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无与伦比的手

无与伦比的手——弗尔迈伊自传

作者:[美]海尔特·弗尔迈伊

译者:朱进宁,方玉珍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哲人石丛书)

出版日期:1999-12-1

这是作者本人的回忆录。

作者在3岁时因为先天性青光眼而被手术摘除两眼眼球,进入永久的黑暗世界。

1955年,他9岁时他的父母带了他和弟弟一起移民美国。父亲费劲的找到一个小职员的工作,他则得到了盲人委员会的资助,为他提供了盲文的培训以及教授盲文打字技术,得以插入他家居住的西泽西的一个小学。到中学阶段,又开始提供专门的志愿者为他朗读教材及参考书。当然他也不负父母与这个委员会,得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高中毕业,被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录取——这是在1964年。

他得到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同时继续得到盲人委员会的资助,由朗读者来帮助他深造。他选择了无脊椎动物——潮间带的贝类动物为研究的对象,避免了实验和危险的采集与辨别,又能充分发挥他那极其敏感的手指触觉来探寻贝壳内外细微的差别。

他的博士是在耶鲁读的,在那里他的一位朗读者深深的为他毅力与聪慧折服而爱上他,成为他的妻子与助手。他们跑遍了世界上主要海岸的潮间带海滩,分析了贝类的生活规律与进化的过程。

1971年开始,他到马里兰大学任教,第二年获得了国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热带海区潮间带海螺群落生存结构。1974年就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聘任。

1955—1970,15年的受教过程,都是由盲人委员会提供的帮助。在美国,盲人受教育至少从海伦凯勒到弗尔迈伊,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积累。

相比一下,几年前上海市盲童学校的李冬、任铮浩考进大学,成为很轰动的新闻。比美国整整晚了一百年。

弗尔迈伊那身体健康的弟弟后来不习惯美国的生活,回到家乡荷兰成为一名工匠。对此弗尔迈伊的评论是:

“教育无疑是能使人增加力量、提高对于所见所闻的评估能力,使我们能够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但上大学并不是获得这些好处的唯一途径。对于无学究气的聪明人,不应该强求他们接受同一模式的教育。”

弗尔迈伊是一个教学科研并重的教授。他说:

“我所崇拜的教授在授课时都把课讲得生动活泼,成分体现讲课人的个性。他们的课充满许多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特别是他们自己的常常是很杰出的学术成果。和他们一样,我也要揭去科学的神秘面纱,使人们能够突破晦涩的专业术语和科学文献的八股文风而愿意亲近科学。”

科学应该鼓舞人们去探索,所以它的研究者也就自然有宣传的使命:

“最好的教师还是那些善于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那种强调增加教学工作量并相应减少科研工作量的意见,实际上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它反映出一种影响很深的误解,即认为教学只是把某位大师千古不变的学说原封不动地塞给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如果科学(还包括几乎所有的其他学科)就是批判精神加上重视实证的话,我们教师就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上大下功夫,,我们必须宣传我们所从事的事业。”

————————

我很喜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这套“哲人石丛书”,只要图书馆的书架上出现一本,就立即看一本。这好象是在2(?)年前写的读书笔记。因为看了逍遥JJ“美国的残疾人读法学博士”的贴http://www.zmw.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72217&page=1,打字出来给大家做参考。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被学生的态度惹得很不高兴,就讲了这位盲人科学家的故事,推荐学生去读一读。不知道学生后来去读过没有,只记得自己当时讲得激动到有点失态的程度。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只记得自己当时讲得激动到有点失态的程度。

 ---------------------------------------

这样的老师可不多了,传道授业敬业入境了!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我读得都很激动,说不定心跳还有点异样。

每一个伟大的生命奇迹,都会有此奇效。我想,这是人同此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