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

■ 夏征难

《海事大观》2005年第12期 

在西方,说到战争理论,就不能不提《战争论》。该书自1832年面世以来,已再版20多次,各种译本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被推崇为西方现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军事院校的教科书和军官的必读书。该书的作者克劳塞维茨,也与中国的孙武一样,被誉为“兵圣”。
  
  拿破仑的战俘
  
  1806年10月14日,法国皇帝拿破仑麾下的达乌元帅率2.7万兵力与普鲁士的5万人在奥古斯塔特交战。普军大败,5万人中有2.5万人被俘。在这些战俘中,有一位名叫奥古斯特的普鲁士亲王。亲王26岁的副官也一同被俘,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6月出生于普鲁士王国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税务官家庭。童年时,他仅受过简单的初等教育,不满12岁便被父亲带到波茨坦,送进费迪南德亲王的一个步兵团当士官生。1793年,年仅13岁、瘦弱的克劳塞维茨参加了普鲁士与法国的战斗。他高举军旗,冒着呼啸的枪炮声,引导部队冲击。初次战斗的规模虽不大,但法军胜利和普军失败的景象,给年幼的克劳塞维茨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后来,他参加了几乎所有对拿破仑的战争。他的军事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实战经验的基础之上。
  1795年,15岁的少尉克劳塞维茨随部队返回驻地诺伊鲁平。此间,书籍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每当执勤回来,克劳塞维茨就把三角帽、银饰带和军刀挂在墙上,脱下军服,解开衬衫领子,坐在松木桌前,聚精会神地看起书来。军事、文学、哲学,以及古典的和现代的、本国的和外国的各种书籍,他都孜孜不倦地阅读。其中,他阅读了大量当时新出版的军事书籍,在这些书中,包藏了当时正在发生的巨大军事变革的奥秘。
  1801年秋天,克劳塞维茨被选送到柏林军官学校深造。在学习中,他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战略战术、军事地理、炮兵、筑城和攻城战等军事课程,同时还广泛涉猎了理论数学、应用数学、逻辑学、历史等学科,尤其爱听当时在柏林很有名望的康德主义者基塞韦特的哲学讲演。基塞韦特宣扬的康德哲学,对他后来研究战争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出色的军事理论家、柏林军官学校校长沙恩霍斯特非常赏识克劳塞维茨。沙恩霍斯特曾按成绩把毕业学员分为四等,而一等只有两个人,其中之一就是克劳塞维茨。沙恩霍斯特在报告中评价道:“从能力、判断力、勤勉和学识各方面,他都出类拔萃。”
  毕业后,经沙恩霍斯特推荐,克劳塞维茨担任了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正在此时,第四次反法同盟掀起了对拿破仑的新一轮战争。克劳塞维茨随奥古斯特亲王参加了奥古斯塔特会战,退却时与亲王一起被法军俘虏,并在法国度过了近一年的战俘生活。在法国,克劳塞维茨把拘留变成了“深造旅行”。他攻读法语,研究数学、音乐、文学及雕塑、绘画艺术。当然,他研究最多的还是军事,尤其是应对拿破仑军事革新的作战问题。
  1807年11月,克劳塞维茨与奥古斯特亲王一起获释回国。他根据这段经历,用约4个月的时间,写了一份长14页的备忘录——《关于普鲁士未来对法作战行动》,对以后可能发生的战争作了预测和探索。
  
  双料上校
  
  1808年,克劳塞维茨成了普鲁士军队改革的风云人物。他担任普鲁士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协助他的老校长、已成为改革主将的沙恩霍斯特将军进行军事改革工作。他们从管理制度、征兵体制、训练方法,以及装备改进等一系列问题上,对普鲁士军队动了“大手术”,包括改革兵役制,以义务兵制取代雇佣兵制,以普鲁士人取代从各处招募的外邦人,废除体罚,废除贵族在军队中的特权等。改革后,不称职的军官被清除了,士兵不问家世和出身,靠知识和勇敢就可获得晋升的机会;军事训练得到加强,民众的尚武精神也空前强烈。
  当时的军事改革委员会重要成员、后来成为陆军元帅的格乃泽瑙在一次同克劳塞维茨的谈话中说:“您是沙恩霍斯特的约翰,我仅仅是他的彼得。”在圣经里,彼得是耶稣最坚强的门徒,而约翰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格乃泽瑙借此比喻克劳塞维茨与沙恩霍斯特的亲密关系。
  1809年秋,克劳塞维茨被调到总参谋部工作,次年夏天晋升为少校,并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战略学和战术学教官。克劳塞维茨与王室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他被要求对15岁的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程。这样,他有机会对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在他的日本总计244页的讲授提纲中,已经初步勾勒出其战争学说的大致轮廓。
  当时,拿破仑战争震慑了整个欧洲。普鲁士人民要求摆脱异国统治,一些富有爱国热忱的将军如沙恩霍斯特、格乃泽瑙等反对屈服于拿破仑。克劳塞维茨受沙恩霍斯特等人委托,于1812年2月写成了著名的《三个信念》,指出民众战争在民族解放事业中将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普王非但没有宣布对法作战,反而同意派兵随同法军进攻俄国。克劳塞维茨愤然辞去普军军职,告别妻子和亲友,启程去俄国,在俄军总参谋邮担任沙皇顾问富尔将军的中校副官。
  1812年6月,拿破仑向俄国宣战。战争期间,克劳塞维茨在俄军骑兵军任职,参加过奥斯特罗夫诺、斯摩棱斯克和博罗迪诺等会战,并荣获沙皇金质佩剑奖。当拿破仑败退时,他随俄军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12月,克劳塞维茨以俄军联络官的身份,同普鲁土:军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服他反对拿破仑。同年9月的格尔德战斗中,时任瓦尔莫登军参谋长的克劳塞维茨,以出色的谋划和部署,歼敌500人,击伤800人,俘虏1800人,还缴获了8门大炮和15车弹药。战斗胜利后的第3天,克劳塞维茨晋升为俄普联合军团俄国皇家上校。不久,在莱比锡会战中,法军失败,俄普联军占领巴黎,拿破仑宣布退位并被放逐厄尔巴岛。1813年,克劳塞维茨重返普鲁士军队,晋为上校。这样,他就成了俄军和普军的双料上校。
  1815年3月,被囚禁的拿破仑秘密逃离厄尔巴岛,在巴黎复辟。欧洲各国再次组成反法联盟。此时,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了林尼会战和进军巴黎等对拿破仑的最后战争。同年秋,克劳塞维茨任莱茵军团参谋长,并开始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
  
