3节 华夏文明体系--西周封建与“三代”观念
第4节 中国秩序的发展与重组--地方文化与融合
第5节 中国思想体系的核心成形--孔子学说及诸子百家的辩证发展
第6节 南方的兴起--长江流域的发展及其与中原的融合
第7节 编户齐民:国家组织与人民生活
第8节 生活资源与生活方式
第9节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中国的中国(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
第1节 普世国家体制
第2节 精耕农业与市场网络
第3节 中国文化体系的整合
第4节 民间的信仰
第5节 北疆游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第6节 走向南方
第7节 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的形成
第8节 秦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9节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比较
东亚的中国(公元2世纪--公元10世纪)
第1节 秦汉帝国的崩解
第2节 中国与周边民族
第3节 佛教的影响
第4节 文学与艺术
第5节 天文、数学与医药
第6节 中古的衣食住行
第7节 经济形态的转变
第8节 民族关系
第9节 中国对外关系
第10节 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同的比较
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公元10世纪--公元15世纪)
第1节 中古后期的中国与列囝体制
第2节 北族政权与汉人世界
第3节 东亚经济圈的形成
第4节 经济与多元网络
第5节 宋代以来的知识阶层
第6节 思想的多元与整合
第7节 近古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第8节 近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第9节 近古中国与东亚转型的特色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上篇(公元15世纪--公元17世纪)
第1节 明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僵化
第2节 人口与生活资源
第3节 大海波涛
第4节 第一波西潮
第5节 明代的工业
第6节 明代的市场经济
第7节 南北经济社会的差异
第8节 明代思想的转变
第9节 明代中国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
第10节 明朝时的台湾
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下篇(公元17世纪--公元19世纪中叶)
第1节 清帝国的性质
第2节 台湾的开发文化冲突问题
第3节 清初民族与
第4节 清代学术风气
第5节 民间社会组织方国家的关系
第6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第7节 清代的商业活动的文化接触
第8节 中国与西方
第9节 通俗文化
第10节 当时的欧洲
百年蹒跚(公元19世纪中叶--公元20世纪中叶)
第1节 内忧与外患
第2节 中国近代经济的改变
第3节 教育制度的改变
第4节 近代中国的武化观象
第5节 都会文化的勃兴
第6节 时代思想与文化变迁
第7节 中国近代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
第8节 中国维新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第9节 台湾百年的变化
后言
图表索引

 

老木匠先生,关于余“文采口才俱佳”的说法,确实比较过誉。

梅茗,论坛话题跑题似乎是难以避免的通病。周先生论的是美酒,我们就滥觞到了江河。看了一部分,是通史,更融汇颇多通识,文字雅重晓畅,用许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取精用弘”。我不知道这是许先生几近“盖棺之作”的作品。周先生的观点已经说得很通透:“没必要绑定在史家的严谨上,藐视易中天的生动性。”好像张中行评杨沫:“我的研究归经部,而小说只能归子部。”不知是轻嘲还是自谑。

呵呵,我的态度还是老样子:异类不比。就像林泉妹子所引张中行先生的话,经部与子部,各司其职。不管他是“轻嘲还是自谑”,我都觉得有理。

许倬云先生这本书,我反复听人提及了,已准备搁入购书篮里。“取经用弘”这样的要求,属于中国优秀学人的标准化模式,后人已难以企及。

说到近人的评(品)三国,吕思勉的大著我没有读过(只读过他谈论先秦的),管见所及,我首推黎东方先生的《细说三国》。黎东方当年在重庆虽也有易中天式的风光,但他无疑属于学人说史的范畴,与易中天之间,好像也有不可比之处。

糟糕糟糕,越说书越多了。我只是恰巧有提及的两本书,从普通读者角度多说了几句。我阅猎很有限,现在买书尤其谨慎,专业之外的兴趣应该有所节制,且经常刚买就变“藏书”。昨晚突然想起来还有一本汤因比《历史研究》,在书架上翻了许久才找到——五六年了,没翻过几次,更不要说通读,说声惭愧都脸红。我也象梅茗一样,搜索了一下。呵呵,才发现这本书地位很高。更好笑是发现“文明的碎片”一说就来自于汤因比,其好笑好玩程度就像发现“喝狼奶”一说来自瞿秋白。

另外,给周先生道声叨扰,贵楼是论史的,借此楼说个话——继续跑题,我有一事想请教各位。小儿二年级,这个寒假正在读三字经、千字文(当然也在读马小跳),我希望使孩子建立一个关于人文历史知识的简单框架。孩子很早就背诵了《朝代歌》,讲个什么故事直接就能放到合适的时间坐标里。可关于世界历史、文化,有没有这样的最简单、最明了的读本呢?有哪位有这方面的经验?

 为什么无人跟贴呢?应该有描述世界历史的歌谣、口诀之类的东西吧?适合蒙童的那种,英文的或中文的。

不好意思,周先生,因为最近孩子正接触这些,都是中国史的概念,想对应到世界史,而这楼又论史,所以就在这里发问了,也许我应该另起楼。不过我一直觉着有意思的楼不妨起高些。周先生读书丰,是否有些答案呢?

