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兄难道没觉出,我在质疑周先生的玩法不当嘛!

如果我支持朱永新的提案,道理不是我已经相信“阅读节”的设立有多大可能来调节国民读书率的水平,而是我相信这个手段有其促进国民认识到“阅读”与“知识经济”之间的联系。

另外,我还相信,国家对“阅读”的重视,有助于国民对理性实践的操作,这点上与国际接轨,会更有意义。例子也如同“质量节”的意义。

我们不可能马上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水准,但毕竟沿着这种理性轨道运行才会有更多的共识与机会。

赞同雅萍的意见。

本来就这点事,不必扯得太大。我还记得,以前实行过夏时制什么的,相信在实施前,肯定会说这玩意儿怎么怎么好,不过后来不也取消了嘛。

我不是以此来硬比“读书节”的问题,只是不想将一件明白事儿扯得太开。对一件东西,你觉得是让时间来证明好还是让口水来证明好,可以有所讨论,但不要上纲无度——这事儿,说到这份上就可以了,不用多说了。

卖大力丸的,第一个摆摊开声吆喝的,能忽悠个里三层外三层挤着往里看;第一百个跟着摆摊吆喝的,估计那情形比大禹过自个儿家门还要寒碜些。并且我想,从第一个到第一百个,这中间不会费很大周折。

——读书好,否则今天我不能在这里码字;读书节不怎么好,教育都九年义务制了。好比吃饭,人人都能吃了,再来个“国家饮食节”怎么样?当然可能欢迎的人也不少,最大的、最浓缩的理由恐怕就是“民以食为天”。要不试试?——得了吧。

另外,以“国家”来命名这件事,我总觉得有一层压抑感,似乎到了这天,我非得读点什么似的,并且会觉得平时读的都是垃圾,到这天——也就这一天,还真tm精神升华了呢。

王朔肯定是不读的,我敢肯定,因为——无知者无畏!

天边外兄:

我不觉得周泽雄的玩法不当。我与之商榷,只是觉得其证据不够充分有力,而不是认为他玩法错误。

按天边兄的解释,其实已经很清楚:“道理不是我已经相信“阅读节”的设立有多大可能来调节国民读书率的水平,而是我相信这个手段有其促进国民认识到“阅读”与“知识经济”之间的联系。”你自己都已经很明显的把两个问题区分开了,怎么能要求周泽雄得在两个不同的问题下得出同一个结论呢?

如果我们把““阅读节”的设立有多大可能来调节国民读书率的水平”这个问题设置为A,“促进国民认识到“阅读”与“知识经济”之间的联系”则是B,现在A和B本不是一个全同话题,怎么能混为一谈呢?你给出的证据是B=C(即,阅读可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但不能由此得出C也=A(知识经济的发展依靠阅读日的设立),在阅读日与知识经济之间最多存在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我真的想不明白的是,你是怎么得出反对设立阅读日就是无视“阅读能够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这样结论的?

再打个比方吧,就如你在状告某人犯了重婚罪,但你拿出的证据却都是他如何虐待老婆的,而重婚的证据却一件没有,这又是哪码对哪码呢?是不是打了老婆就重婚了?

真是晕死,天边兄,这些都是基础的逻辑训练,并不深奥,和文理分科和反对名人统统没有关系。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呵呵,你晕,我晕,大家晕。千头万绪还得重新梳理一番。顺便也检讨一下认识过程中的教训。

1,周先生的报刊发文,日期在3月26日。即是朱永新政协提案在先,余秋雨批评之后,偏偏不是朱永新的反批评(4月2日)之后。所以,在真名论坛上的帖子纷争已经到了4月3日,这“时空延迟”让我“误读”了周先生的见识深度。

这里有两个被读解的疑点:

(1)朱永新的提案过于“散文化”,论据与论点缺少关联性。被周先生敏锐的察觉从而“质疑”。由此,周先生提出了“阅读节”手段如何相关一个民族总体上阅读水平的高低,是否可证的问题?

