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揭穿泰瑞莎修女的真面目

注:泰瑞莎修女因为那个奥修批评的在印度的慈善工作而得诺贝尔奖。在1980年底,泰瑞莎修女写信给奥修。
  政客和教士在深处总是共谋的,他们将人们分割了。政客统治外在世界而教士统治内在世界:政客是外部的而教士是内部的。他们在深处共谋反对人性--他们也许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我不怀疑他们的好意;他们也许完全是无意识的。
  就在几天前我接到了一封泰瑞莎修女写给我的信。我无意说任何反对她的真诚的事情;不论她在信中写什么都是真诚的,但是是无意识的。她不知道她在写什么;那是机械性的、像机械人一样的。她说:「我刚收到你的演讲的剪贴。我很难过你会说那些话。你提及:诺贝尔奖。对于你加在我名字之上的形容词,我以伟大的爱宽恕你。」
  她为我感到难过........我则很享受这封信!她甚至不了解那些我曾经用在她身上的形容词。但是她就是不了解,否则她将会对她自己感到难过。
  那些我用过的形容词--她在信上也附上了那份剪贴─我第一个用的是「骗子」,然后是「江湖术士」和「伪善者」........。
  现在我批评她并且说诺贝尔奖不应该颁给她,而她觉得被冒犯了。她在信上说:「你提及:诺贝尔奖。」
  诺贝尔这个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罪犯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用他的武器开打的;他是最大的武器制造者........。
  泰瑞莎修女无法拒绝诺贝尔奖。同样的想被敬仰的欲望、同样的想被世界接受的欲望--诺贝尔奖给你最大的尊崇。她接受了这个奖........。
  那就是我为什么称呼像泰瑞莎修女这样的人「骗子」。他们不是故意要欺骗,但是那不重要;结果是非常清楚的。他们的目的是在社会当中像润滑油一样地作用,以使得社会的轮子、剥削和压榨的轮子可以顺畅地移动。这些人是润滑油!他们欺骗别人并且欺骗他们自己。
  然后我叫他们「江湖术士」因为一个真正的宗教之人,一个像耶稣的人........你能想象耶稣拿诺贝尔奖吗?不可能!你能想象苏格拉底拿诺贝尔奖或是阿喜拉吉曼索拿诺贝尔奖吗?如果耶稣和苏格拉底无法拿诺贝尔奖--而这些是真正的宗教之人、觉醒之人--那么泰瑞莎修女是什么呢?........
  真正的宗教之人是叛逆的;社会谴责他们。耶稣被贬为罪人而泰瑞莎修女褒为圣人。其中有某些东西值得深思:如果泰瑞莎修女是对的那么耶稣是个罪人,而如果耶稣是对的,那么泰瑞莎修女就只是个江湖术士而已。江湖术士总是被社会赞扬,因为他们是有帮助的--对社会、对现状有帮助的。
  不论我用了什么形容词我都是出于了解的使用。我从来不会不经考虑而用一个字。而我用了「伪善者」这个字。这些人是伪善者,因为他们的基本生活型态是分裂的:表面上是一套,内在又是另一套。
  她写道:「新教徒家庭被拒绝收养孩子不是因为他们是新教徒,而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小孩可以给他们。」
  现在,诺贝尔奖因为她帮助了几千名孤儿而颁给了她,而有几千名的孤儿在她主持的机构中。突然间她把孤儿都用完了吗?而在印度你可能把孤儿用完吗?印度继续制造你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孤儿,事实上比你要的还多!
  而这个被拒绝的新教徒家庭不是被马上拒绝。如果没有孤儿,如果所有的孤儿都被安置了,那么泰瑞莎修女要怎么处理她的七百个修女?他们要做什么?七百个修女........那么她们要跟着谁?一个孤儿也没有--真奇怪!--而在加尔各达也是那样!你可以在路上任何地方找到孤儿--你可以在垃圾箱找到小孩。他们可以到外面找一下,然后他们将会发现很多小孩。你可以走出小区然后找到孤儿。他们会自己来,你不必去找他们!
  突然间他们把孤儿用完了........如果这个家庭被马上拒绝那会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但是这个家庭不是马上被拒绝的;他们被告知:「是的,你们可以得到孤儿。填这张表格。」然后表格填完了。直到他们必须说明他们宗教信仰的那一格,直到那一刻之前,还有孤儿,但是当他们填了表格并且写上:「我们属于新教徒。」突然间他们的孤儿用完了!
  而这个理由本身不告诉这个新教徒家庭。现在,这就是伪善!这是欺骗!这是丑陋的!对这个家庭讲的理由是因为这些小孩........因为这些小孩「真的在」那里,所以她怎么可以说:「我们没有孤儿」呢?他们总是在被展示!
  她也邀请了我:「你随时可以来,而且我们欢迎你来我们的地方看我们的孤儿和我们的工作。」他们持续地在展示!
  事实上,这些新教徒已经选过了孤儿、已经选过了他们想要收养的孩子,所以她不能对这些人说:「因为没有更多的孤儿。很抱歉。」
  她对他们说:「这些孤儿是罗马天主教会扶养的,而且因为会造成分裂这将会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有坏处。把他们给你们会对他们造成打扰,并且这对他们是不好的。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将小孩给你们,因为你们是新教徒。」
  那才是她给他们的理由。而他们不是傻瓜。丈夫是欧洲的大学教授--他很震惊,他的妻子很震惊。他们大老远地跑来收养孩子,而因为他们是新教徒所以他们被拒绝了。如果他们写「天主教」,那么孩子马上会给他们了。
  有一件事必须被了解:这些小孩基本上是印度的。如果泰瑞莎修女那么关心他们心理上的幸福,那么他们应该被印度宗教的家庭收养,但是他们被天主教会养大。然后把他们交给新教徒,他们和天主教徒一点不同都没有........天主教徒和新教徒有什么不同?就是一些愚蠢的东西而已!........。
  就在几天前印度宗教自由议会有一项议案。议案的目的是没有人被准许将任何人转换宗教信仰:除非他是出自他的自由意愿,否则转换信仰是不允许的。然后泰瑞莎修女第一个反对它。在她一生当中他没有反对过任何事情;这是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她反对它。她写了一封信给首相,在她和首相之间有激烈的争论:「这个议案不应该通过,因为它反对了我们的整个工作。我们决心要拯救人们,而人们只有在变成罗马天主教徒后才能被拯救。」他们在这个国家制造了许多骚动--而政客总是考虑到选票,他们无法失去天主教徒的选票--所以这个议案被放弃了,就这样放弃了........。
  如果泰瑞莎修女真诚地相信转换一个人的宗教信仰会扰乱他的心理结构,那么她应该反对转换信仰,除非一个人自己选择。
  例如,你们来我这里,我没有到你那里。我甚至不走出门外........。
  我没有到任何人那里去,是你们来我这里的。而我也不将你转变到任何宗教。在这里我不创造任何意识形态,我不会给你们任何教理、任何教条。我只是在帮助你变得寂静。现在,寂静不是基督教或印度教也不是回教的;寂静就是寂静。我在教你爱。现在,爱既不是基督教或印度教也不是回教的。我在教你觉知。现在,觉知就是觉知;它不属于任何人。而我称这个为真实的宗教性。
  对我来说泰瑞莎修女和类似她的人是伪善者:在美丽的外表之下说着一件事但是做着另一件事。它全是政治的游戏--玩弄数字的政治。
  而她说:「对于你加在我名字之上的形容词,我以伟大的爱宽恕你。」首先,爱不需要宽恕,因为一开始爱不是生气的。要宽恕某人首先你必须生气;那是一个先决条件。
  我一点也不会宽恕泰瑞莎修女,因为我一点也不生气。为什么我应该宽恕她?她一定生过气。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你开始静心冥想这些事情。据说佛陀从来不宽恕任何人,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他从来不生气。你怎么能没有生气而宽恕?这是不可能的。她一定生过气。这就是我称为无意识的东西:她没有觉知到她正在写的东西........她没有觉知到我将会对她的信做什么!
  她说:「我以伟大的爱宽恕你」--就好像有渺小的爱和伟大的爱一样,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爱就是爱;它无法变得伟大,它无法变得渺小。你认为爱是一种量化的东西吗?一公斤的爱、两公斤的爱。几公斤的爱才算伟大?或者需要好几吨?
  爱不是数量,它是一个质量。而质量是无法测量的:它既不小也不大。不论何时当某人跟你说:「我爱你非常多」,要小心!爱就是爱;无法比那更多、无法比那更少。没有比较多或比较少的问题。
  而我犯了什么罪让她去宽恕呢?只是老式天主教的愚蠢想法--他们一直在宽恕!我没有承认任何罪行,所以为什么她要宽恕我?
  我坚持所有的形容词,而我会加进更多:她是愚蠢的、平凡的、白痴的!如果有任何人需要被宽恕那就是她,不是我,因为她犯下了一个大罪。她在这封信说:「我正在用收养来和堕胎战斗!」堕胎不是一个罪恶;在这个人口过剩的世界堕胎是一项美德。而如果堕胎是罪恶那么教宗和泰瑞莎修女和他们的同伴要为此负责,因为他们反对避孕,他们反对生育控制的方法,他们反对避孕药。这些人是所有堕胎的原因;他们必须为此负责。对我来说他们是最大的罪犯!
  在这个人口过剩而人们在挨饿的世界中去反对避孕药就是不可宽恕的!避孕药是现代科学对人类最有意义的贡献─它可以使地球变成天堂........。
  我想要摧毁贫穷,我不想要服务穷人。够了就是够了!一万年来傻瓜一直在服务穷人;它没有改变过任何事情。但是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科技去完全地摧毁贫穷。
  所以如果有任何人必须被宽恕那就是这些人。是教宗、泰瑞莎修女之类的人他们必须被宽恕。他们是罪犯,但是他们的罪你需要很大的聪明才能了解它。
  而且看这种自我的「比你更神圣」的态度。她说:「我宽恕你。」、「我为你感到难过。」然后她说:「愿上帝的祝福与你同在,并且以祂的爱来充满你的心。」这些都只是鬼扯!
  我不相信任何一个拟人化的上帝,所以没有一个像人一样的上帝可以保佑我或其它人。上帝只是一种体验,上帝不是某个要去遇到的人。它是你的纯粹意识。而为什么上帝要保佑我?我可以保佑所有的上帝!为什么我要向任何人求保佑?我是幸福的--没有这个需要!而我不相信有任何上帝。我找了所有的墙角和街角而他并不存在!上帝的存在只存在于无知者的头脑当中。记住,我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也不是一个有神论者。
  上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在」,当你达到你的静心的顶点时这个「在」会被感觉到。突然间你会感觉到一种神圣充满了整个存在。没有上帝,但是有神圣。
  我喜爱韦尔斯对乔达摩佛陀的描述。他说乔达摩佛陀是最不信神,但是却也是最尊敬神的人。你也可以这样说我:我是你能发现的最不信神的人,但是我了解神圣。
  神圣像一种香气,一种很大的喜悦的经验、一种全然自由的经验。你无法向神圣祈祷,你无法做出神圣的形像,你不能说:「愿上帝的祝福与你同在」--而那也是有条件的:「愿上帝的祝福在1981年当中与你同在。」这么吝啬啊!那1982年呢?多伟大的勇气啊!多伟大的分享啊!如此大方啊!
  「........并且以祂的爱来充满你的心。」我的心充满着爱!在那里没有空间可以让别人的爱进入。而为什么我的心要被别人的爱填充呢?一个借来的爱一点都不是爱。心有它自己的香味。
  但是这种无意义的东西被认为是非常有宗教性的。她正在用她的欲望写这封信,我会看出她有多少宗教性,我所看到的是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愚蠢的人,只是一个像你们在任何地方的平凡人之中可以找到的同样的人。
  我一直在称呼她泰瑞莎修女,但是我认为我应该停止叫她泰瑞莎修女了,因为虽然我不是非常有绅士风度,但是我必须妥当地响应她。她叫我亲爱的罗杰尼希先生,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叫她亲爱的泰瑞莎女士─只是为了成为有绅士风度的、有礼貌的!
  自我可以从后门走进来。别试着想把它丢出去!Zen: Zest, Zip, Zap And Zing Chapter 13

