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致周泽雄先生

周先生:

 

工作闲暇,浏览先生的真名博客,生出不少想法。虽然先生的大部分文章我早就读过或者即时读过,也不妨读之再三。学生时代,限于环境和心智,读是读了,不免停留在肤浅的理解甚至曲解上;即时读到,往往又受时间的限制(比如读报),匆忙一瞥,得其大概已是不易。其实我非常清楚先生的文章属于需要反复品咂的类别(这可不是拍先生马屁)。撇开先生的意愿(先生曾表示不愿意被归于“杂文家”之列),最恰当的,就是论事,先生的大部分作品也迥异于“公认”和“常见”的杂文。在第一次给先生发的邮件中,我说先生的文章颇似梁实秋先生作品(不止我一人有此感受。说某人的作品像某人,和某人是一路的,当然并没有否认前者独创性的意思),被先生否认了,现在再去体味,恍然服膺于先生的否认。

 

总体上,先生的作品属于闲适小品,但比之梁实秋先生的作品,先生在信笔游走看似漫不经心之余,又间以了思辩的内容。闲适的阅读体验加上被先生牵引、点击着的思考神经,令每次阅读之旅饱含适可而止的乐趣。可惜限于我的学识和有限的生活经历,尚不能跟先生进行哪怕稍有见地的对话。套用我之前追女朋友的一句话说,寄希望于将来了。

 

我最近老想到死亡,想到“活”的意义。就我的印象,先生对这类话题似乎着墨不多。许是这话题太大,太虚,又“缺乏当下性、时效性、针对性”(某评论家对“时评”提出的要求),先生尚未来得及系统论述。其实作为读者,尤其是作为一个“追随”(可以这么说吧)先生笔墨,希望聆听先生看法的读者来说,我们很希望早日读到先生在这些话题上的卓见。崇敬演讲家的听众总习惯于盯着演讲家的嘴,同理,我已经习惯于盯着先生的笔了,呵呵。

 

人有精神上的导师之说,我慢慢地也认同了这一说法。大学时代(直到现在),我崇敬王小波先生,社会每发生一件事,报道啊社评啊充斥眼球时,我总在心里问一问,不知道王小波先生会怎么看这件事?一触及他死亡的现实,我真是万分难受,如同经历了一场李银河女士的丧夫之痛——我保证没有丝毫地夸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7 18:09:36编辑过]

两岸麻雀鸣不住,一泉活水下边来。
楼主喜欢括号.[em01]
我为自己唱了一支暗淡的天鹅之歌!

唉,逍遥兄,让我轻松点,好不?当年孔夫子都不敢谈论死(所谓“未知生,焉知死”),不才如我,焉敢在此太岁话题上随意动土?

想想,我过去写过一篇《现代死亡》的,在真名贴过,算是我对死亡的一点微末心得吧。相形之下,在面对死亡、沉思死亡方面,西方人倒是远远走在我们前面的,他们对死亡更加坦诚,也更加崇尚一种向死而生的积极态度。在有些论者看来(比如我最近刚刚读过的《西方正典》作者布鲁姆),所有文学作品的精神实质,都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死亡,或成功地战胜死亡,或诡谲地逃离死亡。

这问题对我太大了,我的确没有很好地思考过。向逍遥兄拱手,请允我知难而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7 18:47:23编辑过]

楼主说得没错。泽兄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见地,如果没有独到见地那一定是他还没有顾及到。楼主说对于死亡很想听听泽雄的观点,这很正常,别说他,连俺都想听听。不过我不会要求他写篇文章,打个电话问问就行了。
俺是灭绝师太

逍遥老弟追问得太紧迫了,泽雄兄那敢轻易接招!要说到死的问题,就俺们这些俗子岂敢轻言!

 

[em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7 21:09:54编辑过]

建议楼主到北京的佛山陵园王小波的墓前思考一天,有望解决生与死问题。每到清明,佛山陵园有专车接送,北太平庄就有佛山陵园发车点。原来地点在种子公司附近,现在情况不知,你可以在网上查询佛山陵园。王小波的墓在一号区,非常醒目。

哈哈哈哈,猪头要人家任逍遥啦!

