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葛是搞历史地理的,这个有点涉及到了财政史领域。 各地的赋税数额,实际上在古代并非“国家机密”,各地都有记录的,到了清代是全部要刊登在本地的《赋役全书》上,供纳税人检阅的。而且这些数额都是固定的,很少有朝廷愿意变动的。后来崇祯皇帝宣布“加征”,就犯了大忌。 各地的赋税数额并不一定是建国初年确定的。比如朱元璋刚当上皇帝,为了顺利推进北伐,驱逐蒙古势力,宣布对于黄河流域的4个省份新开的荒地“永不起科”。过了150年后朝廷才开始核定田亩确定赋税额度。 苏州地区的重税来源很久,从南宋末年贾似道弄权在江南搞“公田法”,强行征购富豪超过法律限制的私有土地时就开始了。这次征购也是很搞笑的:每亩地给50缗严重贬值的纸币,就作为“公田”了,实际上一切旧有的关系仍旧存在,只不过原来的地主成了政府土地的承包人,每年向政府缴纳一笔比原来的土地税高得多的“地租”,照旧可以转移占有、出租、继承。后来的元朝继续把这批土地当作“官田”,照旧征收。明初沿袭外还仿照这个办法没收了一批拥护张士诚的地主土地为“官田”。况钟在苏州最大的功绩就是把这差别逐步缩小、减轻赋税总额. 朱元璋等明初的统治者把元朝的政治失败归结为商业,一切强调自然经济,赋税强调农民缴实物,以为这样可以避免商人的中间盘剥,没有考虑到实物、尤其是粮食的巨大运输费用远远超过了赋税本身。从王士性《广志绎》提到的那些重税地区来看,大多是靠近边防的地区,为了就近向驻防军队提供粮食,所以税额很高。而一些不驻军的地区即使税额低,但运输费用高,农民(实际上是地主)的负担并不轻的。 一个地方的负担并非仅仅是土地税,同时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实物负担,比如上供的土特产、颜料、军队的“胖袄”(防箭用的棉甲)之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4 15:30:0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