  我从加尔各答收到了一张剪报。记者说他带着一张关于我说泰瑞莎修女是像白痴一般的的剪报到泰瑞莎修女那里去。她变得如此得疯狂以致于她撕碎了这张剪报而将它丢掉。而她是如此的生气以致于她甚至不愿意做出任何评论。但是她「已经」做出了评论,那就是撕碎那张剪报。
  而这个记者说:「我很困惑。我问她:『这张剪报是我的。我只是拿来给你看一下以了解你的评论是什么?』」
  而这些人们认为他们自己是有宗教性的人。事实上,撕破剪报就是证明了我说的是对的:她是像白痴一般的。我接过许多「恭维」--加上引号的恭维--从世界各地来的,如果我开始撕它们,那会让我有足够的运动量--而我很讨厌运动!
(翻译者巴西铁树)
此等无聊卑劣文字也转,轻点说是脑袋进水了吧?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此等无聊卑劣文字也转,轻点说是脑袋进水了吧?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9-7 23:37
+10987665432134999。
连德兰修女都能被他攻击成这样的人,是一个什么的人呢……
边走边看
本帖最后由 李苗 于 2012-9-7 23:56 编辑
+10987665432134999。
连德兰修女都能被他攻击成这样的人,是一个什么的人呢……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9-7 23:43
耶稣一样的人——耶稣就是一个你们所说的脑子进水的人。
你以为当佛陀在世的时候人们当他是一个神吗?那么,你错了。你以为耶稣在世的时候被人们当作神崇拜吗?那么,你错了。当然,他被几个门徒接受为神,但是社会的大部分人谴责他。他们谴责佛陀,他们谴责耶稣。
耶稣一样的人——耶稣就是一个你们所说的脑子进水的人。
李苗 发表于 2012-9-7 23:48
偷换概念也得高明一点吧?
你说他是耶酥他就是“一样的人了”?
有多少伪基督敌基督号称自己就是救世主呢?
边走边看
偷换概念也得高明一点吧?
你说他是耶酥他就是“一样的人了”?
有多少伪基督敌基督号称自己就是救世主呢?
李小苗 发表于 2012-9-7 23:55
号称自己是救世主或者就是猪(杨林的话)是个人的言论自由,白痴也可以这样说,可是别人信不信就由不得他了。
主贴的作者好像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救世主或者就是猪。
奥修把特瑞莎与耶稣相比较,然后说她虚伪,欺骗,这是多高的待遇啊。你想象一下拿奥修的任何一个门途与奥修相比较……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耶稣不会接受诺贝尔奖,是因为诺贝尔奖本来就低于耶稣,特瑞莎接受了,她也的确比耶稣差。没有问题嘛,就算她拿一百个诺贝尔,本来也不会有人把她与耶稣并列,包括她自己。
      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就不说了。基督徒行善,的确是要把荣耀归于神的,抚养孤儿不仅仅是做好事,重要的是荣耀神。这是好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区别,这个从表面看起来很狭隘,其实不难理解,一个真的信仰上帝的人,把你带给上帝是重要的,彻底的,拯救一份具体的苦难是次要的,暂时的。奥修自己也是如此,所以他说贫穷没有灵性,就是因为扶贫是暂时的,心灵的修行是恒久的,根本的。
     特瑞莎被激怒的确不应该,这些话里有很深的尊敬,尽管词汇很难听,很严重。圣经本身也是用词严重的,譬如:人若休妻,谁娶了被休的妻子,就算犯了奸淫。……人若脑子动过一次邪念,也算犯了奸淫。你看,奸淫这么严重的罪,这么难听的词,几乎人人头上都被罩上了。明显这里的用词和世俗用词不一样,这是神在定义某种绝对的纯粹性。奥修通篇文章,也是在讲这种绝对的纯粹性,而一般人对特瑞莎,仰慕她,尊敬她,用的只是世俗的标准,比较一下,你说究竟是谁更赏识她呢?
       奥修批评基督教,常常以其狭隘性作为理由,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特瑞莎是奥修的门徒……他是否对门徒使用过这么高的标准呢?特瑞莎比不过耶稣,她能比得过奥修的门徒吗?她比他们每一位都差劲吗?为什么奥修不这样对门徒说话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奥修在美国遭遇迫害的过程中,无数美国人对他表达了善意,尊敬。从奥修的自述中,他对这些尊敬是相当接纳和享受的。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诺贝尔奖“,奥修自己也接纳过诺贝尔奖了,一种看不见的,隐形的诺奖。就是从比你低的人那里获得尊敬,而不去推敲这种尊敬在灵性上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与世俗表达友好,不仅仅与某个人,而是与一人群达成温暖的共识和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传达关于灵性的知识。特瑞莎接受诺贝尔,也仅是如此而已。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奥修太光芒万丈了,耶稣活着的时候比这个暗淡多了。说实话,以这种标准来看,除了奥修,我真不知道还有哪个先知在生前得到这么庞大的群众肯定。耶稣可真没得过隐形诺贝尔,他哪有奥修那么风光,差老远了。而且所有的先知中,奥修对与自己同列的人物投入的精力最多,攻击性最强,就算尊敬,有时也是用攻击来表达的,有时门徒的尊敬也弄成进攻的优势,比如在美国的那段时间。一般先知只对普罗大众感兴趣,对同列只是保持沉默,或者三两语带过。
     比较,进攻,挑衅,嘲弄,但是同时非常精进,纯粹……都说修行者可以摆脱星座模式,我怎么觉得奥修还是个活脱脱的射手呢。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hh呵呵,看不懂。
以下全是转帖~[/b]----------------------------------------------------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称做德兰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目前德蕾莎修女的名称也变为真福德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但是也有如下信息:
  
