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旧时芳华最堪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9 15:49:55编辑过]

 旧时芳华最堪惜 

         

         爱书之人,皆有此癖:看到一本好书,恨不能旋即得手览读,或得之不忍猝读,怕囫囵了书中的“好”,恐口中未留余香,反倒胀了胃,《张家旧事》就是这样一本让人爱怨交加的书。托朋友千辛万苦从遥远的北方买来,其间就有了一个个故事,而书中更多的故事恰似一杯香浓的咖啡茶,啜饮之后,余香满口,真正叫人爱不释手。那书的封面是一位身着旗袍,手撑红油纸伞的清雅淑女,在一排青瓦格窗的旧屋前,神态娴静而淡远,让人蓦然怀旧。那书的扉页上有一把老式钥匙,嘎吱打开记忆的大门,让你去领略上世纪初发生在一个名门望族中的天真童趣、温暖亲情、至真爱恋和众多生命里苦乐、曲折、异彩纷呈的故事。 
 
     湘西出了一个巨匠沈丛文,多少年来一直是湘西文人的骄傲,而这本《张家旧事>>里,有老先生的爱情和亲情。沈夫人张兆和即是张家三小姐“黑凤”。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张家是安徽合肥的名门望族,与当时排行第二的李鸿章李家有姻亲。沈老的岳父张树声很早离开故土,领着一家老小生活在苏州、上海。他虽出身大家,却没有任何恶习,且爱书如命,是当时姑苏城里藏书最多的人,也是一个相当开明的富绅。他教育子女尤其是家中女孩接触新思想,接受新生活,用知识和文化的力量摆脱陈腐道德观念的束缚,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张夫人也开风气之先,在家里掀起一场佣人识字革命,张家还捐出祖产巨资,致力办学,办起苏州第一个幼儿园及著名的乐益女中。这在二十年代的中国,是了不起的创举,今日有钱之人也未必能做得到如此完美。
  
       富裕殷实的家境,诗书唯美的家教,淡泊名利、严谨开明的家风以及平和宁静的生活环境,让张家四位小姐各个都出落得气质超俗,才情万种,成为那个年代上海名校中十分抢眼的人物。三小姐张兆和在上海公学功课特好,女子全能运动冠军,是公认的“黑凤”校花。因为聪慧健美,追求者众多,沈先生就是其中一个。当时他是中国公学的教师,爱上了校花写了不少信得不到回音,顽皮淘气的“黑凤”招架不住告到校长胡适那里,校长只笑着说“沈丛文先生顽固地爱你”。“黑凤”不以为然,竟然说“我顽固地不爱他”。幸而有这个“乡下人”的“顽固”,一来二去,终于打动“黑凤”芳心,两个“顽固”的人结成了几十年忠贞不渝的伉俪。从此后同甘共苦,经历了生活的重压、磨难和无数场风风雨雨。
  
       从那些充满旧时温情的老照片中,看到沈先生在人群中略带羞涩的笑容,一派旧时知识分子儒雅风范,绝想不到他当年一旦找到爱的目标,是那么富有勇气和恒心。书中说沈先生是很胆怯的人,第一次上讲台,他紧张得十分钟讲不出话,然后突然大叫一声,吓得下面的学生都怔住,他却说“你们来了这么许多人,我要哭了。”多么可爱的先生,好温馨的往事。终于明白了沈先生作品中那种纯朴、淡远、宁静的氛围,是受了湘西民风和张家家风熏染的渊由。
  
      “文革”期间,沈先生夫妇自然逃不过运动的冲击。沈夫人先于他下放到湖北咸宁挑粪种田,与冰心结成“一对红”,留下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北京。待到有一天他也要下放了,张家二小姐张允和去看他时,发现满地狼藉,到处是灰尘,沈先生只将当年“黑凤”写给他的第一封信揣在胸前温着,“接着就吸溜吸溜哭起来”!伤感的往事,患难中的深情,不禁使人热泪纵横。 
  
       当年青春勃发的俊男才女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霜,逝去的早已飘然而去,健在的也已是耄耄老人。当年的张家二小姐张允和与她九十四岁的郎君周有光,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冲上一杯香浓的咖啡,向你唠叨的都是隔世的故事,所透出的那份安祥与静谧,一如书中雅致的老照片风格,简洁而淡定。
 
