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65
- 帖子
- 17140
- 精华
- 8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18
访问个人博客
|
32楼
发表于 2011-9-17 13:34
| 只看该作者
3.红卫兵
(1)工作组之争
按说,高层的争斗和我们平民百姓的个人回忆录是扯不上的。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讲这些,就讲不清时代背景,讲不清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讲不清作为个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遭遇和命运。所以,在这儿还得就工作组问题上的高层纷争说一下。
时局到了这一步,当政者已经不满足于一般性的政治批判,比如:报纸广播的批判、大字报的批判、党内的政治斗争、组织处理等,或者说这些批判已经无法满足彻底摧毁一切对手的目的,而需要借助于一种史无前例的非常手段。不但要“口诛笔伐”,还要“把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于是,红卫兵运动就应运而生。
在6月1日广播了聂元梓的大字报之后,汹涌而来的浪潮使各校领导失去了对学校的控制。文化革命很快就不再满足于贴贴大字报,而开始着眼于批斗当权派了。人民大学对当权派的第一场批判会,是6月13日,在文化广场上批判孙泱等校领导。这次还只是叫几位领导站在台上,垂手而立,接受批判,还没有怎么动手动脚,但这已经是很惊人了。因为是第一次看到领导会被这样对待,感到很突然,很惊讶,甚至怀疑起自己的眼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保存着拍摄者给我的两张当时会场的照片。
五月下旬,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几项重大决定,犹如重炮轰击。而毛泽东从1965年11月后一直不在北京,连五月份的这次这么重要的会议都没参加,而是逗留南方,静观其变。看到时局的震荡,未及所预想的那么大,便再来一炮,于6月1日公开广播聂的大字报,以彻底打乱他视为对手的刘少奇的阵脚,看他刘少奇如何接招。
为了控制已经出现乱象的局面,在北京处理日常工作的一线领导刘少奇等,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迅速向大中学校派出了工作组。新市委派驻人民大学的工作组,进校是在6月16日。组长是水产部副部长丛子明。由于时局震荡太大,进校的这个工作组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人大校内影响不算大。应该说,派工作组这种办法,是沿袭了1957年反右的指导思想,具体做法则是依照社教运动的那一套。据不完全统计,那时仅在北京的24所高校就已经内定了一万多名右派学生。(请见:《狂飙》,丁晓禾,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在人大校内,也是在悄悄地进行这些工作,只是所知的人较少。不像清华那些学校,工作组抓了前期反校领导的蒯大富这些,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这种做法也是很“左”了,但是与毛泽东放手发动文革、要与某些当权派大干一场的初衷背道而驰,引起毛的极大不满。7月18日,他从武汉回到北京,就在酝酿又一个大动作。当天,他就要走了包括人大在内的四个高校的文革情况简报。25日,他对中央文革说,全国95%的工作组犯了方向性的路线错误,并下令撤消工作组。离开派出工作组仅一个多月,7月29日,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宣布撤出工作组。当然,这并不是为了拯救那些将被打成右派的学生,而是为了更猛烈地向当权派进攻。
在这期间,毛泽东与刘少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据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回忆,就在7月29日的会上,“翟英(李雪峰夫人)她们当时坐在台下,听得比较清楚。听到刘少奇还讲了:‘反对毛主席也不一定是反革命。’”(请见:《回首‘文革’》,张化、苏采青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这是刘少奇最后一次在群众大会上的公开讲话。
这次大会上,刘少奇刚讲完话,毛泽东就从幕布后大步走向讲台,看也没看刘一眼。走路掀起的风,把刘的讲稿都刮到了地下。全场立刻对毛泽东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而刘无言地低头俯身捡起掉在地上的稿纸。这一幕,给在场的许多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工作组内定的反动学生,实际上就是我在前面"清理反动学生"里讲的,这项工作在1963年秋就开始做了.后来忙于四清等没顾上.文革初的工作组为了政绩,也为了控制局面,又把这一套拿出来.只不过没来得及做完.所以对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也不必可怜他们.当然,毛是出于另外的意图.
这事是千真万确的,我同班同学当时就有被工作组召去做这项工作的.因涉及自己同学,我不便于明写.
后来工宣队进校,也搞批判反动学生,所依据的材料,也还是这些.那是在毛革命路线下进行的.所以我在前面说过在那个体制下,只有更左,没有最左.
而毛泽东则在8月4日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谈到工作组时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是镇压,这是恐怖,这个恐怖来自中央”,“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请见:《乱云飞渡》,姜华宣,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
这些争执,有多少是出于个人恩怨,有多少是出于权力之争,有多少是出于理念分歧,本文就不去探讨了。
关于往学校派工作组的风波,在小说《革命四十年》第三卷中有详尽描述。这是我国文学作品中对这场工作组事件的首次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