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个沙发。

“心底里我总本着责任和梦想的光辉重担 持‘这件事情意义很大 对我的人生规划是重要的一步 家国相望’的态度”

以小榔头的底子,换一个角度,研究语言人类学也很适合。

[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2009-5-4 08:51 编辑 ]

好美的景致啊~~~

the Culture of the Copy: striking likeness, unreasonable facsimiles

之前在童年博物館感到的恐慌在這本書裡幾乎得到完美解答 作者是Hillel Schwatz,只查到是加裡福尼亞的文化厲史學家。

一本關於人纇自我復制的書 從形而上學的角度解讀厲史 問題關鍵不在於發現〔文化〕殘忍的本性  而是我們如何與之適應

實在有翻成中文的野心 特別希望看到諸位師叔的評論 特別是老木匠的

Authenticity can no longer be rooted in singularity, in what the Greeks called the idion, or private person. That would be, in our culture of the copy, idiocy- as it was for the Greek geographer Pausanias of the second century. Coming across the myth of narcissus, Pausanias thought it ‘utter stupidity to imagine that a man old enough to fallin love was in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a man from a man’s reflection.’
正宗与否并不根植于独一性。希腊人称idion,或曰私密个体,在我们的文化里就是拷贝。

Plagiarists who appear in this book may be agents provocateurs to a more coherent, less derelict sense of ourselves. They may call us away from the despair of uniqueness toward more companionate lives.
在这本书里,剽窃者是我们流离失所却更清晰的自我。他们呼唤我们远离对独一无二的绝望,相依为命为生

Wax mannequins went into eclipse after world war II…American manufacturers restaged the world with slimmer, taller, less vulnerable, less personable portraits of Cold War selves. Each had to seem self-assured, just as with the human mannequin she must play the role…she has to be grappled with at every performance, pampered and propped, twisted and turned before she is beau ideal.
蜡制模特在二战后出现。美国工业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演了一出冷战自我的群像:消瘦,高挑,不敏感脆弱,亦不显个人特制。每个模特都必须看着自信确凿,这是人体模特必须承担的角色。作秀的意义由此出现:无论演出前如何暴饮暴食如何自我扭曲,她们都必须也只能让观众看到十全十美的演出


Self-assured, mannequins has made a faustian contract: greater personhood, shorter lives.

假模有獨特含義:個性的缺失。美國的臘偶是冷戰的微縮品,作為放大個性 扼短生命的自我確證

[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09-5-6 08:13 编辑 ]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失败的红烧油面筋和古巴中餐

在中国超市买了油面筋 想烧油面筋烧肉 但是最近猪肉慌 没敢买猪肉 就买了虾和土豆 想弄个泥塞在面筋里 另外据说在北美的古巴中国餐厅很流行的米饭做法是配豆子 来源是中国人到加勒比海附近移民带去的中餐传统 在那里变了味 在纽约特别多的是古巴中餐 有广式点心也混合了中东风味 就请朋友做着看看

用的是印度米 不粘 比较松 有香味 加香菜 姜黄(在这里非常流行用)盐 豆子分开煮 用黑豆和红腰豆 香菜籽 小茴香 cilantro(香叶?)葱 盐和胡椒 芝麻油 有很浓的异香 和红烧的菜配在一起有戏剧效果 今天还加了一点马来配料sambol 微辣

面筋很失败 全煮开了 只好用剩余的土豆泥围了一圈 味道倒还好 都怪我做菜不查菜谱 自由散漫全屏想象 上次做糖醋藕片忘记加盐 还好放了尖椒麻痹了味觉也吃不太出来 做蛋糕第一次忘记加苏打 第二次忘记加奶油 也不够甜 就加了很多做装饰的樱桃调和口感 做饼干第一次苏打加太多 饼干巨型 带到系里去 逼着大家吃了好几天……

照片里可以看到几个小碟子 和梅花图案的调羹 都是慈善商店买的

[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09-5-6 08:4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参茶和venture brothers

在一家中东人开的有机超市看到ginseng tea 想到这就是珍贵的人参啊!就买了一点点袋泡茶回去 加枸杞泡茶喝 自我感觉非常补 但毕竟是土人 忘记人参是吊精神的东西 结果是晚上喝的茶 到凌晨都精神得睡不着觉 只好爬起来看美国动画片venture brothers(冒险兄弟,讲探险家的荒诞故事)结果笑累了反而睡着了

作为一个榔头 我还真是哪里跌倒了就往哪里再跌倒一次 结果前几天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半夜里怎么都睡不着 突然跳起来“啊人参!”结果只好又拿出电脑 观看荒诞的冒险故事again……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中东大叔看起来挺凶悍的 店里脏兮兮的 开价也都那么地让群众欢喜 卖的倒都还是真货……

