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931
- 帖子
- 15639
- 精华
- 2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0-10
访问个人博客
|
25楼
发表于 2008-3-26 01:14
| 只看该作者
5.为什么要“三气周瑜”
别误会,我写这一节文字,没有丝毫为周瑜翻案的念头。只要罗贯中写得精彩、生动,周瑜的英灵是否迟迟不得安生,不在本书的评论范围。何况,周瑜的英灵,早已永驻在苏轼用青铜般文字铸就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里了。
在苏轼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三气周瑜”的故事还没有诞生。也正因此,罗贯中的创作勇气让人敬佩,创作才华更是令人敬仰。
罗贯中的勇气在于:他为了塑造一位气量偏狭的人物,不找别人,偏偏找了一位历来被公认为胸襟博大的典型周瑜,难度可想而知。大作家所需的勇气,有时也是不亚于大探险家的,罗贯中此处的行为,充满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创作豪情。为了这份豪情,我愿意顶礼膜拜,焚烧三炷香。
罗贯中的非凡才华在于:在中国作家的创作习惯和表达传统上,原本缺乏刻画特殊心理人物的艺术冲动;我们的文学中,永远不缺那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唯独缺少具有独特负面性格的人物。在西方文学史上,人们会较容易找到一组吝啬鬼、嫉妒者的群像,而在传统中国的文学长廊里,几乎没有可与之媲美的人物。有之,则自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始。为了作家这份非凡念头,我愿意长揖及地,三跪不起。
罗贯中写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我以为非常成功,从小说的角度,叙事堪称完美,也经得起相对苛刻的质疑和推敲。
周瑜天纵奇才,雄姿英发。历史上的周瑜,面对曹操来袭,曾说过一句豪气干云的话:“操自送死。”他对当时人人畏惧的曹操,尚敢如此小觑,性格中养成目中无人的脾气,也在情理之中。罗贯中由此掘进,合理地勘探周瑜的心理资源,于是,当周瑜悚然意识到有人的智力竟然在他之上,罗贯中便安排他由忿生嫉,因怨成妒。此外,为求行文周到,罗贯中还为周郎找了个堂皇理由,表明周瑜欲杀孔明,并非出于私心,而是为吴侯孙权、为东吴江山着想。我们看这段文字:
周瑜回到下处,便请孔明议事。孔明至。瑜曰:“今日府下公议已定,愿求破曹良策。”孔明曰:“孙将军心尚未稳,不可以决策也。”瑜曰:“何谓心不稳?”孔明曰:“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将军能以军数开解,使其了然无疑,然后大事可成。”瑜曰:“先生之论甚善。”乃复入见孙权。
待到周瑜觐见吴侯,发现孙权果然“心尚未稳”,且原因果然在于“心怯曹兵之多,怀寡不敌众之意”,脸上立刻黑云四合,一道杀机,如闪电在眼角倏然划过:
周瑜谢出,暗忖曰:“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画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
哦,原来如此:周瑜担心的不是孔明计画“高我一头”,而是“高我一头”后“久必为江东之患”,所以才杀心顿起。再看下文:
(周瑜)乃令人连夜请鲁肃入帐,言欲杀孔明之事。肃曰:“不可。今操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瑜曰:“此人助刘备,必为江东之患。”肃曰:“诸葛瑾乃其亲兄,可令招此人同事东吴,岂不妙哉?”瑜善其言。
如此看来,周瑜的气量还不算太小,因为周瑜的见识是,倘若诸葛亮“高我一头”的“计画”可以为东吴所用,而不是“助刘备”,则一切好商量,“嫉妒”之念也可就地摁灭,“杀孔明”的事更可从此搁置。次日的情节是这样发展的:
次日,瑜请诸葛瑾,谓曰:“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瑾曰:“瑾自至江东,愧无寸功。今都督有命,敢不效力。”即时上马,径投驿亭来见孔明。孔明接入,哭拜,各诉阔情。瑾泣曰:“弟知伯夷、叔齐乎?”孔明暗思:“此必周郎教来说我也。”遂答曰:“夷、齐古之圣贤也。”瑾曰:“夷、齐虽至饿死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亦在一处。我今与你同胞共乳,乃各事其主,不能旦暮相聚。视夷、齐之为人,能无愧乎?”孔明曰:“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弟与兄皆汉人。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兄若能去东吴,而与弟同事刘皇叔,则上不愧为汉臣,而骨肉又得相聚,此情义两全之策也。不识兄意以为何如?”瑾思曰:“我来说他,反被他说了我也。”遂无言回答,起身辞去。回见周瑜,细述孔明之言。瑜曰:“公意若何?”瑾曰:“吾受孙将军厚恩,安肯相背!”瑜曰:“公既忠心事主,不必多言。吾自有伏孔明之计。”
罗贯中笔墨历历,交代得纤毫不乱。周瑜后来对诸葛亮频频使用阴招拐肘,必欲置诸葛亮于死地而后快,原来是有前提的:谁让你敬酒不吃!