向林泉妹子说声抱歉。不回帖,主要是不敢回,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向你推荐。由于我本人没有孩子,也就不曾特地留意过针对孩子的读物,这方面,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近乎一片空白。——另外,私下说一句,我对向别人推荐书,历来有点发怵。

胡乱想想,你孩子才读二年级,是否一定要让他读一本得以“建立一个关于人文历史知识的简单框架”的书呢?读后是否会有效果呢?孩子的天性及智力发展,决定了他们还不善于把握一个相对宏观的事物,对孩子历史兴趣的培养,倒不妨由点及面,缓缓展开。一旦他从单个的有趣故事中获得了乐趣,时间长了,他自然会去探索些属于历史框架类的内容。一开始就让他们面对一个历史框架,我怀疑他是否会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并不好玩。

真要按照林泉妹子的要求举例,美国人房龙的一些书籍,也许会有助于令郎喜欢上历史,他的不少生动著述,倒是有助于“建立一个关于人文历史知识的简单框架”的。我刚才上当当网查了一下,作者房龙的书极多,有145条纪录。

此外,西方有些普及类的历史读物,也是相当不错的,如施瓦布的《希腊古典神话》,兰姆的《莎士比亚故事集》,房龙的《圣经故事》等等。

哈,先谢过。推荐的书目都是极好的,也有同类藏书,但估计要等孩子初中左右才会自己去读。我的想法非常简单:我们这一代的教育结构缺失很多,我遇到过研究生问“唐明皇是哪朝人”的笑话。我是到了初中才在家中床下搜到“供批判”的三百千之类的册子的,不感兴趣,只觉《声律》还不错。现在给孩子看,觉着很浓缩,音韵也上口,我只要求熟读。其他如“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非常简洁明了,孩子也愿意背。因此才想到世界史是否有类似的“蒙童”读物、歌谣。

周泽雄先生好文章。受教!
多谢博兄抬举。
记得在《说文解气》中,周老师说过自己的上课水平。

回城骁兄:不记得了。我的上课,属于稀松平常那一路,无足称道。可能在什么地方提过一提,但估计不是谈论“水平”。

这个帖子以及跟帖好极了,既有正餐、点心,还有美酒、饮料,《帝》俺在书店遇见它两次,仅仅是打了个招呼,让周大哥一说,心里感觉很遗憾,没邀它回家落座。

《万古江河》俺也准备找来看看,这段时间俺正找一些既有分量又耐读的历史读物呢。

[灌水]貂尾续狗

读易中天《帝国的惆怅》

我非乙醚。既没有坐在电视前观览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上悠游自得出入有据解说三国刀光剑影的风采,同样也没赶上像当年参加招聘会一样排队去凑易教授签名售书的热闹。这么说,并不代表我对易教授持什么冷见,事实上我对流行的东西从来就不怎么热乎。性格使然?也许吧。

《帝国的惆怅》是我读的易的第一本,偶非常喜欢书的名字,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感,一份忧国忧民的思虑缠绕在深蓝色书皮上空,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盘旋在历史的天空,挥之不去,这与治乱无关。我读书有先看前言与后记的习惯。喜欢阅读它的《跋:历史总是叫人惦记》,是的,在或是踉踉跄跄、风尘仆仆或是一路顺意志在必得地奔向现代化的途中,历史不仅没有老去,反而在现代之光的照耀下重新焕发出光彩,区别在于有些东西第一次浮出历史地表,有些东西则如淤泥沉入历史长河,而更多的东西则是由于光照角度的不同、翻阅者所处时代不同而呈现出多重层面的意义,而历史的魅力怕也于此。

这本书中,偶最喜欢读的是前四章,这四章易教授在电视上讲过没讲过,偶不清楚,以书论书吧。这四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力避单从政治地位、集团从属来探讨人物作为,而是——说“人性”或许概括性太强了些——深入人物性格、心理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利益挖掘其悲剧命运,无论是晁错、王安石、宋江还是严嵩,无论它们对历史做了正义还是非正义之举,随后的下场无不令人沉思,巧妙的是易教授把自己的这种沉思融合在了对史的叙述与评判角度——阅读历史,以一种积极姿态。

书的后半部分写作有点像书评,但又不是一般的书评,他把他人的著作作为自己思维的起点,从而描绘出与他著另一幅既有关联也有不同的画卷,但是,说实在的,这些文章观点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偶认为明显弱于书的前几章,偶要借鉴的倒是他这种由阅读到思考再到写作的方法。

在书跋中,易教授表达这样的意思(当然,这也是偶自己对其话的理解)——论说历史,既要有趣又要美妙,中间以思想作为酵母,由此,历史是可以作为一坛浓郁芳香的好酒来细细品尝的。说得真好,对于一个有历史感的或者说想培养历史感的现代人来讲,读史如饮美酒,是再畅然不过的事情了。最后,作者谦虚到(也许是真话哦)“本书不敢说是一坛好酒,只要没做成醋,就谢天谢地了。”这本书当然不是醋,为什么呢?偶觉得读完本书还是有点点熏醉之感的。但是,说它是一坛上等美酒,似乎还欠点醇香,是偶太苛刻?还是偶品酒的功夫太差?

还有一点偶想说,书名很厚重很大气,偶很喜欢,但是把书名与内容整合起来看,内容好像又少了那么一点点分量,是偶的期望值太高了吗?

周老师的帖子动了俺去读这本书的念头,写得幼稚,各位见笑!

[em04][em04][em04]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0928222[/lastedittime]编辑过]

貂尾续狗

唱MM写得蛮好啊。为啥不单独发主贴呢?

就是就是,附议梅茗,请唱妹子单独发帖吧。如此大帖,焉能甘居人后。

关于书名与内容的协调般配问题,说起来又是另一个惆怅话题了。不说也罢。

至林泉

我女儿三年级,在看周时奋的《历史之美》。我也在找世界史的蒙童类书籍。如果有消息希望能告诉我,谢谢。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006116[/lastedittime]编辑过]

谢谢梅茗J和周老师的鼓励啦~,这篇小文有因而来,偶坐在这里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