    * 德雷莎修女所服务的印度城市, 加尔各答 (Calcutta) 简直是人间地狱:
  其实不然. 加尔各答是现代化的大城市. 大部分报导德雷莎修女的文章都夸大了
  加尔各答穷苦的程度.
  
    * 德雷莎修女把她的一生奉献给加尔各答: 不然. 德雷莎修女大部分的时间
  都在梵谛冈, 或是访问其他的国家. 她很少在加尔各答.
  
    * 德雷莎修女的慈善组织帮助了无数的穷苦人: 不然. 尽管德雷莎修女收到
  大量的捐款, 这些钱很少用在穷人身上. Chartjee 写的书 (Mother Teresa:
  The Final Verdict) 详细的列出印度几十年来的重大灾害. 德雷莎修女的组织
  几乎完全没有过问. 德雷莎修女在接受访问时提到她所经营的孤儿院, 收容所…
  等等. 这些机构常常是修女信口开河编造出来的. 其实完全不存在.
  
    * 那那些捐款都到哪里去了? 没有人知道, 因为德雷莎修女的教会是全印度
  唯一不公开帐目的慈善机构. 许多钱毫无疑问, 很多是用在扩充教会上. 德雷莎
  修女的疗养院没有救护车, 她的修女却有专车参加祷告会. 许多捐款给德雷莎修
  女的人以为他们捐的钱是用来购买医疗设备, 整建医院, 或是雇用医生, 其实不
  然. 尽管是在修女名声最高涨的时候, 她的疗养院仍然在使用最不专业的设备.
  
    * 德雷莎修女是无私的人道主义者: 正好相反. 她是偏执而且残酷的基本教
  义派. 德雷莎修女对于“痛苦”有一种不健康的崇拜, 她认为受苦是让人接近最
  直接上帝的途径. 因此, 她所经营的“疗养院”不是用来治疗穷苦的人, 而是让
  他们痛苦的死亡的场所. 德雷莎修女的疗养院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 所有
  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受过医疗训练的修女, 她们使用没有消毒的针筒, 不使用任
  何止痛药, 也不打算治好任何人. 因为修女禁止使用止痛药, 许多病人都是在最
  痛苦的情况下死亡. 德雷莎修女唯一在乎的事, 是传教. 她常常在违反病人的意
  愿之下帮回教徒施洗. Chatterjee 医生的书详细的描述了尽管在生死攸关的场合,
  德雷莎修女也不愿让病人住她的疗养院.
  