(2)周先生的文章立场,是反对“阅读节”的。主要理由,则是“反官僚”倾向。此外,周先生也同意余秋雨对“国际阅读节”与“国家阅读节”重复的担心(见其文)。

2,我的阅读,是查看了朱永新的反批评之后的理解,并且进一步的通过网络搜索了关于“阅读节”的具体涵义。

所以,我提出了两个疑点:

(1)“阅读节”未必是“读书节”的号召含义,有其理性化的操作层面内容,并且与知识经济模式挂钩。

(2)朱永新在“反批评”中相当“论文化”的表述方式(与提案的“散文化”风格相反),特别强调了认识“阅读”的理性涵义。这种见识不但驳回了余秋雨式的“误读”,也没有被网事兄和周先生给予认同。(这种状况,被我附加略带了一些嘲讽的口气--“文理不分”。)

当然,在之后的表述中,我甚至推断网事兄与周先生的反对“设立阅读节”立场,更多的基于“民间反官方、反名人”的思维习惯。

另外,我用315的例子,来对照指出周先生邀约的“命题”有其大而无当的不可证性。而网事兄却以为两个讨论“命题”的不对应关系。

如此小结,不知网事兄、周先生是否认同?

网事以为,国家或者议员倡导读书原本不坏,但皮里阳秋的摆设一个节日则大可不必,我们首先要查找的是“全民不读书”的根源到底何在?
——闲某非常同意网事兄这一点。

 

一个极端轻视民众思想启迪、任意肢解他人思想的政府,大谈什么设立什么所谓的“国家阅读节”,差不多相当于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  ——闲某不同意这一点。就目前来看,政府并没大谈“国家阅读节”。这个节并不存在,仅仅是朱副市长的一个政协提案而已。

粥稀后坐,床窄先卧,耳聩爱高声,眼昏宜字大。
以下是引用天边外在2007-4-5 17:41:00的发言:

呵呵,你晕,我晕,大家晕。千头万绪还得重新梳理一番。顺便也检讨一下认识过程中的教训。

1,周先生的报刊发文,日期在3月26日。即是朱永新政协提案在先,余秋雨批评之后,偏偏不是朱永新的反批评(4月2日)之后。所以,在真名论坛上的帖子纷争已经到了4月3日,这“时空延迟”让我“误读”了周先生的见识深度。

这里有两个被读解的疑点:

(1)朱永新的提案过于“散文化”,论据与论点缺少关联性。被周先生敏锐的察觉从而“质疑”。由此,周先生提出了“阅读节”手段如何相关一个民族总体上阅读水平的高低,是否可证的问题?

(2)周先生的文章立场,是反对“阅读节”的。主要理由,则是“反官僚”倾向。此外,周先生也同意余秋雨对“国际阅读节”与“国家阅读节”重复的担心(见其文)。

2,我的阅读,是查看了朱永新的反批评之后的理解,并且进一步的通过网络搜索了关于“阅读节”的具体涵义。

所以,我提出了两个疑点:

(1)“阅读节”未必是“读书节”的号召含义,有其理性化的操作层面内容,并且与知识经济模式挂钩。

(2)朱永新在“反批评”中相当“论文化”的表述方式(与提案的“散文化”风格相反),特别强调了认识“阅读”的理性涵义。这种见识不但驳回了余秋雨式的“误读”,也没有被网事兄和周先生给予认同。(这种状况,被我附加略带了一些嘲讽的口气--“文理不分”。)

当然,在之后的表述中,我甚至推断网事兄与周先生的反对“设立阅读节”立场,更多的基于“民间反官方、反名人”的思维习惯。

另外,我用315的例子,来对照指出周先生邀约的“命题”有其大而无当的不可证性。而网事兄却以为两个讨论“命题”的不对应关系。

如此小结,不知网事兄、周先生是否认同?

你看看你,说的都是什么?

        人家说东你说西,人家打狗你撵鸡!

                讨论和争辩都没关系,但是要说的在理才对~~~

                          如果想当然的乱说,就是胡搅蛮缠了!

