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2
- 帖子
- 1153
- 精华
- 6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3-12-30
访问个人博客
|
67楼
发表于 2009-4-21 2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北海月 于 2009-4-21 17:54 发表
尼采早就预言:再也不需要体力劳动了,现代社会用机器来代替。(《权力意志》)
在这种情况下,男性在体能上的优势就无法体现了。除了在健身房和工地上可以看到雄性的风姿,其他地方男性性别特征都不可能被突出。
在这种脑力劳动逐渐占主导的社会里,性别差异只能逐步被消除。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状况,也是世界的普遍状况。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地方,性别差异越小,男性越女性化。 未必见得。
这里需要区分清楚两个概念,那就是生理的性别和社会的性别。
人的生理性别是有生物学决定的,区分男女的生物性特征是性差异,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会因为社会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去工业化国家里,尽管机器代替体力,以脑力劳动为主,但并不意味着男女的生物性特征便会消除,人的生物性特征,是客观存在,除非个人刻意去改变,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实际上,在这些国家,比较男性化的职业依然存在,比如警察、军队、消防员、特警、特种部队,还有一些强体力的体育运动等。
另外一个是社会性别。男女的性别差异,还可由文化决定。在不同文化中,性别角色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个体对男性化和女性化的认识程度也是不相同的。
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和社会文化就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贴上男孩性格和女孩性格的标签,这对孩子的社会性别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厨房里的活是女人的事”就是人们有意无意灌输给孩子的社会性别认识。还有父母对男孩、女孩说话的态度或描述他们的行为时,在用词方面也会决定他们对社会性别的认识。
有些父母把男孩子当女孩养,给他穿女孩子的衣服,梳辫子,这对孩子的社会性别认识会产生错误的影响。
男女的社会性别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获得的,是会不断的变化发展的。
三十年前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是向男性靠拢,当年的“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红装爱武装”,“男同志能做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做到”,成为时尚。最典型的是涌现出一批“铁姑娘”队伍。那时,男女社会性别差异几乎消除掉了,甚至把女性的生理性别也抹除了。
三十年后,走向另一面,呈现出男性向女性化靠拢的趋势,而女性的社会性别反而回归了。这是很有趣的现象。
而在国外,资本现代化程度高对男女性别差异有影响,但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增大了差异。
那就是人们由原来对男性力量的崇拜,变成了对财富、地位、权利、身份的崇拜,这些因素往往成为男性社会性别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时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也赋予男士要有绅士风度,女士要有淑女形象,这些社会内容,反而在男女性别差异中得到强化。并没有消除。
其实每个国家都一样,在这点上我认为是共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