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笑贴】上海燕友的一些秘密

(这两天有点感想,就学着写了点,供大家一笑)

提到上海,没来过上海的中国人不少都知道南京路、淮海路。全国各点的客人来上海多会去这些地方购物的。
燕谈网友一定奇怪了,上海的腐败大会一次都没有在这两个地方举行过,为什么?再看看上海举办腐败大会的地理位置——徐家汇。徐家汇是什么地方?没有地图实在不好和大家说清楚。我就告诉大家,明朝徐光启就是这个徐家汇的徐家的。当然徐光启那会儿,还没有上海市,只有松江府。从徐家汇到松江,没9号线地铁那会儿,要途经过一个叫莘庄的地方。花间和周泽雄就住在这附近,据我知道,周先生招待歪弟、招待鲁阿丁都是在这儿。
从明朝到上海开埠再到今天,上海地区的活动中心,先从松江转移到外滩南京路淮海路(以前的租界区),解放后又到了人民广场(解放前的跑马场)。都知道人民广场是上海市政府所在地,解放初期刚进城大军及家属住宅区在哪呢?徐汇区的肇嘉浜路附近。
南京路淮海路人民广场解放前是外国人爱去的地方。解放后全国人民都可以去了,到今天仍然全国闻名。改革开放,台湾人韩国日本人人及其他一些外国人重回上海,主要的聚集点是长宁的虹桥开发区,浦东的花木地区。如果你想请一位外国人吃饭,随意点,档次不要太高,就该去“新天地”(地名)。
上海人请客,绝少去南京路淮海路的,就像一般大家不会特意去旅游景点吃饭一样。上海人请客吃饭最好的位置在哪?——徐家汇。
我上次来是在宜山路腐败,是徐家汇么?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本帖最后由 九船城 于 2010-12-5 16:29 编辑

按照我这篇文章的意思是算得。
徐家汇最核心的地方是一座教堂,一所中学。吃饭的地方都散布在周边的。
3# 九船城 说得没错,也因为上海燕友大多住在这里附近。
另外,为啥不去五角场而是徐家汇呢?上海北面杨浦闸北素来是劳动人民的地盘,徐汇区倒是法租界,很多知识分子住的地方,大家看看周泽雄紫壶两位,还有金丝铁线和快乐大姐两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啊。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俺老家在南市区,属旧上海。现在闸北区,像小讨厌所说,属劳动人民的地盘。哈哈,徐汇区在俺心里一直有上海巴黎之感。

上次回国俺也逛了南京路,带着全家吃了一顿肉馒头。
克明兄:
您这样说,我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如果你真的喜欢徐汇区,有机会我去拍几张衡山路的梧桐,传给你看看。
你知道我没其他意思就成了。
大家都不用过度猜测。俺也没觉得父母住在闸北区了脸上就过不去。

说白了,以地域论人,有点过时了。希望外地人这个词尽快成死语。
刚才去衡山路了,等下给你传照片。

“外地人”这个词不可能成为死语的,最多不用上海话说。

本帖只是一味的提高徐汇区的地位,并没有吹捧别的地方,或者贬低什么地方。上海人都明白,徐汇区发展水平只能算中等,上海中位线的水平,只是上海本地人比较喜欢。






我的摄影水平有限,今天是个多云的天气没有好光线。
去这地方,最好时间是夏天早晨的五六点钟。

今天有落叶,这照片就是今天上午拍的,胜在原汁原味,胜在新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给何大姐看看,上面三张是徐汇中学,原来是教会学校。
今年才重新装修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小妖怪 于 2010-12-6 12:23 编辑

徐汇区现在扩得很大喽,俺姑姑的家也在徐汇区,不过在华泾镇,我在丁丁网上查了下介绍(这样似乎更加权威些):
华泾镇(原名龙华乡)1992年由原上海县划入徐汇区,1998年撤龙华乡建华泾镇。地区内有行政村15个(在镇区范围内有5个村,其他10个村分布在6个街道范围内,行政管辖权移交至相关街道),居委会11个,居民小组446个,至2006年6月30日,我镇现有实有人口64303人,常住人口60517人,其中户籍人口为27521人,外来流动人口18846人,境外人口75人。全镇统计实有人口单位115家。全镇现有24个镇、村级公司。镇政府设在龙吴路2443号。

呵呵,以前姑姑可是农民,现在城市扩大她不仅成为徐汇区市民,还因为动拆迁分得了五套大大小小的房子,可见徐汇区今天的概念已经完全不是解放前的概念啦,不过再查查华泾镇,还蛮有历史的呢,相传是黄道婆的故乡(黄道婆,松江乌泥泾人,乌泥泾即现在的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呵呵,既然是说笑帖,咱就说说笑笑地回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这张是教堂,据说和上面的学校有门连接的。本来就是一块的。那学校本来就是教会的学校。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11# 小妖怪