    * 德雷莎修女拥有无上的智慧: 德雷莎修女活在想像的世界里, 与现实脱节.
  她强力反对堕胎, 反对节育, 顽固的程度只能用用愚蠢一词形容.
  
    * 德雷莎修女施展神迹, 因而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 所谓的神迹后来都被证
  实是伪造的.
  
    Link: Aroup Chatterjee 医生的网站
  http://website.lineone.net/~bajuu/index1.htm
  
  请不要错过: 给德雷莎修女
  的公开信http://website.lineone.net/~bajuu/chatlet.htm?11,23
  
    电视影集 Bullshi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3tUuA7WBRE
  
    以下是德雷莎修女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
  
    * 德雷莎修女跟一个临死的癌症患者说: 你受的痛苦就像是耶稣基督受难时
  忍受的痛苦. 这么说来, 你的痛苦, 其实是耶稣在亲你. 癌症患者回答说: 我求
  求你告诉祂, 请它不要再亲我了.
  
    * 德雷莎修女荣获诺贝尔奖. 不过没有人敢问, 她对和平有什么贡献? 她自
  己很明显对于“和平”有一种奇怪的看法, 因为她领奖致词居然说: “和平最大
  的敌人是堕胎”. 你能想像吗? 如此愚蠢的发言居然没有人抗议.
  
    * 德雷莎修女年老, 病魔缠身时, 她居然认为这是受到魔鬼的附身, 请求梵
  谛冈的法师给她驱魔.
  
    * 德雷莎修女得到诺贝尔奖后, 有一些记者到印度的加尔各答去采访当地的
  贫民, 希望能听到一些有关修女的小故事. 其中有一个流浪汉是这么回答的: 喔.
  德雷莎修女得了诺贝尔奖喔? 那可真是我们加尔各答的荣幸. 我听说她在世界上
  别的国家做了不少好事. 希望她也能在加尔各答照顾一下我们这些穷人.
  
    NOTES: Penn Jillette 跟 Christopher Hitchens 都是政治色彩明显的人,
  不过不要因此就认为这些反德雷莎修女的言论是左派, 或是右派的阴谋.
  Chatterjee 医生是印度加尔各答长大的印度人, 没有政治色彩. Video 最后一
  段是访问德雷莎修女组织中的修女, 她讲的话也是有很高的可性度.
  
  附:
  
  评论
  
    奇迹和宣福
  
    德蕾莎修女过世之后,被尊敬她的印度人神化,由于天主教进行宣福仪式前,
  必须要有奇迹的见证记录,德蕾莎修女的奇迹见证纪录来自于一位印度妇女,
  Monica Besra,她声称自己是德蕾莎修女神迹的见证人,她将德蕾莎修女的照片,
  放在腹部,癌症肿瘤就消失,但她的丈夫却对媒体说,这事实上是她接受医院手
  术治疗的结果,他们之所以如此做是受到天主教教会要替德蕾莎修女进行宣福的
  压力,根据时代杂志的报导,治疗她的医生也受到天主教教会的压力,必须对外
  声称这是一个奇迹,此罗生门最后没有定案,Monica Besra的丈夫后来也改变说
  词,将癌症肿瘤的治愈称为德蕾莎修女的奇迹。目前天主教教会在等待第二个奇
  迹以将德蕾莎修女进行到册封为圣徒的程序中。
  
    给垂死者以天主教洗礼
  
    收容所里的垂死者多数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但德蕾莎修女总是敦促工作者
  们给他们施以天主教洗礼。这个做法引发很多争议。
  
    慈善行为的动机
  
    克里斯多弗·息金斯(Christopher Hitchens)认为,德蕾莎修女的组织的
  目的是以信仰的方式倡导受苦,而不是帮助有需求的人。在1981年的一次新闻发
  布会上,有记者问:“您是否在教导穷人应该忍受苦难?”德蕾莎修女回答道:
  “我认为,穷人接受自己的命运、与受难的基督分享痛苦是非常美好的。我认为,
  穷人受苦会对这个世界更有帮助。”
  
    查特基(Chatterjee)说,德蕾莎修女以“穷人的帮助者”的形像出现,误
  导了公众。在她最大的收容所里,也仅有二、三百人。加尔各答的另一清教慈善
  组织,上帝的集会,每日发放18,000份免费餐,远远多于德蕾莎修女全部收容
  所发放数量的总和。
  
    查特基说,德蕾莎修女的许多机构只传教而不做任何慈善活动。如,在巴布
  亚新几内亚,八所设施未收容任何人,全部经费都用于传教。
  
    医疗护理的质量
  
    1991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编辑罗宾·福克斯博士访问了加尔
  各答的“垂死者的家”发现,许多服务的修女和志愿者没有任何医学知识,但却
  要常常做医疗决定。他们也不区分“可医治”与“不可医治”的病人,而前者可
  能处于由于感染而死去的危险中。另外,他们严重缺乏麻醉剂,使病人不得不忍
  受剧痛。他们用过的针头只在温水中洗一下。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德蕾莎修女自己有医疗需要时,她会去美国、欧洲、印
  度的有名望的医院获得医治。
  
    捐款的去向
  
    德蕾莎修女的前雇员们、及前修女苏珊·希尔兹(Susan Shields)称,德
  蕾莎修女不允许她们买医疗器械,而是将捐款转入梵蒂冈银行作为一般用途,即
  使捐赠者特别注明将捐款用于慈善行为。
  
    除了法律要求的有关部门,德蕾莎修女从不向公众提供她的组织的财政状况。
以下也均是网络搜索产物------------------------------------------------------------------------------------------------------------------------------------------------批评在生命即将走至尾声时,老迈的德肋撒修女招来了一些西方媒体的批判与否定。身为记者的克里斯多弗·

息金斯(Christopher Hitchens)同时也是一名反宗教无神主义分子,他是针对德肋撒修女的最强烈反对者。在同为德肋撒修女反对者的查特基的鼓励与推动下,息金斯被英国第四频道委任,担任一部抨击德肋撒修女的纪录片《地狱天使》(Hell's Angel) 的共同编剧与制作人,但查特基对该片流露出的“哗众取宠的(拍摄)手法”十分不满[44]。随后,息金斯在其1995年出版的《传教立场》(The Missionary Position)更加猛烈地批判当时85岁的德肋撒修女。[45]而下列多项针对德肋撒修女的质疑与否定均来自于息金斯与查特基二人。