另外,我愿意补充一个小说中的潜台词,以提醒读者诸君留意:孙、刘联盟的建议,与周瑜可说全无干系,那是由孙之鲁肃、刘之诸葛亮联合倡议的。小说中周瑜在赤壁大战时的出场,是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后,此前的周瑜一直寂然无闻,当然也就不可能关心孙、刘联盟一事了。当时情况是,刘备一方,情势仓皇,用孔明的话说:那叫“事急矣”,此刻倘不去借助东吴的力量,刘备及其手下也许连活路都找不到,说不定只能“上山打游击”了。而在东吴一方,鲁肃虽然也是孙、吴联盟的热心推动者,但东吴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有生力量。在大敌当前之际,多一份力量总比多一个敌人好。显然,刚刚被曹操亲率的五千精锐骑兵击溃的刘备,还不具备让周瑜刮目相看的资格。
于是,我们在小说中看到,周瑜嘴上几乎从来不说孙、刘联盟,他仅仅因为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就萌生杀机,说明他内心还把刘备看成敌人而不是盟友。周瑜后来甚至设计用刀斧手除掉刘备,也说明在他心目中,根本不存在盟军刘备的概念。周瑜曾对诸葛亮说过:“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贼。”听上去的意思,也只是借孔明个人的“一臂之力”,和刘备无关。周瑜在孙权面前打包票破曹操,向孙权提的要求也只是“瑜得五万兵”,而且,毫无疑问都是东吴兵。大概,在周瑜的预备部队里,都没有所谓“关羽水军”的位置。
夹叙此事,是为了说明一点:至少在周瑜看来,除掉诸葛亮并不妨碍战胜曹操,他甚至觉得,若能借机把刘备除掉,效果更好。所以,站在周瑜立场上,周瑜欲杀诸葛亮,并不等于他缺乏战略眼光。考虑到后来恼人的荆州事件,也许周瑜还很有预见和远见呢。所以,鉴于诸葛亮及其所属的刘备集团本来就不在周瑜的战略盟友范围内,按《三国志演义》的叙事逻辑,周瑜欲杀诸葛亮,入情入理。
走笔至此,我们可以掉转笔墨,看看诸葛亮为什么要“三气周瑜”了。这不看不要紧,越看越糊涂。
以刘备当时的狼狈处境,以诸葛亮前往东吴求人帮助的“客卿”身份,再以周瑜东吴大都督的显赫地位,诸葛亮面对周瑜,原该处处小心才是,能赔笑脸决不扮鬼脸,能点头说“是”决不摇头说“不”,方是正经。
如果把眼光放远一些,还会发现,在诸葛亮的战略构想里,从来没有与东吴为敌的念头。这个念头还是终诸葛亮一生的,打从走出隆中,直到星落五丈原,诸葛亮联吴抗魏的思想,从未有过动摇。相形之下,东吴一方联蜀抗魏的念头,倒历来不甚强烈,偶尔还有点犹疑,比如吕蒙偷袭荆州,就是一个例子。东吴与曹魏一方的勾结,也始终若即若离,打打和和,和和打打,而刘备一方,至少诸葛亮出山后,抗曹的态度倒是异常坚定。
当时刘备集团的处境,可用东吴首席谋士张昭刁难诸葛亮的话来概括:
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