[em01][em01][em01]

谢猪头指点。

我一直惦记去王小波先生的墓地看看,最近向北京老同学一打听,说还要提前排队登记之类,心里顿时就凉了半截。我并非王先生的门下走狗,我也很反感上赶着向他表达敬意和追随意见的人。就我所见,号称王门下走狗之徒,未见得有几人真正理解了王的路数。强作解人而已。对王的作品有着透彻理解的(如新浪开博的廿一行先生)人,一般会保持克制的态度。

我最近一直没有停止对生死问题的思考---限于能力,也许还到不了思考的层次,只能退一步说,有些想法。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人生一世,到了总是个死,荣华如何,贫贱又如何?结婚如何,光棍又如何?孝顺如何,悖逆又如何?美丽如何,丑陋又如何?道学家或社会言论总提倡说,人之生存,要服务于社会,舍小我成大我,问题是,我舍了我这个小我,成就的是谁的大我?什么时候的大我?若成的是别人的大我,这买卖没人愿意做;若成就的是身后的大我,则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世总不能派个人去天堂给我加封赐爵吧?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谁说不是呢。

消极应世与积极入世,终极结果都是一样的。恺撒和秦烩,到了都是一堆土馒头。你骂他鄙视他,无非就是获得几分钟精神上的安慰,享受片刻精神上的优越感罢了,可不敢在真实世界比较。恺撒在世的时候,你跟他比比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8 10:10:55编辑过]

两岸麻雀鸣不住,一泉活水下边来。
逍遥兄的思考,我深不以为然。简单地说,人就是为自己而活着的。早在上世纪初,胡适先生就推崇过个人主义,同时分辨了两种个人主义,一为假的个人主义,即为我主义,一为真的个人主义,即个性主义。这意见,直到今天都没有过时。至于“舍小我,成大我”之类,从来就是专制者诱人入套的废话,既无关乎毛,又何涉乎皮。为自己活着,让自己活出精彩,活出趣味,同时,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这就是一切了。所谓意义,离开了个人生命的精彩,离开了自由意志,无处可觅。至于“洪水滔天”云云,那也只是传闻中的独裁者呓语,不值一思。

同意泽雄兄,人生的公共意义,我总是存疑的。而往往人们并不意识到个性,自由意志的阙如,以及由此而来的精神贫瘠。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泽雄兄所言人是为自己活着的,自然没错。历来为别人活着的说法 ,更多的出于精神激励的需要,很难在现实中操作和衡量。

既然为别人活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就有必要问一问,为自己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里面似乎充满着悖论。举例言之,孝顺父母,是为别人(严格讲,父母也是别人)还是为自己?若说为自己,显然与事实不合,但若说为别人,简直就有些矫情了。罗素先生说,伦理道德上的问题,无法做科学的辩护,于此倒得以印证。只是,不厘清什么是为别人,什么是为自己,则为自己活着似乎就无从谈起。

这话题实在是太大了。

生活的意义,也许还应该从对死亡的认识中寻找吧。

 

最近看一个小说,作者在题头引用了一个哲学家的话:“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虽然只是提了个头,还是觉得振聋发聩。可不是吗?集万千财富与宠爱于一身的张国荣,居然敢于从二十四曾高楼往下跳,这不是很奇怪吗?多数人蝇营狗苟,挣扎求活,有人衣食不愁的,居然提前向阎王申请了死亡支付令,这不是很让人纳闷吗?物质富足的人自杀,遭遇的想必是精神上的难题。精神给出的动力总是巨大的。张国荣如同旧社会的寡妇被男人摸了手,也许都来不及细想个为什么,就被一双精神之手奋力一推,便跳楼的跳楼,投河的投河了。

是张国荣理解了死亡还是日夜炼丹的汉武大帝理解了死亡?

这个话题还是太大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8 13:38:18编辑过]

两岸麻雀鸣不住,一泉活水下边来。

这个话题本人有点兴趣,想跟一把:

我觉得,楼主对于“死亡”的思考,有一个惯常的窠臼(这句话无贬低的意思,其实就我而言,大抵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你对“死亡”之理解,还是带有一般意义上的思辩色彩,把它作为“活着”的对立面来看待。比如你说,“生活的意义,也许还应该从对死亡的认识中寻找吧”。一般来讲,死亡作为一种现象,活着的人都未经历过(那些说自己曾经“死过”的人的话姑且存疑),这和——比如——长期在国内忽然有一天到国外而看到另外一个世界的感受,是无法拿来比较的。对此的思考,我个人想法,应该有两个面:一个是精神上的即思辩的,另一个即肉体上的即物质的。一般我们思考这个话题,往往是从前一面(即精神)入手的,是对一个未知境界的迷惑而想求解,而对于后一面(即物质),可能一仍传统之说,肉体灭亡、化为尘土。也就是说,我们谈到“死亡”这个概念,如果想希求其存在的境地到底是个什么样,还是从我们此时作为生者的想法入手去理解的。然而,这种理解,我们可以看得出,是一种思辩的理解,而不能得到感受上的境界。在这层意义上来认识“死亡”,古往今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死亡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的“未解”。有人说笑过,一般人总以为死亡不是件好事,但你怎么知道说不定死后比活着更好?所以,我觉得,对于死亡,不单单是往王小波先生墓前一站就能找到答案的;如果有人那样以为,其实还不过是从思想上看开现世的生活罢了(其实,所谓看开,各人的想法恐怕也不一样,程度上也有深浅),而无法得到某种切实的感受(也许写到这里,有人会笑我)。作为一种理解,很多人在这方面的思想谈得很精彩,也能让人触动,但作为一种更深入的探讨,我觉得(至少我个人如此)还不过瘾,我以为要从两个面统合起来去考虑(求证)。

