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奇文共赏析]“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毛佩琦说大明

按语:俺回家的时候,买了一份《南方周末》,看了这篇呕吐文章,差点把报纸撕了,此文不宜刚吃过饭看,容易浪费粮食。。。。。。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毛佩琦说大明

  □口述 毛佩琦 □采访整理本报记者 张英
  
  我很重视《大明王朝》的播出,这些年有很多反映不同朝代的历史电视剧,但写明史的电视剧相对较少,拍得好的就更少。明史学界也都很关注《大明王朝》。也许,大家通过看这个戏,会对明史产生兴趣。对我们来说,这很重要。所以我最近一直在说这个电视剧,给剧组捧场助威,希望大家都看看这个戏。
  我曾经参加这个电视剧的审查。我们这些搞历史的专家,和管理意识形态、管理宣传的人角度是不同的。拿《大明王朝》举例,我们看重的是是否符合历史实际,以细节而言,明朝人是这样说话的吗?明朝的这一制度是这样的吗?嘉靖皇帝他所住的宫殿是什么名字?一份很重要的公文通过什么途径传达出去?符合历史的真实吗?大致年代不可颠倒。以大格局而言,皇帝和大臣的关系,宦官和大臣的关系,海瑞和其他一些官员的关系如何?人物关系不能被扭曲,人物形象不能违背对其基本评价,要大致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如果这些东西都对了,在此基础上再谈历史观是否正确,符不符合我们整个的方针。
  这部电视剧避免了把历史人物脸谱化,形象生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个性,是鲜活的。黄志忠演活了海瑞。在历史上对海瑞的家庭生活记载比较少,所以在以前的艺术作品里,他都是独来独往、无亲无故,概念化,显得比较单薄、虚假。
  这部电视剧把海瑞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描述,把他的母亲请来,把他的女儿引到前台来了,设置了很多情节,比如说他母亲老上火,要用凉水泡脚,这个小细节出现了好多次,既显得生动,又反映了他们家的传统性格。再比如,海瑞母亲在海瑞上路的时候,给他准备吃的东西,生动地表现了海瑞母子的慈与孝。明朝以慈、以孝立国,如果海瑞没有孝的话,他怎么会忠君呢?孝与忠在传统伦理上是一致的。历史记载缺乏这些细节,但编剧和导演把它弥补、丰富起来,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生动、更丰满的海瑞。
  这个电视剧里的嘉靖皇帝也和以往不一样。过去一般人对嘉靖皇帝的印象是什么?嘉靖在位45年,27年不上朝。在民间传说和一些文艺作品中,嘉靖帝被塑造成一个迷信道教、不爱上朝、不理国事的昏君。但在这部电视剧中,嘉靖牢牢把握大权,拥有绝对权威,国家大事他都了如指掌,是比较接近史实的。其实嘉靖是最懂得怎样做皇帝的人,他可以不管具体的事务,但整个国家的官员任免、钱财收支,都掌握在他手中,不容别人染指。明朝有一种议政方式,叫做召对,就是皇帝把大臣叫到面前直接对话。还有一个议政方式就是通过内阁票拟提出议政方案,即电视剧里写的,所有一切政议都由内阁先把票拟写好,这个草稿交给皇帝,皇帝同意了,用红笔批写。有些皇帝亲自批,有些由皇帝授命交给司礼监的太监代批。人权和财权最终都由皇帝掌握。
  电视剧里有一个细节,海瑞批评嘉靖皇帝不如汉文帝的时候,嘉靖皇帝动了情,流下眼泪,手指头咬破,擦在袍子上是血。皇帝他认为自己是爱民的,因为爱民是明朝的祖训,是明朝的家法,他不愿意做一个违背祖训、违背家法的子孙。可能他做的事情有损于民,但他想要办好事,却可能做了坏事。嘉靖皇帝这个人是矛盾的,历史现象也是复杂的,不能用脸谱化、概念化的东西来解释、来诠释这个人物。我觉得这样的一出作品给我们的启发和教育可能会更多,使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可能更深刻。
  《大明王朝》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贡献,它体现了中国人传统式的审美趣味,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费尽心思,电视画面、语言设计都非常精到,树立了一种中国古代艺术形象的审美样式或范式。现在我们很多电视剧,受香港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太大,缺乏历史深度,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人物一上来就是戏说,就是搞笑,可是我们的历史上的人物,不是这样的面貌。中国人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举手,一投足,都应该是中国的。
  因为丁易的《明代特务政治》、吴晗的《朱元璋传》和一些文艺作品的描述,使人们将明朝与血腥恐怖、黑暗腐朽等词汇相联系,明朝成了一个提不起来的、让人讨厌的朝代。其实,在大量的正式记载中,在许多原始史料中,我们所看到的明朝完全是另一番面貌,它当得起“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这八个字。
  “治隆唐宋”是清康熙皇帝手书,刻在南京明孝陵朱元璋陵墓前的石碑上。在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杰出的皇帝,有自己的治国理想,他建立的政治制度,不仅维系了明277年的统治,而且为清朝所继承,影响深远。
  汉唐普遍被人们称为盛世,中国当时的影响力远播于疆土之外,但明朝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汉唐。永乐皇帝在位期间,30多个国家的使团追随郑和的脚步来到中国,许多国家的国王长期居住在中国,甚至老死埋葬在中国的土地上。当时的中国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独一无二、无可匹敌的。中国的海军力量非常强大,日本不能对中国构成威胁,葡萄牙人、荷兰人无法侵略中国。荷兰人侵占台湾,却被一支地方武装即郑成功的部队打败。所以“远迈汉唐”并不是一句空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君主宗法制成熟、完善、达到顶峰的时期,在经济上,出现了许多近代化的因素。据统计,当时全世界每年出产的白银,有三分之二都流进了中国。明朝人思想空前解放,追求权利,追求个性,追求功利,对传统构成了巨大的冲击。明朝科学文化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中国医药学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农业的百科全书《农政全书》,音乐方面,发现十二平均律的《乐律全书》等等,都是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明朝后期出现的所谓西学东渐,并不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输入,而是中西文化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中国文学的四大古典小说,除了《红楼梦》,都诞生在明朝,还有奇书《金瓶梅》。
  前些年出了那么多清朝戏,人们对清朝已经感到审美疲劳了。但是对离我们很近、又延续时间很长的明朝,大家却缺乏了解。所谓“明朝热”的出现,说明大家希望对明朝有更多的了解。像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壮举难道我们不应该深入了解吗?难道延续了600年、对西方也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一些制度不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吗?《百家讲坛》请我去讲“明十七帝”,出版社也推出了一大批关于明朝的书,还有许多电视片《大航海》、《传奇皇帝朱元璋》和这部《大明王朝》等等,都从各种角度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明朝。作为明史学者,我欢迎这种现象,我希望这只是一个开端。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毛佩琦的水平太差劲,给我当学生都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