对慈善行为动机的质疑
息金斯宣称德肋撒修女的组织的目的是以信仰的方式倡导受苦,而不是帮助有需求的人。在1981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您是否在教导穷人应该忍受苦难?”德肋撒修女回答道:“我认为,穷人接受自己的命运、与受难的基督分享痛苦是非常美好的。我认为,穷人受苦会对这个世界更有帮助,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救治伤员和病人[来源请求]。[46]”

对德肋撒修女的彻底否定
息金斯于1995年出版的《传教立场:理论与实践中的德肋撒院长》(The Missionary Position: Mother Teresa in Theory and Practice)[47] 一书中向读者宣称:“你所知道的德肋撒修女,不是部份是假的,而是全部都是假的。”在此书中,他针对德肋撒修女进行了以下多项批判与彻底否定:(这些批判只能代表这位英国作家私人观点与好恶)


息金斯认为,德肋撒修女所服务的印度城市加尔各答(Calcutta)是现代化的大城市,大部分报导德肋撒修女的文章都夸大了加尔各答穷苦的程度,将其形容为人间地狱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与此观点截然相反的是,加尔各答虽然在历史上曾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但在20世纪初时业已衰落,并且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深陷于“惊人的贫困”中[48]。在1943年孟加拉饥荒期间数量惊人的加尔各答人被夺取生命[49],德肋撒修女时年33岁,已在加尔各答待了十余年;印度分治带来的严重暴乱和流离失所,以及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严重的能源短缺、罢工潮和共产暴力那萨尔党派对该市基础设施的摧毁所导致的严重经济停滞使人民进一步陷入困苦中,而1971年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战争导致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加尔各答:所有这一切直到1990年代中期才有所缓和[50]。


“德肋撒修女把她的一生奉献给加尔各答”,这句话在息金斯看来只不过是谎言,他认为德肋撒修女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在梵蒂冈或是花在访问其他的国家上,而很少在加尔各答。

息金斯认为德肋撒修女的慈善组织根本没帮助无数的穷苦人,那些大量的捐款很少用在穷人身上。而查特基撰写的批判书籍《德肋撒修女:最后的审判》(Mother Teresa: The Final Verdict)中详细列出印度几十年来的重大灾害,并断言仁爱之家几乎完全没有进行过救助。德肋撒修女在接受访问时提到她所经营的孤儿院与收容所,查特基认为这些机构常常是修女信口开河编造出来的,其实完全不存在。[来源请求]

依照息金斯的观点,德肋撒修女的仁爱之家是全印度唯一不公开帐目的慈善机构,因而没人知道捐款被用在什么地方,而许多捐款被用在扩充教会上。他在书中声称,德肋撒修女的疗养院没有救护车,她的修女却有专车参加祷告会,那些捐款并未用来购买医疗设备、整建医院或是雇用医生,仁爱之家的疗养院所使用的医疗设备是最不专业的。

息金斯认为德肋撒修女并不是无私的人道主义者,而将她视为偏执而且残酷的基要派[来源请求]。他认为德肋撒修女对于“痛苦”有一种不健康的崇拜,将受苦视作让人最接近上帝的途径。他认为德肋撒修女创办的仁爱之家不是用来治疗穷苦的人,而是让他们痛苦的死亡的场所,因为“那些疗养院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没有受过医疗训练的修女,她们使用没有消毒的针筒,不使用任何止痛药,也不打算治好任何人”。他在书中声称,因为修女禁止使用止痛药,许多病人都是在最痛苦的情况下死亡[来源请求]。德肋撒修女唯一在乎的事是传教[来源请求],而查特基则在他自己的书中明言,德肋撒修女即使在生死攸关的场合也不愿让病人住她的疗养院。查特基认为,德肋撒修女的“穷人的帮助者”的形象是对公众的误导,他判断在德肋撒修女所办的最大的收容所里也仅有三、四百人,而根据他的统计,加尔各答的另一清教慈善组织神召会每日发放13000份免费餐,远远多于德肋撒修女全部收容所发放数量的总和。[51]
而CNN的数据却显示,德肋撒修女的仁爱之家单单在加尔各答,每年便为500,000户家庭提供食物,对90,000名麻风病患者进行医学治疗,同时还为20,000名学龄孩童提供系统教育。[52]

对捐款去向的质疑
息金斯的书中提到,仁爱之家的一些前雇员及一位名为苏珊·希尔兹(Susan Shields)的修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德肋撒修女不允许她们买医疗器械,而是将捐款转入梵蒂冈银行作为一般用途,即使捐赠者特别注明将捐款用于慈善活动。[53]除了法律规定的政府有关部门外,德肋撒修女从不向公众提供其慈善组织的财务状况。[51]

有关奇迹与宣福的争议
德肋撒修女过世之后,尊敬她的印度人民要求将她列入圣人的行列。天主教教会进行宣福仪式前,必须要有奇迹的见证记录,德肋撒修女的奇迹见证纪录来自于一位印度妇女Monica Besra,她声称自己是德肋撒修女施行奇迹的见证人。她曾将德肋撒修女的照片放在腹部,癌肿瘤奇迹般地消失了。她的丈夫曾一度对媒体声称这是妻子接受医院手术治疗的结果,而他们受到来自天主教教会要替德肋撒修女进行宣福的压力而谎报奇迹,《时代》杂志报导称,治疗该名女子的医生同受到天主教教会的压力必须对外声称此为奇迹。但Monica Besra的丈夫后来改变了态度,将癌肿瘤的治愈确称为德肋撒修女的奇迹。[54] 目前天主教教会在等待第二个奇迹以便进行到将德肋撒修女册封为圣徒的程序中。
我在胡说点~
拿特瑞莎与耶稣比较本身就是不恰当滴~

特瑞莎是一个很好滴中层~但这个中层永远不是当高层滴料~
本帖最后由 李小苗 于 2012-9-8 10:57 编辑

维基百科
德蕾莎修女的本名是艾格尼丝·刚察·博亚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是一个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斯科普里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的阿尔巴尼亚人。出生地点位于斯科普里老城石桥附近。她的父亲尼古拉(Nikolla Bojaxhiu)是一名成功的地方杂货承包商,母亲名为Dranafila Bojaxhiu,她是末女,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后来也成为修女)。家中说阿尔巴尼亚语,是天主教家庭,她所居住的城市的居民多为穆斯林东正教信徒,仅有少数天主教徒。
德蕾莎修女出生的那一年即1910年,时逢阿尔巴尼亚人群起叛乱。两年后即1912年巴尔干战争爆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