(不好意思,言语比较俗,暂且先就谈这些)

哲学话题哈。不过我首先想到的是跳楼不止的当代大学生。

每想到社会上居然还会有人出于对生活的恐惧而最终选择自杀,我就从心中生出一种谦卑和谨慎——有句话说得好,学会去爱你恨过的人,因为是他让你学会坚强。

死亡是另一种生活,充满未知.

偶认为宗教的存在就是给我们今世漂浮的心提供了所在:天堂?地狱?甚或超度来世?

读周兄文,偶为什么经常想起钱钟书?
以下是引用猪头猪智慧在2007-3-27 21:16:00的发言:

建议楼主到北京的佛山陵园王小波的墓前思考一天,有望解决生与死问题。每到清明,佛山陵园有专车接送,北太平庄就有佛山陵园发车点。原来地点在种子公司附近,现在情况不知,你可以在网上查询佛山陵园。王小波的墓在一号区,非常醒目。

[em01][em01]随便哪里都可以当他的坟呀!找个地方坐下,点个香烟,对空说一句:“嘿,王小波,你在吗?咱们聊聊吧?”如果觉得气氛不够,还可以再加点黑布,蜡烛,水晶球什么的……

生死人人皆有,又不是什么希奇玩意,何必要这么麻烦上京去看,对着门前的落叶就可以琢磨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9 15:25:30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并蒂莲在2007-3-29 10:56:00的发言:
读周兄文,偶为什么经常想起钱钟书?

我联想的是蒙田。

僵尸的奇异生活 [美]玛丽·罗奇
  • 作者:[美]玛丽·罗奇 著,董利晓,范慧玉,崔丽颖 译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内容提要
    本书是关于人死后所做出的显著成绩,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但他们死后的贡献通过书册和学刊的纸页诉说着他们的不朽。我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本日历,它来自于费城医学院内的穆特博物馆。其中八月份的图片是本张人皮,上面纵横着明显的箭痕和割裂。它是一个试验用品,外科医生利用它来检验纵向还是横向的刀口更易于愈合。对我而言,死后成为穆特博物馆的一个展品或是医学院教室里的一个人体骨架是一种非常美好的选择,透露出一丝的不朽与永生感,就如同你的遗嘱中捐钱为公园添设休闲长凳一样。本书将向你讲述我们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贸下的点点滴滴,有时显得那么怪异,令人惊奇,但总会激发你强烈的兴趣。
    死亡的脸
    • 作者:(美)努兰 著,杨慕华 译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内容提要
    医学打破生死的自然平衡,却误导人类抗拒必来的死亡;死亡是一连串毁灭的过程,人性逐渐瓦解,渴望“有尊严的死”,是久远、难弃的心理和社会安慰剂。心脏疾病、不能抗拒的老化、阿兹海默症、意外和自杀及安乐死、艾滋病、癌症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更显现人类消颓的共通历程。死亡的脸一再重演缺氧、饥饿、脑部功能丧失的表情,灵魂抽离肉体的巨痛,少有人幸免。了解死亡的真实面目,才能避免无意善意的扰乱,专业医药的胜利,未必是生命终结者的幸福,过迟或过早离世,都不是正确的选择。

    欺骗时间--科学、性与衰老
    • 作者:罗杰·戈斯登著 刘学礼 陈俊学 毕东海译
    •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内容提要
    《欺骗时间》一书奉献给每一位对自身老化抱有好奇心的人。本书阐述了何为衰老,何种人会衰老以及何种人能够“长生不才”,解释了个中原因,将身体老化之全景呈现于人们眼前。在本书中,罗杰·戈斯登教授探索了生殖生物学王国,考察了生殖力与寿命之间奇特的交易,揭示出生性激素对年轻和健康的重要性。作者还解释了活细胞的衰败不是完全由物理规律支配,而是受到塑造生命的原始力量的影响。此种力量引入了变化的可能性,且止了衰老的大潮。化妆品可以帮助人们遮盖衰老,老年医学或老年学却远非如此肤浅,它力求阐明衰老的影响,甚至可能彻底根除老化效应。尽管近年来人类已获得非同凡响的科学发现,时间的影响依然与我们同在。我们可能难以完全战胜衰老过程。但是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欺骗时--活得更长,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或者拨慢我们的生物钟。符合科学规律的人类前景不再是不可避免的衰亡,而是巨大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希望。

    《僵尸的奇异生活》比较好玩,《死亡的脸》写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