[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09-5-6 08:55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以前读书时,一个MM猛吃老爹的西洋参呀什么的。结果补大了,半夜人晕倒,还喷鼻血怎么的,搞得一帮子男生急急抬去医院,半路上竟然醒过来了,又抬回宿舍。
跃入我的海洋~~~
the Culture of the Copy: striking likeness, unreasonable facsimiles
文章来源:http://www.yantan.org/bbs/viewthread.php?tid=87325
之前在童年博物館感到的恐慌在這本書裡幾乎得到完美解答 作者是Hillel Schwatz,只查到是加裡福尼亞的文化厲史學家。

一本關於人纇自我復制的書 從形而上學的角度解讀厲史 問題關鍵不在於發現〔文化〕殘忍的本性  而是我們如何與之適應

實在有翻成中文的野心 特別希望看到諸位師叔的評論 特別是老木匠的
---------
小榔头妹妹选的这本书不错,站在较高的高度哲学高度看复制现象,用历史调查的方式分析文化复制,历史上复制的连续和连续的复制,使得复制的文化成为常规,也就是伦理,为大家接受。
小榔头MM提出了要求,老木匠应该做做功课。偶等着看译本了,应该是个经典。

[ 本帖最后由 小只只 于 2009-5-6 15:2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原帖由 小榔头 于 2009-5-6 00:06 发表
之前在童年博物館感到的恐慌在這本書裡幾乎得到完美解答 作者是Hillel Schwatz,只查到是加裡福尼亞的文化厲史學家。

一本關於人纇自我復制的書 從形而上學的角度解讀厲史 問題關鍵不在於發現〔文化〕殘忍的本性  而是我們如何與之適應

實在有翻成中文的野心 特別希望看到諸位師叔的評論 特別是老木匠的

Authenticity can no longer be rooted in singularity, in what the Greeks called the idion, or private person. That would be, in our culture of the copy, idiocy- as it was for the Greek geographer Pausanias of the second century. Coming across the myth of narcissus, Pausanias thought it ‘utter stupidity to imagine that a man old enough to fallin love was in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a man from a man’s reflection.’
正宗与否并不根植于独一性。希腊人称idion,或曰私密个体,在我们的文化里就是拷贝。

Plagiarists who appear in this book may be agents provocateurs to a more coherent, less derelict sense of ourselves. They may call us away from the despair of uniqueness toward more companionate lives.
在这本书里,剽窃者是我们流离失所却更清晰的自我。他们呼唤我们远离对独一无二的绝望,相依为命为生

Wax mannequins went into eclipse after world war II…American manufacturers restaged the world with slimmer, taller, less vulnerable, less personable portraits of Cold War selves. Each had to seem self-assured, just as with the human mannequin she must play the role…she has to be grappled with at every performance, pampered and propped, twisted and turned before she is beau ideal.
蜡制模特在二战后出现。美国工业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演了一出冷战自我的群像:消瘦,高挑,不敏感脆弱,亦不显个人特制。每个模特都必须看着自信确凿,这是人体模特必须承担的角色。作秀的意义由此出现:无论演出前如何暴饮暴食如何自我扭曲,她们都必须也只能让观众看到十全十美的演出


Self-assured, mannequins has made a faustian contract: greater personhood, shorter lives.

假模有獨特含義:個性的缺失。美國的臘偶是冷戰的微縮品,作為放大個性 扼短生命的自我確證
这个俺一点都不懂的。翻译个大纲、一章的样稿,再问问编辑朋友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只有一点点,看不出来的说。。。。。。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小榔头MM的译笔很漂亮,飘逸而独有个性,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
翻译是一桩枯燥乏味,一一对应,毫无个性的事情,尤其是社科类翻译。
有时候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翻译者太把自己当成翻译者,灵气就消失了。

[ 本帖最后由 emmer 于 2009-5-7 10:21 编辑 ]
有老木匠把关,小榔头一定能行的,这是信心的力量!

收藏春色

把苏格兰限量的春光收藏到家里

带着剪刀 在附近逛了一圈 于是就有了鲜花
玫瑰枯了 把水倒掉 于是就有了干花……
英国人放茶包的小碟子拿来放肥皂正正好

[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09-5-8 06:3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图书馆吧library bar

爱丁堡大学的学生会在苏格兰很出名 据说是最早搞革命的 学生会大楼是栋漂亮的小古堡 里面有几个出名的餐厅 图书馆吧(library bar) 每晚都人声鼎沸 两个保安门神一般在门口把关查驾照或护照 21岁以上方得进入饮用酒精(这个在苏格兰很严 尤其东方人长得总比真实年龄小一点 每次我在超市买酒精饮品都被查护照)