位于斯科普里德肋撒院长纪念馆


德蕾莎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8岁(1918年)时父亲去世,母亲肩负起整个家庭的担子和照顾三个小孩的责任。[3] 10岁(1920年)时她到克罗地亚读书。她曾说,在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她就感觉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女会Sisters of Loreto),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学期后,德蕾莎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在圣玛利亚罗雷托修女会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德蕾莎正式成为修女,1937年5月更决定成为终身职的修女,并依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修女圣德蕾莎(Saint T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为德蕾莎。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圣玛利亚罗雷托修女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内一片安宁,但校外却满街都是无助的痳疯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岭的修院休息了一年,并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返回加尔各答后,她向当地的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但一直得不到许可。

著制服的博济会修女,制服类似印度妇女传统服装沙丽


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大多数都是怕被穆斯林迫害的印度教徒,传染病如霍乱麻疯病没有受到控制,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于是加尔各答的街头暨学校的高墙外越来越像是地狱。这折磨著德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断向总主教以及梵蒂冈请求下,1948年教宗庇护十二世终于给德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分行善的许可。并拨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德蕾莎修女马上去接受医疗训练,并寻找帮手,1950年10月,德蕾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称博济会),并将教会的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的沙丽,以白布镶上朴素的蓝边,成为博济会修女的制服。
[编辑] 小故事有一天,德兰修女要到巴丹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肋撒修女蹲下来仔细一看:破布裹着脚,爬满了蚂蚁,头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蛆虫。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她为老妇人赶走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德肋撒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去巴丹的行动,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德肋撒修女的再三恳求下,便治理老妇人,然后对德肋撒修女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再需找个地方静养。”德肋撒修女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市公所上保健课,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场所。市公所保健课的课长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德肋撒修女的请求后,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卡里寺院,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他们一开始受到印度教区婆罗门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德肋撒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肋撒修女不畏反对,依然在街头抢救许多临危的病患到收容所来替他们清洗,给他们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侣,此举感动了许多的印度人,于是反对声浪就渐渐平息了。
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们就将三十多个最贫困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的那天傍晚即断了气,临死前,他拉着德肋撒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谢谢了。”
光靠德肋撒修女及修女们的工作,要救助全加尔各答垂死者是不可能的,但德肋撒修女她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她认为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生病或饥饿,真正的不幸是当人们生病或贫困时没有人伸出援手,即使死去,临终前也应有个归宿,这就是德肋撒向垂死者传播了主的爱!
这所名副其实的贫病、垂死者收容院终于在1952年8月正式成立,当时在入口处挂著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尼尔玛.刮德”, 就是孟加拉语中“清心之家”的意思。七年后,德肋撒修女的仁爱传教会分别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兰奇设立了两座这样的垂死者收容院。
1960年代,德肋撒修女的收容所在加尔各答成为知名的地方,在街头生病、需要帮助的患者都知道这个能够让他们安息的地方,收容所开始急速成长,因人手不足,开始招募世界各地的义工,透过义工的口耳相传,也打开了世界的知名度。
[编辑] 国际慈善1982年,在贝鲁特难民营遭围攻的紧要关头,德肋撒修女斡旋以色列军巴勒斯坦游击队之间实现暂时停火,并因此得以从一座处于交战前线的医院中成功救出37名孩童[4]。在国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她穿越交战区域前往被损毁的医院,疏散年轻病患[5]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东欧正处于逐渐开放的过程中,冷战的阴云开始有了消褪的迹象,德肋撒修女为将慈善事业扩展至那些以往对仁爱传教会加以拒绝的共产国家,开始着手几十个计划。虽然她对于堕胎及离婚案的坚定立场招致批评,但她“偏向虎山行”:“别人说什么都没关系,你只管微笑着接受,然后(接着)做你自己的工作。”德肋撒修女在亚美尼亚大地震之后访问了当时的苏联加盟共和国亚美尼亚,并与时任苏联部长联席会议主席尼古拉·雷日科夫举行了会谈。
德肋撒修女四处出访,帮助和照料了埃塞俄比亚的饥民,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受害者以及亚美尼亚大地震的灾民[6][7][8]。1991年,她首次回到了故乡,并在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开办了一座仁爱之家兄弟会。截至1996年,她在超过一百个国家运转了517个项目[9]。多年来,德肋撒修女所创立的仁爱之家已从初期的十二所增加到数千所,这个专为“穷苦中的至苦者”服务的慈善机构如今已遍布全球[10]
[编辑] 健康恶化与过世1983年,德肋撒修女到罗马拜访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时,心脏病第一次发作。1989年心脏病第二次发作时,她接受了人工心脏的安装。1991年自墨西哥访问归来后,她得了肺炎,健康日趋恶化。于是她向博济会提出辞职,理由是她已无法像其他修女一样全天照顾病患,在该会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肋撒修女留在博济会领导她们。
1997年3月13日,她因健康再度恶化而决定退出博济会。4月,德肋撒修女跌倒并伤到锁骨;8月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未见好转;同年9月5日,87岁时逝世。德肋撒修女留下了博济会的4000个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项目。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
[编辑] 宣圣之道德肋撒修女去世后,加尔各答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向圣座封圣部申请德肋撒修女宣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2003年10月破例把德肋撒修女列入了真福名单,是“宣圣五步”的第四步。现时,教廷圣人部已经展开有关的搜集,为将德肋撒修女列入圣品作准备。
[编辑] 在印度的评价[编辑] 奖项早在三分之一个世纪前,德肋撒修女已赢得印度政府的褒扬,她于1962年被授予莲花士勋章,1969年被授予尼赫鲁奖,该奖旨在表扬促进国际了解的国内外人士。[11]。她于1972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印度政府最高奖印度国宝勋章。她的官方传记由一位印度公务员撰写,并于1992年出版。
[编辑] 百年纪念2010年8月28日,为纪念德肋撒修女的百年诞辰,印度政府特别发行了一枚面值为5卢比的纪念硬币,这也正好是她初到印度时携带的财产之总数。印度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论及德肋撒修女时说道,“身着蓝色卷边的白纱丽的德肋撒修女偕同仁爱之家的修女们成为了一个符号,这符号代表着许多人的希望——包括年迈者,穷苦者,失业者,病人,临终的人,和那些被他们的家庭所抛弃的人。[12]
[编辑] 批评然而,并非所有印度人对于德肋撒修女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在加尔各答出生长大、现居于伦敦的批评家查特基Aroup Chatterjee宣称“在加尔各答她(德肋撒修女)从来就不是一个重要的存在”。查特基责备德肋撒修女造成了外界对他的家乡的负面印象[13],并认为德肋撒修女时常反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做法在印度政界造成了隔阂与摩擦。
[编辑] 政党与团体的态度印度人民党在对待基督徒贱民的态度问题上曾与德肋撒修女发生冲突,但在修女去世后,该党赞扬了她的善举,并派遣代表出席了她的葬礼。
另一方面,世界印度教徒会议(印度教徒之民族主义组织)反对印度政府为德肋撒修女举行国葬,该组织秘书Giriraj Kishore认为“她的首要责任是为教会服务,其次才是社会公益”,并指控德肋撒修女赞同基督徒为临终者施行“秘密洗礼”[14][15]。但是,该组织的双周刊《前线》杂志的文章随后表示上述指控是“明显的谬误”,并表示他们“无意改变社会对她的观念,特别是在加尔各答”,文章在称赞德肋撒修女的自我牺牲、勇气与力量的同时,亦批评修女公开反对堕胎的行动,认为这种活动应该是非政治性的才对[16]
[编辑] 普世的评价[编辑] 最初获奖德肋撒修女因其对促进亚洲各国间相互包容与理解的突出贡献被授予麦格塞塞奖,此奖亦被称为亚洲的诺贝尔奖。该奖项的理事会表示德肋撒修女为那些居住在陌生国度中的悲苦穷人竭力服务,此举为众人指明了方向[17]
[编辑] 纪录片1969年,英国记者、作家、独立电影人兼讽刺评论家马尔科姆·蒙格瑞奇(Malcolm Muggeridge)拍摄了一部以德肋撒修女为主的纪录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头惊人的贫穷和无助,以及德肋撒修女决定终身侍奉最贫穷的人的精神,让许多人相当感动,也让德肋撒修女变成了世界名人。该记录片录制期间,一些片段感光不足,特别是拍摄临终者的居所的那些片段,被认为质量太差不可能用到影片中去。在摄制组从印度返回后,惊讶地发现那些昏暗的片段变得明亮起来,质量好到令人难以置信。蒙格瑞奇认为那是来自德肋撒修女的“天赐神光”[18]照亮了胶片。而摄制组的有些人则认为那是超敏柯达胶片造成的奇效[19]。不久后蒙格瑞奇改信了天主教。
[编辑] 宗教奖项也就是从这时起,普世天主教信众开始敬仰德肋撒修女,为褒奖她的扶困济贫工作、为和平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在她身上体现出的基督之慈爱,教宗保禄六世于1971年颁予她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平奖[20]。1976年,德肋撒修女更获颁旨在褒奖促进和平人士的和平于世奖(Pacem in Terris Award )[21]自她死后,德肋撒修女已快速迈向圣徒的行列,目前,她已是真福。
[编辑] 政府奖项[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resident_Reagan_presents_Mother_Teresa_with_the_Medal_of_Freedom_1985.jpg][/url][url=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resident_Reagan_presents_Mother_Teresa_with_the_Medal_of_Freedom_1985.jpg][/url]
德肋撒修女(中)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手中接受自由奖


