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到一篇以前敲的文章,有点长,改个题目发出来请大家看看。^_^ 聊聊通货膨胀这会事儿从2005年开始,关于国内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便开始热闹起来。有人认为一个经济体内部长期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率,甚至发展到10%以上的经济增长,不可能不引发通货膨胀。并且已有的资料表明,能源和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已然持续走高,由此引起的工业生产成本的上涨必然会传导到消费品市场,那么通胀也就不可避免了。另有一些人则认为,CPI指数的变动依旧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突然加速上扬的可能性并不存在,所以中国经济在总体面上依旧是健康的,局部的(能源和原材料)过热并不会导致全局性的通货膨胀。 先不忙着下结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谓“通货膨胀”。按照经济学对其的定义,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过程。 在纸币的时代,通货膨胀实际上意味着货币的过剩,由于这种过剩导致其购买力的下降,通胀就产生了,所以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问题。我同意此一观点,但同时认为它只是指出了通胀产生机制的一个侧面。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衡量货币是否过剩的基准是什么? 货币过剩,表示花更多的钱也买不到想要的商品,即市场不能满足每个人对商品最大限度的的需求。到这里我们可以说,通货膨胀同时意味着商品的稀缺。货币过剩实际上是指货币相对于资源要素的供给以及工业社会的商品生产能力而言过于丰沛了。 相比较近乎无限的货币供给能力,短时期内自然资源的供给和工业生产能力并不能作相应的提高,而人们的投资和消费决策是依据前一期商品的价格水平和当期持有货币的数量做出的,由于这个时间差的存在,货币供给的过量必然导致人们过量追逐商品,进一步则引发价格的普遍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就产生了。 真实世界中的通胀远比上述简化过程复杂得多,直观的描述几乎不可能。我所见过的一种最贴切的说法来自哈耶克,他将通胀类比作在平静的池塘里投入几粒石子,它们引起的水面扰动程波状向外传导,同时几列波又会相互的叠加产生一个更为复杂的局面。 我们重新回到对中国经济的讨论上。我认为要确认经济的真实状况,必需对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我们的货币供给是否出现问题了?以及我们是否面临着商品的普遍严重缺乏? (实证研究方面我没有这个条件,以下内容可能会离实际情况较远。) 先来看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供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系统最重要的职能,一般的状况是,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决定当期的货币供给量,而由商业银行决定供给的对象。中国的情况则较为不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直到2005年中,我们的政策一直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质上我们在这一时期内是以财政政策来替代货币政策发挥作用,财政部在很大程度在行使着央行的职能。简而言之,就是以财政赤字(国债)的方式使政府成为投资和消费的主体,以此来维持经济的增长速率。这样供给的流向就是从商业金融机构以及民间流向政府,之后再由政府主导投入到经济领域。这一运作模式的惯性一直保持至今。地方政府政绩导向的投资冲动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决定的信贷方向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不论货币供给的总量为何,在政府投资领域总是有着近乎无限的货币供给。 相比之下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席,(一个不容忽视的状况是,就人口构成的比例而言,我们仍然是一个农业国,有着超过8.4亿的农业人口,这之中的绝大多数又是社保体系没有覆盖到的)个人可用于一般性消费的货币数量相对稀少,这也是我们在银行中虽有着超过15万亿的储蓄存款余额却怎么也启动不了消费的原因。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货币供给的状况,那就是有钱投资没钱消费。这也就是不包括房产、医疗以及教育消费的CPI指数怎么也高不起来的原因。 也有人在研究中加入了对汇率政策以及资本项目管制方面的研究,我的看法是,这些因素仍旧无涉于货币供给流向的变动。三元悖论导致的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至多只是由于财政政策的僭越导致货币政策失去独立性的一个替代品。可以说,我们从未有过独立的货币政策。 到这里,我们仍然没有办法说明货币的供给状况和实际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资源要素和商品的供给。 在新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严重的通胀,和目前的状况比较,我认为一个关键的差别在于当前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之中,我并不认为这种融入已经到了足够深入的程度,而是想指出和前两次通胀时期相比较而言开放程度的差异。我们现在可以更便利地出口消费品和进口原材料及能源,我们和世界市场的距离从未如此接近。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必然带给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以极大的压力。资源要素的稀缺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必然解释。但是,在高度市场化的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市场和我们国内的市场之间尚存着一堵人为的隔离墙,有赖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出、消费结构,经济体内自身的资源供给能力,以及国有企业在基础行业中的垄断地位,我们可以通过从价格管制到亏损补贴等一系列手段将这些价格暂时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内。换而言之,我们是在以补贴加大投入来对抗价格上涨的因素。 作为一个发展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我们在大多数消费品生产领域实现了市场化,但是金融行业以及一些基础的能源型和制造型行业中依然保留着指令经济的遗迹。看不到这点,也就无法理解当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了。 经验事实表明,市场经济具有比指令经济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有赖于价格信号的指导作用。当参与市场角逐的一方可以不计成本的买入某种资源(比如铁矿石)然后再通过国家的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供给时,就必然是以一种低效率的方式参与整个经济过程。依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维持这种状况必需以不断加大投入为条件,这在我国就是政府以及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必需不断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持续补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难以维续的今天,这种投入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 再到一般消费品市场,这类商品是构成CPI指数的主体,也是经济体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决定的。一般消费品的生产企业一方面承受着上游能源和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则在极力压低人力成本的支出(人口红利),这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是作为产品的消费者,他们的购买力持续低下;另一方面则是自身积累的不足和金融系统的低效率导致产业投入水平低,从而使得市场竞争地位越来越不利。支持上述观点的数据可以参看农民工工资水平近十年的增长率,以及在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品比例的持续下降的状况。这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并且这个恶性循环还是建立在上游国企的低效率基础上的。之所以这个过程还没有崩溃,看看近年来这么多WTO反倾销诉讼以及长期高额的对外贸易顺差就知道原因了(我们生产的廉价产品顺带补贴了外国人民,于是我们消费不起的就便宜卖他们了)。 虽然我们的经济体中暂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状况,但是另一类可能更加糟糕的情况却在不断发生。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金融体系中积累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当这一体系的某一环节难以维续的时候金融危机就会爆发,高成本维持低效率导致的积弊并不会随时间消弭,它们只是暂时处在一个积累的过程中。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与否就目前来看并不是央行可以独力调控的,那种认为仅靠央行出台货币政策就可以消解经济可能的危机的想法实在是进错了庙门拜错了佛。 我们是在面临一种全新的危机形式:今天的经济增长转眼成为明天的银行坏帐,大多数人口袋里无钱导致有效需求的萎靡不振。这是种拿高投入生产垃圾的经济形式,换回的是漂亮的GDP统计数据以及支援美国人民建设的巨额外汇储备。最终的结局会是如何收场,历史进程一定会以最生动的形式表现它的结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6 22:27: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