小古堡五脏俱全 有礼拜室 (每个学院也都有自己的礼拜室 现今都已经废弃 除了神学院的还在使用 学生会的礼拜室也是彩色玻璃窗 开间很阔 一直有演讲和辩论 每次演讲都有免费午餐 去吃过几次 第一次去发现他们吃苹果不洗 连尘土就这么吞下去了感到很震惊)钟楼 秘道 旋转楼梯 地下室……有图书室 仍保留有古董书籍 旋转楼梯狭窄古朴 一楼大厅还有当年贵族学生打猎留下的鹿头 但是光线暗 一直拍不好

许多学生在这里聊天看书进餐 都说英国男人打扮比女人精致 确实如此 许多男学生都是瘦系带皮鞋 花呢帽 修身西服 窄领带 非常漂亮 女生明显占劣势 苏格兰天寒地冻的 一个个拼命往袒胸的衣服里挤 青春有限 相对偏僻的小城又无处利用这有限的青春 街头漂亮暴露的女孩并不让人觉得性感 只觉得茫然 让我想到牡丹亭 敏感的丽娘为无处为安的韶华生命震惊 自我意识导致暴毙 而这个时代的苏格兰姑娘们则非常经济:在少壮男子的市场里血拼一番 自我价值需要兑现而非思考

[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09-5-8 07:0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沙发,继续
欣赏木匠家的娇娇女。

[ 東方遇上西方]音樂會

上個月除了完成學期論文外還幫忙搞了一場中西結合音樂會 緣起如下:

儒學學社的社長冠 深圳人 愛大法學院的博士 也是亞洲文化中心的講師 其男友托馬斯 巴黎人 是愛大首席指揮傢的學生 蘇格蘭小有名氣的古典搖滾作曲家 兩人在深圳樂器城閒逛時聽到有人奏二胡 音樂家托馬斯就求演奏者教他琴 此人正好是深圳民樂團的首席二胡演奏家(也是個西方概念的職位) 於是腦細胞非常活躍的冠就想到以愛丁堡大學中英文化交流中心的名義請彭老師來愛丁堡 托馬斯的導師願意帶他的樂團配合

不至於此 先是幾個月前辦了一場作曲大賽 請各地作曲係學生譜有關中西音樂結合的曲子 選出優勝者 在音樂會上演奏 非常意外 沒想到二胡和管弦樂團協奏如此和諧 托馬斯的曲子叫“普通話一二三” 是他學習中文時的感受 (觀衆大笑) 但覺得是當天最好的音樂 非常中國 歡快熱鬧 而且二胡和管弦樂的配合恰到好處 另外一位日本學生的作品也非常特別 但是基於日本某民樂之上的 所以本身就非常東方 安詳久遠

後來幾天作爲翻譯陪同遊覽和採訪 想法從生 比如二胡其實是一件外來樂器 並不是中國的東西 音樂會應該叫做“西方回到西方” 有點感慨; 這位音樂家是第一次來到西方世界 不斷告訴我們他有多自豪 能把中國文化介紹到西方世界 又有點感慨 中國文化在推廣上不太容易 因爲二戰遺留的關係 也因爲日本文化本身的因素 其傳播相當有力 意大利法國美國英國……這些年輕人都對日本漫畫導演演員當代藝術家設計師品牌如數家珍  尤其三宅一生和資生堂這樣的高端品牌 在歐洲市場上作爲奢侈品非常受推崇 而對於中國的東西 他們則顯得非常陌生 我們在流行文化上做得太不夠了 一些在英美教授亞洲當代影視的教授甚至只知中國當代電影有王傢衛 在他們的課程大綱裏日本電影佔大多數 王傢衛電影確實好 但他更勝在策略上 無論是藝術表達的策略還是市場策略

中國文化如何被流行化或者當代化?另一個問題是 中國文化傳統怎麽定義? 有時候感嘆 古時只稱大漢大唐或大清 我們的文化是橫向的 無法延續 現在所謂傳統文化都是清文化了 又因爲種種原因 無法追溯 連我們自己都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陌生 所以這麽複雜的中國文化 怎麽[讓頭腦簡單的老外明白]呢?再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是不是願意把中國文化流行化  色戒被禁  學者不喜歡于丹 而當代藝術流行影視是最好的產播方法  中西方人都不喜歡[英雄]  但不少人都通過它知道了秦始皇……

這個問題太大 上點圖片輕鬆一下……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有時候感嘆 古時只稱大漢大唐或大清 我們的文化是橫向的 無法延續 現在所謂傳統文化都是清文化了”

