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斯勒《生活之道》 作者:刘苏里 ?? ??对标题一问,希腊哲学家Prodicus的回答是:就是神。远离宗教信仰的人们或许不同意Prodicus的意见。但最可能的答案是什么?现代临床医学最伟大的探索者和领路人William Osler(威廉•奥斯勒)穷一生之力寻找答案,我相信,他找到了。 ??Osler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世界在做迈向现代的最后一次准备工作。他生于1849年,活到七十岁,一战结束后第二年倒数第二天离开人世。就像所有历史的奠基人一样,Osler为现代临床医学奠定的原则、思想与信念,至今仍被后生们奉为圭臬,被不断重复、坚守和丰富着。由此可以窥见,一代一代人的心性是怎样被塑造着——塑造者的心灵品质有多么地重要。 ??本书由20篇演讲组成,来源于麦高文和罗兰编辑的《威廉•奥斯勒文集》、《宁静及其他》和《威廉•奥斯勒医师文选》三部作品。他演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教师,但所谈内容极其广泛,从为人、为学、为师、为医,谈到社会、文明和政治治理之道。即使谈为人、学、师、医之道,他也远远超越了专业的局限,眼界所及,俨然一位哲学家、牧师和圣贤。下面一段话出自“老师与学生”一篇:“……如果你们只顾着追求自己的利益,把一份崇高神圣的使命糟蹋成一门卑劣的生意,把你们的同胞当成从多交易的工具,一心只想着致富,你们定可以如愿以偿;但如此一来,你们也就卖掉了一份高贵的遗产,毁掉了医师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得很好的名衔,也就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中,他大声疾呼,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使命而非行业,所以要求“用心如同用脑”。 ??2400年前,古希腊有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精髓是医师必须以爱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站在病人的立场,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将近400年前,有Osler崇敬的托马斯•布朗爵士在《医师的宗教》中重申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神传统。100年前,Osler以布朗为榜样,毕生践履他的遗言。100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了日本人日野原重明和仁木久惠用二十余年的时间整理、编辑的Osler这本演讲集(英文),和台湾的中国人杨义明、王英明策划,邓伯宸翻译的《生活之道》,他们/她们都是Osler的再传弟子,继承着Osler的衣钵。 ??是谁为人类的生命带来福祉?请读Osler的《生活之道》。 ?? ??《生活之道》[英]威廉•奥斯勒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7年2月 39.60元 ?? ??2007年第八周 评论人:刘苏里 评论日期:2007-2-23 14:02 ??补充:奥斯勒出生加拿大,很多年在麦吉尔医学院任教,后来被美国人请到宾州大学和霍普金斯医学院。1905年于美国和加拿大发表著名的告别言说。荣休后移居英国,加入牛津,并于1919年当选“牛津古典学会”主席。 ??1911年,英王乔治五世授予他男爵爵位。 ??1917年,时任英国皇家炮兵军官的儿子爱德华*奥斯勒在欧洲战场不幸阵亡。去年秋天,人类学家、我的朋友阎云翔博士在醒客有过一次小范围的演讲,席后他谈到欧洲人的“贵族”观,说,欧洲人衡量一个家族是否贵族,其重要标准不是看家族出了多少高官、学士......,而是看家族成员在为国家效力时,有多少人战死疆场。排除掉其他因素不谈,这个标准着实震撼人心。奥斯勒获颁勋位后的六年后,儿子为国家效死战场,也算成就了奥斯勒家族的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