     咖啡虽苦,留下的净是余香,时间将往事过滤得只剩下无尽的爱意和温馨。其实当今善感的人们也厌倦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也渴望真挚和纯情,也知道旧时芳华最堪珍惜。
  自然四季尚能周而复始,人却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哲学。
  对于逝去的你且不要管它是否轮回,你尽管像张家老人们那样神定气闲,积极入世地活着没错。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

 

 

喜欢沈从文的文字[em01]

题目煞是熨帖,一下子照亮了题旨和情感。

据我朦胧中的印象,“当年的张家二小姐张允和与她九十四岁的郎君周有光”之间的故事,论迷人程度,也不逊于沈从文与“黑凤”。——总之,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味。

这本《张家旧事》的作者是张家二小姐还是张家三小姐啊?[em09]
俺是灭绝师太

关于沈先生的文字是读过一些,但却总像谜一般地捉摸不透,喜欢,一种很奇怪的喜欢,他骨子里的那种风韵,简直让人欲说还休。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3-30 8:41:00的发言:
这本《张家旧事》的作者是张家二小姐还是张家三小姐啊?[em09]

               是张家二小姐张允和口述,作者叫叶稚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1 0:17:53编辑过]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
以下是引用网事情缘在2007-3-30 9:59:00的发言:

关于沈先生的文字是读过一些,但却总像谜一般地捉摸不透,喜欢,一种很奇怪的喜欢,他骨子里的那种风韵,简直让人欲说还休。

        如果你是湘西人,你就不会觉得捉摸不透了。是一种幽远的怀想和伤感,很美丽的伤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1 0:14:38编辑过]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
我还真不是湘西人,这种出生地的选择由不得自己。由得自己的是,倘若可能,认个土家族的妹子,嘿嘿,也许,这样就能染上些“幽远的怀想和伤感”了吧?[em04]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记得12岁时,看了一套4本的沈从文文集,当时被迷住了。那种清奇悠远,是与任谁的文笔(如朱自清、峻青等)都迥然不同的。我第一次知道有“恋尸癖”这种事,这比玛特儿捧着于连的头颅令人惊异多了。记得小说附录的评论中,有“猎奇”、“不健康”等说法,对于小孩子来说,真是不宜。

后来对沈就有些关注。我依稀记得读过一篇文章,在动荡的年月里,张兆和在思想上并不很理解沈从文,当然这不代表他们的婚姻质量不高。好像那时的青年都颇有些文艺气质,衍生出许多才子与美人的真实故事,比如郁、王;高、石;徐、蒋;徐、林、梁、金……演绎才华、爱情、自由等主题。后世的小说家们更不吝才情,他们的经历承了岁月和苦难,反而被赋予过多浪漫唯美的色彩。有些比较尊重史实,还罢了。有些就流于讨巧,比如陈丹燕的风花雪月。给20岁的年轻人来读,未免会中些矫情浪漫的毒。

但阅读兴趣不象课程安排,大抵是不好掌控的,不宜和中毒总会经历的吧。:)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3-29 21:19:00的发言:

题目煞是熨帖,一下子照亮了题旨和情感。

据我朦胧中的印象,“当年的张家二小姐张允和与她九十四岁的郎君周有光”之间的故事,论迷人程度,也不逊于沈从文与“黑凤”。——总之,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味。

            周大作家说得倒是,张家四姐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个二姐允和,既淑女又风情,元和倒是端庄娴淑的那一类女子。三姐四妹都有些新潮,喜欢动辄男装示人,既使在今天看来感觉也有点怪怪的。

       张家无论自家人或者“外来人(比如女婿)”都爱好文学,我所喜爱和佩服的是,经历过那么多年代的波折,他们这个大家庭已经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 了,联系他们感情的竟然是一本从未间断的家庭内部文学刊物!

刀子嘴  豆腐心  丫丫我是土家人
   我的博客http://yaoyaqiong.blog.tianya.cn/
   我的网站http://bingge.1678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