  “心不在焉”的军校校长
  
  1818年5月9日,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同年9月晋升为少将,时年38岁。
  克劳塞维茨原想以沙恩霍斯特的精神培养未来的指挥官,以使他们胜任所面临的伟大任务。然而,事实却让克劳塞维茨大为失望,因为军官学校的校长是一个只管行政,不得过问教育的职位,这也表明了当权者对他的态度。
  克劳塞维茨对此极为愤懑。在军官学校,别人在上课,他却只能坐在自
己的房间里,处理单调得令人窒息的例行公事。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使他痛苦异常。他把很大精力投入到与朋友的交往中。在好客的格乃泽瑙家中,他与黑格尔、施特芬斯、劳赫等其他许多精神世界的代表人物开诚布公地交谈。慢慢地,一个念头逐渐在克劳塞维茨心中形成: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思想传与后人。
  于是,克劳塞维茨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著述工作。每日清晨,克劳塞维茨便在妻子玛丽的写字台上奋笔疾书。玛丽协助他摘录其他著作的引文,抄写他的笔记草稿;或克劳塞维茨口述自己的思想,由玛丽记录。克劳塞维茨除处理必要的事务外,常常一直工作到12点左右。午饭后,除会见客人或出门回访外,通常又继续写作。克劳塞维茨在柏林军官学校的12年间,一直“心不在焉”,他把大部分心思都用到著书立说上了。起初,克劳塞维茨采取盂德斯鸠研究问题的方法,即把问题的想法写成简短的格言式的短篇。这就是他所说的“谷粒”,然后把这些“谷粒”串起来,发展成长篇。在克劳塞维茨看来,写一部有思想、有内容和系统的战争理论并不是不可能的,但却决不能写那些人人都知道的、谈论过千百遍的、并已为大家接受的泛泛的东西。他愿意将自己的战争理论铸成纯金的小“谷粒”献给读者。
  克劳塞维茨阅读了大量前人和同时代的哲学、历史和军事理论著作,依据自己的作战经历,认真回忆了历次战争经历,并悉心研究了130多个大大小小的战例,写了许多重要的战史著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提高,使之上升为系统的军事理论,名著《战争论》就这样产生了。
  1830年春,克劳塞维茨被调到炮兵部门工作。他将未经修改的《战争论》手稿3百多页分门别类包封起来,贴上标签,准备以后再作修改。同年8月,克劳塞维茨调任第二炮兵监察总监。12月又被调任格乃泽瑙军团的参谋长。1831年11月16日他因患霍乱不幸逝世,终年51岁。进一步修改《战争论》的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克劳塞维茨死后,他的妻子玛丽投入全部身心,仅用半年多的时间,便陆续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关于战争和战争指导的遗著》共10卷,其中的第1、第2、第3卷就是《战争论》,其余各卷主要是对战史的研究和评论。
  尽管《战争论》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引发了一些革命性的战争理论: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没有目的的手段永远是不可想你的。”
  “政冶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在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
  “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
  “一般说来,民众战争应该看作是战争要素在我们这个时代突破了人为的限制的结果,看作是我们称之为战争的整个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
  “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克劳塞维茨独特的人格及其经历,特别是其经典著作《战争论》,给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战争论》

    克劳塞维茨(1780-1830),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参加过欧洲反法联盟对拿破伦的战争。历任骑兵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柏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获少将军衔。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全书共8篇124章。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第八篇“战争计划”。其基本的思想观点是:

    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意味着蛮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克劳塞维茨认为,“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最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重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一般说来,防御有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的鼻祖。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曾经试图读他的《战争论》,终于没能坚持下去。篇幅浩瀚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诞生《孙子兵法》国度的读者来说,阅读克劳塞维茨,会有一种额外的障碍:总嫌他说得不够“诡”,总嫌他说得过于严谨。

兵圣这个词有点怪,那弗罗伊德就是心理圣,劳仑茨是动物行为圣……

《战争论》我也试图读过,也没能看一下。太专业啦,好象看印度的考古报告似的

这个倒是很早以前看过一遍,还做过不少笔记的。

毛当年被凯丰骂只看过水浒三国,大怒。到了陕北一度恶补理论书籍,其中就包括这本书,由郭化若等几个读过点洋墨水的陪读。这个读书的成果后来就体现在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等几篇军事专著上。很多段落都来自这本书的。

这本书的体系太庞大,又是未完稿之作,由他的夫人整理成篇,确实是颠颠倒倒絮絮叨叨。结合一些批判它的书来看,倒更清楚。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