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刘郎兄:岂敢。我且汇报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满足A时代的作品一定优于满足B时代的作品吗?”——这个问题如果成立,文学真地会连起码的王法都不存在了。事实上,考察文学上的事情,我觉得应尽量避免非此即彼的掂量,同时尽量从“相对”“侧重”等角度着手。优秀的作品,本身至少有两种,其一是雅俗共赏型的,同时具有超常的时代适应力;其二是小众型的,如《尤利西斯》之类,当然,也得具有一定的时代适应力。是否具有时代适应力,也许可以视为优秀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优秀作品与平庸作品的区别,不是A或B时代的选择,而好像是这样:平庸作品也许能够在某个时代走红,但必定不能在另一个时代同样叫座。优秀作品反之,它也许会在某个时代与平庸作品的销量竞争中处于劣势,但长期来看,它却具有AB时代通吃的特征。平庸作品有可能是畅销书,但一般不可能成为长销书,优秀作品可能畅销可能滞销,但假以时日,则又必定符合长销书的特征。与同时代作家相比,莎士比亚也不能执牛耳,鲁迅更得屈居张恨水等人之下,但换到另一个B时代,情况就两样了。 有些作品之所以不能为后人欣赏,并非作品本身不够优秀,而是受制于某些技术原因,比如,语言的发展会令某些早期作品(如“诗经”“楚辞”)变得难以阅读。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待物质财富,较容易形成一致的看法:酸枝木家具比宜家家具大大地值钱,谁都不会看错。但判断精神财富的优劣,却非易事,有时,整个时代都可能发生判断错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被自己的时代所遗忘,这类事并非鲜见。艺术价值不得不借助物质标杆来衡量,这是一回事;物质标杆往往缺乏衡量精神财富的能力,这是另一回事。对此,好像整个人类都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所以,我们只要大概知道:用物质来衡量精神,只是一种无奈下的权宜之计,就可以了。 还有,经济上的定价,往往依据经济而非艺术上的原理行事,比如,一些著名油画之所以价格高得离谱,而一首伟大的诗却从来卖不出好价钿,就是参照了经济世界的稀缺性原理。诗集可以用印刷术复制,一首印在纸上的诗绝不比其原件缺少动人之处,而一幅被复制的油画,就是另一回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