                                  你要说的,和周泽雄还有网事说的,都不是一个意思,真不好玩~~~~~~~

 

[em03][em03]
│ 沒有誰對不起誰. │ 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〇﹑莪好傻, ?〇﹑可是莪愛牠. ?〇﹑最怕別人問我. ?〇﹑妳快樂嗎?. ════════** 莪丆難過,, 因為習慣ㄋ寂寞° 莪丆寂寞, 因為習慣ㄋ1個秂難過°ニ
以下是引用网事情缘在2007-4-5 12:42:00的发言:
此小帖的题目只与写帖的缘由有关......

网事奉何人旨意,好奇中...

以下是引用安然在2007-4-6 11: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网事情缘在2007-4-5 12:42:00的发言:
此小帖的题目只与写帖的缘由有关......

网事奉何人旨意,好奇中...

能下圣旨的自然是皇上喽

[em04]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以下是引用网事情缘在2007-4-6 11:4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安然在2007-4-6 11:1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网事情缘在2007-4-5 12:42:00的发言:
此小帖的题目只与写帖的缘由有关......

网事奉何人旨意,好奇中...

能下圣旨的自然是皇上喽

        所谓圣旨乃皇上的旨意``  懿旨则是皇上的妈妈 太后的旨意 ```

          网事  兄```   够聪明``

                      

[em07][em07][em07]
│ 沒有誰對不起誰. │ 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〇﹑莪好傻, ?〇﹑可是莪愛牠. ?〇﹑最怕別人問我. ?〇﹑妳快樂嗎?. ════════** 莪丆難過,, 因為習慣ㄋ寂寞° 莪丆寂寞, 因為習慣ㄋ1個秂難過°ニ
以下是引用冰瀦吥处懟象在2007-4-7 0:43:00的发言:
        所谓圣旨乃皇上的旨意``  懿旨则是皇上的妈妈 太后的旨意 ```

          网事  兄```   够聪明``

                      

[em07][em07][em07]

这头小猪才叫够聪明,旨意、懿旨,分得清清楚楚。

[em01]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楼主文章的要害,或曰中心思想,3楼已经总结过了。我倒是非常不赞同楼主的这个判断和阅读节之间有什么必然的逻辑关系。我们摆摆看:

大前提:只有思想自由的政府(国家)设立阅读节才有意义;

小前提:现政府(国家)是没有思想自由的;

结论:设立阅读节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逻辑的不周延之处甚多。1、思想自由或者思想有限自由,或者完全不自由,与设立阅读节,鼓励读书,鼓励求知之间并不对等,因此这个大前提要成立是很吃力的。2、小前提看似正确,但是我得出的结论恰切相反:只要一个国家鼓励读书,即使现在没有完全的思想自由或者很费力地在进行思想钳制,那么出现的结果可能与这个政权希望的正相反。相关的佐证,请参考李敖在北大的演讲。他说我们对待现政府的态度可能有五种,最现实的还是要逼迫它继续为人民服务。反过来想,在一个思想受限的国家,难道我们就只配“统一配备制式的思想”?

   阅读节来了,很好很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9 11:46:14编辑过]

以罗伊,以罗伊,拉玛萨巴格达尼!

枯木兄:

俺拙意为首先要找到“全民不读书”的缘由之后,才能切实可行地设立一个“国家阅读节”之类的玩意,俺的理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思想进行了一番全方位的肢解,也即泽兄后来说的“野蛮”,在这其中最主要的不是思想的开放,而是思想的限制,不仅包括对入选作品的肢解,还包括选题,这般之后,弄个什么“节”,不是自欺欺人嘛。朱永新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了,又是官场干将,如此提案,要么是为自己恋脸上贴金,要么就是吃饱了撑的。

我们并不是讨论思想如何不自由,因此,此小帖并无必要一一对应地指出在何时何地又是如何不自由的,但我们谁都不会因此而得出思想自由的结论,对吗?按照朱副市长的布置,这个“阅读节”里不正是按照他们“统一的思想”给我们配置读书计划么?并且是以“国家”的名义。

“阅读节”来了?倘若来了,也没什么可庆幸的,不过是再给他们一次“配置我们思想”的机会。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