张昭的话,固然是为了让诸葛亮难堪,但所述内容距事实不远,只是不能把战败之责归于孔明而已。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目的只有一个:向东吴求救。谁是东吴的救星呢?如果一定要派定一个人,在当时条件下,这个人只能是——周瑜。换句话说,假如诸葛亮非要气气什么人方觉心安,气谁都行,包括孙权,唯独不能招惹周公瑾。理由很简单,招惹周公瑾,不符合诸葛亮的利益,不符合刘备集团的利益。幸亏周瑜的气量还没有小到那种程度,万一周瑜早在“草船借箭”之时就因受不了“诸葛村夫”的气而一命呜呼,大家全都没得玩,听任曹操一统天下。离开了周瑜,赤壁之战是无法想像的。诸葛亮自己也这么认为,他祭完东风回到刘备身边时,对刘备说道:“主公可于樊口屯兵,凭高而望,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真正成大功者,周郎也。
诸葛亮固然奇谋百出,但他也门儿清:和曹操打这场仗,非周瑜不行。而为了让周瑜大都督能够集中精力指挥好这场规模宏伟的战役,最大程度地避免让周瑜无端受气,应该是一个起码要求吧?
谁知诸葛亮不然。他偏要频频招惹周瑜。他明知周瑜容自己不得,明知自己及身后的主公刘备都在眼巴巴地盼着周郎获胜,却非要去招惹乃至挑逗周瑜,好几次让自己无端置身险境,真不知所为何来。即使自己艺高胆大,有能耐虎口脱险,斯时斯地,也实在不是玩火的时候。
在小说中,诸葛亮当然比谁都清楚,周瑜容不得自己的智谋在他之上。诸葛亮最合乎情理的做法应该是,除非这个智谋或能力重要到七星坛借风的程度,可以直接左右战争胜败,那当然责无旁贷,即使把身家性命赔上,也在所不惜;倘若并非如此,斟酌情势,诸葛亮就不必急于显示自己的智慧了。尤其,我们遗憾地看到,诸葛亮有时抖露出的能耐,别无他意,只是为了说明一点:周瑜小子,别以为我看不出你的微末招数,你还嫩着点呢。
这个,作为读者,我就难以理解了。诸葛亮固然聪明,但那几回书里的诸葛亮,似乎更加在乎显示聪明,而不是适时隐匿智慧。仅仅为了显示高人一筹的智慧,诸葛亮似乎可以什么都不顾。某种程度上,与其说周瑜气量偏狭,不如说诸葛亮太好炫耀、卖弄。这种卖弄,“见小”尚在其次,关键是,它与诸葛亮的切身利益严重背离。
比如,周瑜手法漂亮地糊弄了曹操的奸细蒋干之后,派鲁肃来探问孔明,“试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诸葛亮倘若顾全大局,英明的做法应该是装傻充愣,让周瑜高兴一下。反正,周瑜的计谋只是针对曹操,只要曹操中计,就是成功,至于你诸葛亮是否识得破,无关大局。但诸葛亮不干,他偏要对鲁肃说:“这条计只好弄蒋干。曹操虽被一时瞒过,必然便省悟,只是不肯认错耳。”——如此显摆,如此不愿意放过一切显摆聪明的机会,这样的诸葛亮,老成谋国总算不上吧?说成年轻气盛,好勇斗狠,倒是差不离。
“草船借箭”后,“孔明入寨见周瑜。瑜下帐迎之,称羡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孔明曰:‘诡谲小计,何足为奇。’”——听听,这又是什么道理!这个节骨眼上,你就不能说两句客套话么?给周瑜一点台阶,也给自己留点退路。但孔明硬是不干,偏要说什么“诡谲小计,何足为奇”,这不明摆着刺激周瑜么?