文化有横向的传播也有竖向的传承,但是每一个时代都对这个文化既继承了一部分,又添加了该时代的内容和特色,所谓“因革损益”。譬如说清代的旗袍被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但未必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问题是:与旗袍相比,为什么同样是清代留下的发辫却无法传承下来。这可能主要是依据这2个事物是否见容于现代西方文化对服饰发型的简约干练的要求:发辫会使男人显得拖沓累赘,但是旗袍略作改良,却可以显示女性风采。

最近做的菜


学刨花做的松子炒素



煮粥 这里的米不是很好煮烂 所以类似上海的泡饭 这个是菠菜粥 加了枸杞



想做赤豆粥 买不到赤豆 只有绿豆 就先煮了加甜薯块和米 煮得差不多了加椰片 葡萄干和果干 没有红糖 就用了蜂蜜


杠豆(上次买山药买错了 不知买了什么根茎 这次买的是某种beans 加盐煮开了冲冷水保持爽脆和颜色 切小块 拌鱼露 辣椒油 盐 尖椒)


红烧茄子和彩椒 米饭加芝麻和姜黄(turmeric,为了嫩黄的颜色 据说也比较健康)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回复229楼的帖子:

这段时间论坛升级,好像小榔头妹妹贴的图片都无法显示,估计链接不能用,只能直接上传照片。
抢个沙发。

“心底里我总本着责任和梦想的光辉重担 持‘这件事情意义很大 对我的人生规划是重要的一步 家国相望’的态度”

以小榔头的底子,换一个角度,研究语言人类学也很适合。

[ 本帖最后由 kemingqian 于 ...
kemingqian 发表于 2009-5-4 08:42
这个方向小榔头已经出局了,她没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底子。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小榔頭:俺對煮不爛的米一般先採取“水深”政策,泡上一天,然後續以“火熱”政策,不妨照著試試。
今天,我就是高瑜
謝謝大叔建議

今天和蘇格蘭靈性文化中心的創立者吃飯 緣起是他廣泛利用現代科技 在交友平臺facebook上廣交網友 我是其中之一 對他的工作非常感興趣 邀請他晚餐 終于在今天找到機會

談話的一個例子是印度安利甘宗基督徒在英殖民期间并未感受到【正统】基督教灵性体验(spiritual experiences)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殖民者也仅能得到外部形式上的皈依

这个问题在如今成为宗教争论的根源:因为技术的便利 考察条件也更有利和严格 教会对正统性的要求迎合了当代性 教会要求信徒在宗教体验上也与教会统一 然而宗教体验如何被证实且进行客观化评述?

和Neil讨论这个问题 Neil 在1995年从北美回到苏格兰 设立苏格兰灵性及文化中心 自称是一名非常灵性的存在(i'm a very spiritual being)之前我们有过一次争论 关于灵性的日常实践与体验和灵性的学院定义 在这一点上他个人非常反学院

今天的讨论值得深思 Neil用了许多有趣的词汇:spirituality is within experiences (灵性在体验之中)spirituality is a process(谈到为何灵性无法定义 因为它是个过程) spiritual reality (灵性实体)也有许多和我个人想法相似的地方 比如人之卑微和人类中心的谬误 宗教学里pluralism宗教多元论主义并不足以概括多样体验 可能最好的办法是各尊其主 不同灵性体验中都有其真实性在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小榔头此处对Neil的几个表达的理解有误,试改正如下:

spirituality is within experiences : 灵性是经验内禀的(存在);

spiritual reality : 精神现实。 (实体有另一词, entity,不可混用)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发现榔头MM做的菜特别讲究色彩搭配。
发现榔头MM做的菜特别讲究色彩搭配。
辛夷 发表于 2009-6-19 12:39
那是自然,和我在一座城市里长大的呗!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09-10-9 08:52 编辑











新學期 在神學院念宗教學博士 忙著應付人多於應付功課

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充滿美國人 有位新西蘭同學用五個詞概括神學院:white, evangelical, married, mean, american-白,福音激進,已婚,刻薄,美國人。個人認為非常準確⋯⋯尤其是我這一年入學的研究生裡,宗教學只有我一個,大部分都是來自美國神學研究所的同鞋,來英國念聖經學或者基督教倫理,世界觀非常之迥異。先開個話頭,今天先洗洗睡了,詳待明日分解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期待。
本帖最后由 小榔头 于 2009-10-13 19:18 编辑




反同性戀的在拆遷飯店門上寫[同志脫衣舞俱樂部!]

隨便拍:http://www.flickr.com/photo/ting902/
寫著玩:http://vulaislemon.ycool.com
微博化:http://t.sina.com.cn/ting902
本帖最后由 艾叶 于 2009-10-13 08:45 编辑

零乱的落叶、幽深的古堡、可爱的小孩、光和影。。。小榔头MM的摄影技术,越来越有水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