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搬了次家,书扔了不少,可是又买了不少,总量平衡。 买了不少特价书,因为学校附近开了几家三折书店,倒是有点好书,有时就买几本。不过正因为如此,正规书店里的书就更不买了。一直想买一套世界建筑史的丛书,一直在等它卖特价,终于这套书在书架上消失了。只好这次乘着拿稿费的时候,买了仅剩的三册。 有一次在一个特价书市里居然看到自己的一本书也在卖特价,还好没有到三折,22元卖9元。有点心酸,赶紧号召学生们前去购买。 仍然依照家训,还是经常性的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有一次老同学聚会,一位同学警告我不可再从图书馆借书,说是有肝炎之类的病毒、病菌大大的危险。倒也是有点心存忐忑,因此现在尽量借新书看,祈祷前面看的人不多,受传染的几率小一点。图书馆一次可以借10本书,可是借期只有两个月。每次借的书经常只是在书架上睡觉,导致被图书馆罚了好几次。 网络上荡了不少书在电脑里,奇怪的是好象读过的没有几本,重复荡的也很多。这次在外面开会,带了本本去,终于在会场上看完了一本书电脑里的书(病菌枪炮钢铁),算是一桩收获。 按照习惯,看了一本书总是要做个记录的。现在有的时候是在真名上发了,结果自己的笔记本里却没有写,一年一册笔记本都没有用掉一半。 今年向铺天盖地的书市“贡献”了三本书,真正新写的只有一本,其他都是炒冷饭的。这次和一位网络神交已久的台湾出版社编辑长谈了一次,他叹苦经说台湾现在的书籍市场太小,一本书在书店书架上的寿命还不如月刊,往往放了两三个星期没有人买就下架了,从此打入冷宫。听了以后庆幸自己总算只有一本打折卖特价的,新写的那本据说4个月不到卖了五千,于是就眼巴巴的等稿费从天上掉下来。 大陆每年出8万种书,其中选题重复的大概一半不止。台湾这么小的市场,一年出4万种书,选题重复的很少,据那位编辑说,现在出版界都是比较自律的,不再干那种跟风的事情了。不知道大陆哪一天可以进化到这个程度,因为每次进入大的书店,顿时就丧失信心: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一个选题,马上、或者早就已经有了近似的多种书在架子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