结果,周瑜暗算诸葛亮的计谋,包括去“聚铁山断操粮道”和“监造十万枝箭”之类,与其怪周瑜心黑手狠,不如怪诸葛亮不合时宜的炫耀。化用一句俗语,我大概也可以说:“天下本无事,智者自扰之。”细心的读者或许会想,假如诸葛亮学一点“大智若愚”术,学一点刘备“后园种菜”的韬晦术,不去频频点破周瑜的计谋,让周瑜一个人自鸣得意去,这些事就不会发生。诸葛亮若这么做,他盖世无双的谋略积分,只会增加,决不会减少。
一个时刻不忘显摆自己智慧的人,一个将自我显摆看得比泰山还重的人,还应该是我们民族的智慧星辰吗?
读者也许要问:“三气周瑜”的故事发生在赤壁大战之后,而不是赤壁大战期间。这点事实我是清楚的,但很明显,诸葛亮和周瑜在小说中的梁子,是在赤壁大战期间结下的。另外,即使在赤壁大战之后,从刘备集团的自身利益出发,诸葛亮也不该存有故意“气”周瑜的念头。诸葛亮为了让刘备获得一点基业,表面上从东吴人、实际上从曹操手上窃取南郡,原属正常的军事谋略,不宜从“气周瑜”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相对强大的东吴,有利于刘备的利益,而一个相对强大的东吴,离不开周瑜。因为,一旦东吴势力削弱,实力不济的刘备集团就将单独面对强大的曹操,这如何使得。“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这番见识,诸葛亮早在隆中时即已得出。
所以,诸葛亮为什么要“三气周瑜”,我始终没有想通。
我更没有想通的,是诸葛亮获悉周瑜去世时的反应:
却说孔明在荆州,夜观天文,见将星坠地,乃笑曰:“周瑜死矣。”
你为什么要笑?这一声笑,不禁让人嘀咕:在你和周瑜之间,到底谁更仇视对方?到底谁更量窄?
更让我嘀咕再三的,是孔明亲赴柴桑口祭奠周瑜时的言行:
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曰:“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唯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孔明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生动是生动了,但孔明也过于“戏子”化了。一个如此戏子化的“孔明”,也许依旧能让人佩服,却不能让人崇敬。看罗贯中的意思,他本想写出一位令人崇敬的孔明,但好像失败了。
按不少学者的意见,小说第四十五回当周瑜被诸葛亮的激将法激怒,决定“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操粮道”时,孔明对鲁肃说的那段话,表明了孔明的非凡识见和博大胸襟:
孔明笑曰:“公瑾令吾断粮者,实欲使曹操杀吾耳。吾故以片言戏之,公瑾便容纳不下。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大事休矣。操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如何不以重兵提备?公瑾若去,必为所擒。今只当先决水战,挫动北军锐气,别寻妙计破之。望子敬善言以告公瑾为幸。”
如果没有后文的先“笑”后哭,我会认同这个意见。因为,周瑜死时,刘备的处境只是有所好转,一个强大的东吴依然是刘备集团的盟友。如果诸葛亮言行一致,对周瑜的死就不该抱有窃喜之心。这一声“笑”,某种程度上也使得他当初的博大胸襟,变得可疑起来。更何况,“吾故以片言戏之”,毕竟属于不识时务之举。大敌当前,你戏他作甚?
若是计较起来,孔明智算华容道,也是问题多多。不说别的,单这“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的说法,就令人哭笑不得。若“操贼未合身亡”原属“天意”,那么,也就无所谓“关云长义释曹操”了。你“义释”,他可以活命;你不“义释”,听孔明的口气,曹操照样死不了。你算了半天,到底算出啥名堂来呢?不会就为了给关羽算出一个“人情”来吧?若非如此,让张飞和关羽把活计对调一下,让张飞去华容道,关羽“领三千兵渡江,截断彝陵这条路,去葫芦谷口埋伏”,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这些事,若不去计较,只是抱着消遣的态度读读小说,听听京戏,哼哼小曲,无伤大雅且有益身心。一旦计较,就有无法收拾的崩盘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