多个国家政府与社会团体均授予德肋撒修女荣誉褒奖。1982年,因着她“在更广义的层面上对澳大利亚与人道主义的共同信念所作出的努力”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22]。英国与美国竞相为德肋撒修女颁奖,1983年她获得英国功绩勋章, 1996年9月16日德肋撒修女成为了美国荣誉公民。1994年,修女的故乡阿尔巴尼亚为她颁发国家金质荣誉奖章[23]
[编辑] 荣誉学位与学术奖项印度与西方的诸多大学均为德肋撒修女颁发荣誉学位[24]。其它的社会奖项包括1978年的巴尔扎恩奖(Balzan Prize)——此奖为全球学术界最高的荣誉奖项之一[25]、1975年的艾伯特·史怀哲奖(Albert Schweitzer)[26]
[编辑] 诺贝尔和平奖1979年,为表彰德肋撒修女为消除对和平造成威胁的贫穷及困苦所作的工作与成就,她被颁予诺贝尔和平奖。修女拒绝了随后将为诺贝尔奖获奖者举行的传统庆宴,并要求将十九万两千美元的奖金捐给印度的穷人[27],并指出这些由尘世得来的奖金必须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此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德肋撒修女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设问:“我们能为促进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她随后答道:“回到家里,爱你的家人。”她接着说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发现贫穷不仅仅存在于整体贫困的国家中,在西方国家,贫穷更加难以消除。当我从大街上搭救回来一个饥饿的人,我给他一碟米饭,一块面包,我便很满足了。(因为)我让人吃饱了。但是,那些被社会排除在外的人,他们不被人需要,没人爱他们,他们生活在恐惧中,他们被社会抛弃。这样(精神上)的贫困太难(消除)了。”同时她指出,堕胎是“世界和平最大的破坏者”。[28]
[编辑] 最受尊敬人物德肋撒修女一生中曾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Gallup's most admired man and woman poll)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在20世纪80-90年代间数次当选[29]。 1999年,德肋撒修女被美国人民投票选为二十世纪最受尊敬人物榜单之首(Gallup's List of Most Widely Admired 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排在她后面的是马丁路德金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30]在此次广泛囊括各年龄层(除婴孩外)的调查投票中,德肋撒修女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全美人民心目中的伟人。[31]
[编辑] 纪念与文化
德肋撒修女国际机场


在德肋撒修女去世后,民众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纪念她,多所博物馆以她的名字命名,多座教堂以她为主保圣人,她的名字亦被用来给各式各类的建筑物和道路命名,其中包括地拉那特蕾莎修女国际机场。2009年,在她的家乡马其顿共和国首都及最大城市斯科普里,德肋撒修女纪念楼正式对公众开放。早在1984年,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在科代卡纳尔(Kodaikanal)成立了一所名为德肋撒修女女子大学的公立大学[32]。印度本地治里政府于1999年成立了德肋撒修女健康学研究生与研究学会[33]。她的传记作家Navin Chawla在印度各类不同的报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以表达对她的怀念与敬仰。[34][35][36][37][38][39]