是的,只顾着吹嘘徐汇区,我招了众怒。嘻嘻,我说的是徐家汇。
本帖最后由 九船城 于 2010-12-6 12:37 编辑





教堂和中学有门连着,不是内部人是不能通过的,从外面走,经过一个叫“藏书楼”的地方。
拍了三张给大家看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再跟大家说两句,衡山路上的梧桐就是著名的法国梧桐(嘻嘻),现在已经不稀奇,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衡山路上的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法国梧桐这个说法的出处,其实就是法租界的梧桐。衡山路的味道,通过我的照片大家是品味不出的,至少要老残拍的才可能沾上那么一点。如果燕友有机会到上海,时间又允许,喜欢,就走走。

交大就在徐家汇,徐家汇还有个龙华寺,都是属于可以兜兜的地方。沿着我今天走的路线,本来应该可以包括光启公园,那是徐光启的墓地,因为是墓地我就没有为大家拍照片。下一站是静安区,有机会我再去给大家拍几张照片看看。
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继续。
九船在徐家汇附近吗?

天主堂、藏书楼、徐汇中学,原来都是一起的,49年后才分开。

藏书楼过去是上海图书馆民国时期报刊的存放室,要局级单位证明才可以进入的神秘地方。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墓地有啥道理,燕友还有专门拍墓地的,请九船拍全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前几个月听我同游的人说,庙里不能拍照片。昨天在泰山上,又有人说松柏树下不能留影。今天又听九船说暮地不能拍照。这么多的忌讳我以前竟全不知。
想起了有人调侃说:
上海内环以内:hello,hello;中环以内:你好!你好!外环以内:阿拉,阿拉。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回梅版,不拍墓地的说法也就是这次去新疆听说的,大家有兴趣下次再去拍。

回木匠师傅,我住闵行区,去徐家汇车方便,548坐到徐汇中学门口。去光启公园,提前一站就成。

回吹笛,这两天讨论的话题让我想好好的逛逛上海,到上海二十几年了,没好好兜兜。今天衡山路走了一半,刚过高安路,相机没电了,正好家里领导查岗,中午就回家了,没有继续。下个星期一,我再去继续,绕下汾阳路,经华山路去静安区。我的思路是,只出公交的费用,看看解放前的上海比较美好的一面。当然,还需要向各位上海燕友请教的,最好一条简单点的线路,以后外地燕友来了也能看看。
20# 何萍

很形象,很能说明问题。

到位,有感觉,给力
哈哈,有你这样换马甲的么?竟然在一个帖子中不打自招。
What is seen is temporary, what is unseen is forever.
九船这条线路很好,华山路一路上漂亮洋房挺多,衡山路现在酒吧街出名,还有一个国际礼拜堂,也非常不错

静安寺没有什么传统老上海建筑了,只有那个百乐门舞厅也化身百乐门宾馆。哦,对了,静安寺有张爱玲故居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有老法师指点就是好。
衡山路的酒吧,据说三个人消费三千元,还要回家补包方便面才能吃饱的地方。富人有富人玩法,我们有我们的玩法,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夏天早上五六点钟去的原因。那时的酒吧全部关门了,伙计也都睡着了。今天的路线还没到,下次继续的时候正好到酒吧区开始。

本来去静安区选的是“静安寺”,“静安公园”,“百乐门”。我原是不知道“张爱玲故居”的,查了一下,在线路上。谢谢木匠师傅。
建议你去一个我认为很酒吧的酒吧,中文叫“棉花俱乐部”,英文“COTTON CLUB”,在淮海中路近复兴中路,爵士乐酒吧,消费并不高,没有人会特别要求你消费多少 ,鸡尾酒也就是50元左右一杯,但气氛非常好,可以享受到绝对经典的爵士乐,有一支超棒的爵士乐队,10点以后有演出,我和阿吕去过几次,有外地的校长朋友来,只要有时间我也会带他们去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棉花俱乐部的音乐总监美国人Greg Smith,同时也是该酒吧的老板。主唱Terrence和贝司手、鼓手都来自美国,主要成员还有两名中国人,他们都是来自音乐学院或做音乐多年的专业选手。演出的经典曲目有:Little Red Rooster、Six Strings Down、So What、Blue Train。
云想衣裳花想容,假如没有天堂,那就带着梦想去流浪吧。dance in hell, die in heaven,live in world, love in dream
哈哈,有你这样换马甲的么?竟然在一个帖子中不打自招。
何萍 发表于 2010-12-6 20:54
检察官眼光是厉害!

九船真是,一个帖子里就开始换马甲,还是一件爬满了蚂蚁的马甲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谢九兄照片。7月回国,泽雄等大学同学,就是在徐汇区天主教堂附近的上海老站吃的饭。
本帖最后由 蚂蚁兵团 于 2010-12-7 09:22 编辑

29# kemingqian

那老站也是有故事的,在老上海面前真还不意思炫,算是说给外地不知道的燕友听听。
老火车站说的是一家饭店的名字,以前真的是火车站,改建的。就和天主教堂隔条马路,对面。有种说法,这也是教堂的一部分,是个修女院,就是教堂的女生宿舍吧。现在七改八改已经没有原来的味道,下次补拍的时候,给个镜头。
周先生明显偏心呀,招待你在老站,招待梦子在建国西路,其他燕友就不会象你们这么会挑地方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