斯科普里的德肋撒修女铜像


2010年8月26日,为纪念德肋撒修女百年诞辰,印度铁路局将一列新火车命名为“修女特快”[40]。泰米尔纳德邦政府于同年12月4日在金奈举行了由该邦首长戈代加讷尔(Kodaikanal)主持的德肋撒修女百年诞辰纪念活动[41][42]
多部电影电视作品以德肋撒修女为主题:于1969年上映的纪录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 God》及其1972年出版书作;1997年由杰拉丁·卓别林主演的艺术电影奖获奖影片《德肋撒修女:因天主的贫者之名》;2003年拍摄的意大利小型电视连续剧《加尔各答的德肋撒》(此片于2007年二度上映并获得金美奖CAMIE Awards)[43]
[编辑] 批评在生命即将走至尾声时,老迈的德肋撒修女招来了一些西方媒体的批判与否定。身为记者的克里斯多弗·息金斯(Christopher Hitchens)同时也是一名反宗教无神主义分子,他是针对德肋撒修女的最强烈反对者。在同为德肋撒修女反对者的查特基的鼓励与推动下,息金斯被英国第四频道委任,担任一部抨击德肋撒修女的纪录片《地狱天使》(Hell's Angel) 的共同编剧与制作人,但查特基对该片流露出的“哗众取宠的(拍摄)手法”十分不满[44]。随后,息金斯在其1995年出版的《传教立场》(The Missionary Position)更加猛烈地批判当时85岁的德肋撒修女。[45]而下列多项针对德肋撒修女的质疑与否定均来自于息金斯与查特基二人。(苗按:详见楼上#12)
边走边看
俺没有能力介入德兰修女善行真伪的争论中,仅引用上述资料以作观点的平衡。
我倾向于相信众多对她的行为作出褒奖的机构,以及众多追随义工对她善行的见证。尤其是诺贝尔和平奖,一向值得信赖。
怀疑精神是好的,但怀疑到确认,应以全面的事实为依据。俺没有调查的精力和能力,无力验证对德兰修女的批评揭露成立与否,所以,退出。
边走边看
3# 李小苗

对于有些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好~
我想佩服一个人的同时,同样也可以质疑她的一些做法、一些言论~我可以佩服她的一部分,反对她的一部分~
即使特瑞莎被攻击了某些问题,我想不能一味否定攻击她的人,看看被攻击的是那些方面~也许很多是有道理的。。。。
好多苗~
15# 李小苗

我只是转帖~转一些不一样的声音,我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特别注明转帖,表明这并不代表我的想法,跟言论~
她有很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我以为人尽皆知~于是我没有转,转了些别的的声音~
我的表述能力差极了~永远无法很好滴表述脑袋里的想法~真让人丧气~

我引用李小苗转的两条,

[编辑] 政党与团体的态度印度人民党在对待基督徒贱民的态度问题上曾与德肋撒修女发生冲突,但在修女去世后,该党赞扬了她的善举,并派遣代表出席了她的葬礼。
另一方面,世界印度教徒会议(印度教徒之民族主义组织)反对印度政府为德肋撒修女举行国葬,该组织秘书Giriraj Kishore认为“她的首要责任是为教会服务,其次才是社会公益”,并指控德肋撒修女赞同基督徒为临终者施行“秘密洗礼”[14][15]。但是,该组织的双周刊《前线》杂志的文章随后表示上述指控是“明显的谬误”,并表示他们“无意改变社会对她的观念,特别是在加尔各答”,文章在称赞德肋撒修女的自我牺牲、勇气与力量的同时,亦批评修女公开反对堕胎的行动,认为这种活动应该是非政治性的才对[16]。

诺贝尔和平奖1979年,为表彰德肋撒修女为消除对和平造成威胁的贫穷及困苦所作的工作与成就,她被颁予诺贝尔和平奖。修女拒绝了随后将为诺贝尔奖获奖者举行的传统庆宴,并要求将十九万两千美元的奖金捐给印度的穷人[27],并指出这些由尘世得来的奖金必须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如此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德肋撒修女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设问:“我们能为促进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她随后答道:“回到家里,爱你的家人。”她接着说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发现贫穷不仅仅存在于整体贫困的国家中,在西方国家,贫穷更加难以消除。当我从大街上搭救回来一个饥饿的人,我给他一碟米饭,一块面包,我便很满足了。(因为)我让人吃饱了。但是,那些被社会排除在外的人,他们不被人需要,没人爱他们,他们生活在恐惧中,他们被社会抛弃。这样(精神上)的贫困太难(消除)了。”同时她指出,堕胎是“世界和平最大的破坏者”。[28]
20# 林夕依寒
20# 林夕依寒
边走边看
对泰瑞莎修女我是两个字:尊敬。
23# kemingqian
数字1对于数字2只能尊敬,否则就是愚蠢;
数字1对于数字3不能理解,所以只能谴责;
如果你是数字3,却不批评数字2,那简直是一种罪过了!
9# 水色

水色的评论总是这么精彩,赞一个。
奥修与基督教之间的论战最多,也最精彩,这样的论战只能发生在与基督教之间,与印度教也有论战,可是规模很小,跟伊斯兰教几乎没有论战,因为与他们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今基督教似乎越来越趋向于平静与宽容,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尽管他们最终还是毒杀了奥修,当然奥修之死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大宗教的融合和交流。
关于特蕾莎修女,很显然,她是为教会服务的,用教会募捐得到的金钱去收养印度教的和伊斯兰教的孤儿,收买他们的信仰,把他们转变成基督教徒,扩大基督教在全世界的信徒人数,增加政治资本,从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募捐,这是一个循环。
梵高也当过教士,他是真的为穷人服务的,把衣物住所全捐了,自己吃的穿的住的比当地最穷的人还要差,教会却认为他败坏了教会体面形象,把他扫地出门了——特蕾莎显然不是这样的人。梵蒂冈教皇的指令对她来说是第一位的。
最不能容忍的是,她反对堕胎和计划生育!人口越多,穷人就会越多,全世界的基督徒就可以越多,基督教的影响力就可以越大。他们为了增加自己的宗教影响力,不惜把全世界推入极度贫困的境地。
是神造人?还是人造神?这是个永远扯不清的问题,扯不清还扯,是不是人们说的瞎扯?
奥修把特瑞莎与耶稣相比较,然后说她虚伪,欺骗,这是多高的待遇啊。你想象一下拿奥修的任何一个门途与奥修相比较……简直是个不可能的事情。耶稣不会接受诺贝尔奖,是因为诺贝尔奖本来就低于耶稣,特瑞莎接受了,她 ...
水色 发表于 2012-9-8 01:44
嗯,水色说的有同情、有理解、有体温。
基督徒行善,的确是要把荣耀归于神的,抚养孤儿不仅仅是做好事,重要的是荣耀神。这是好人和基督徒之间的区别,这个从表面看起来很狭隘,其实不难理解,一个真的信仰上帝的人,把你带给上帝是重要的,彻底的,拯救一份具体的苦难是次要的,暂时的。奥修自己也是如此,所以他说贫穷没有灵性,就是因为扶贫是暂时的,心灵的修行是恒久的,根本的。
——我觉得洞彻啊。不知道对不对!
 
   * 德雷莎修女荣获诺贝尔奖. 不过没有人敢问, 她对和平有什么贡献? 她自
  己很明显对于“和平”有一种奇怪的看法, 因为她领奖致词居然说: “和平最大
  的敌人是堕胎”. 你能想像吗? 如此愚蠢的发言居然没有人抗议.


林夕依寒 发表于 2012-9-8 10:24
教会势力太大,一般人惹不起,而且多数是脑残的弱势群体,伤不起。
29# 李苗

苗苗,你这样滴引用有点小问题~那话是我转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