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别忙着给别人诊断,先搞搞清楚弓箭到底是战术武器还是战略武器再说。

你弄了个“战略战术武器”的概念出来,那AK-47是不是也算其中之一?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附:弹弓

        古代小说里常有用弹弓做武器的故事,比如《儒林外史》里的萧云仙,凭着一把弹弓,打败了造反的“苗子”。但是在正史里,几乎没有这样的记载。在史书里弹弓都是用来打鸟的工具,或者是不良少年的作恶用具。比如《左传》记载晉灵公“不君”,喜欢在高台上用弹弓弹射行人,看人们抱头躲避的模样取乐。《晋书》记载后赵石虎“善弹”,也是喜欢弹人取乐。《梁书》载叛将侯景喜爱的消遣是“弹射乌鸟”。隋末大将宇文化及也是善用弹弓,不过并没有他以弹弓作战的记载。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防身装备

任何搏斗行为都是由攻击和防御两方面组成,作战中的将士也需要这样两方面的装备。象《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那样习惯赤条条上阵绝非普遍现象,任何军队作战都必须具有防身装备。

头部防护具

古代一般将防护头部的装备称胄,以后称盔、兜鍪等等。原始的护头具可能是兽皮制的,而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青铜头盔是在殷墟出土的,距今已有约三千多年。头盔和护身甲一般连称,只要上阵就是随身披挂,只有打了败仗,为了赶紧逃跑,才会“丢盔卸甲”。公元前638年,鲁国干涉邾国内政,邾国起兵攻打鲁国。鲁僖公看不起邾国,没有作好准备就列阵迎战。臧文仲劝告说:“没有准备的军队人再多也打不了胜仗,《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先王如此的道德风尚,依然如此谨慎,何况是我国这样的小国。君不要以为邾国小就看不起,蜜蜂这么小,蜂刺也足以伤人,毕竟邾国也是一个国家!”鲁僖公不听。结果鲁军在会战中大败,鲁僖公狼狈逃窜。邾军缴获了鲁僖公的“胄”,挂在自己的城门上表功。

从出土文物来看,直到春秋时期,青铜头盔的形制变化不大,基本都是略有拉长的半球形(因当时男子头顶后上方有突出的发髻),中脊突出,饰有花纹,中央处有一个安放帽缨的装置。这种头盔可以有效遮蔽脑部及耳朵,现在还没有发现护脸鼻、颈项部位的附件。不过文献材料来看,当时的胄是包括护脸鼻、颈项的。比如公元前479年,楚国发生内乱,楚国的贵族叶公子高(就是那个以“好龙”出名的叶公)起兵平叛,打败叛军后,他按照当时习惯“免胄”准备进入都城的北门,有个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戴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万一有个盗贼射箭伤你,那不就要断绝了人民的希望了吗?赶紧戴好胄吧!”叶公听从劝告戴好胄,可是没走几步,又有一个人上来劝谏:“君为何要戴胄入城?国人望君如望丰年,每日盼望,得见君面,才可以放心。知道君还健在,就会蜂拥跟随。你现在自己掩面以绝民望,这也太过分了吧!”说得叶公只好赶紧又把胄取下。

        青铜头盔价格昂贵,不可能是全体士兵的护头具。在战国以后铁制头盔出现后,似乎仍然没有普及。出土的秦兵马俑依旧大多未戴头盔。以后历代军队也只有军官或一些特殊使命的部队才佩戴金属头盔。北齐兰陵王高长恭,是一员猛将,但面容姣好,为在作战时威吓对方,他经常在头盔下再戴上一个相貌凶猛的面具。564年北齐与北周在芒山一带会战,高长恭率500骑兵直冲周军阵营,直到被围困的洛阳城下。城上北齐守军不认得他,高长恭脱下头盔和面具,守军才知援军杀到,里应外合,打败北周军队。武士为歌颂大捷,创作了《兰陵王入阵曲》长久流传,为历史名曲。这种带有面具的头盔在后世依然使用,比如据史书记载,北宋名将狄青“临敌被发、带铜面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明代的头盔有的有一圈护颊颈的延伸下沿,有的是以锁子甲缀在头盔的下沿。

从史书记载以及流传至今的一些绘画来看,宋元明清时期普通士兵的护头具比较简单,一般就是有沿的布帽或毡帽,中央也有帽缨,往往以帽缨的不同颜色来表示所属部队的番号。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身体防护具

防护身体的装备总称甲,或者也称介、函。传说是夏朝的第六代国王予(或写作杼)发明了甲,装备军队与东夷作战。早期的甲都是用兽皮制作的,为了剪裁和缝制的方便,将牛皮之类的兽皮剪裁成一片片的长方块,再用皮条连缀起来,做成可以套住身体的护身甲。皮甲还要涂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漆。未经鞣制的生兽皮干燥后相当坚硬,能够挡住一般力量的箭矢和刀剑棍棒的打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金属武器的普及,士兵普遍穿甲作战,因此“带甲”成为士兵的代名词。春秋时拉战车的马匹也都要披甲。公元前589年,鲁国、卫国、晋国的三国联军进攻齐国,齐顷公骄傲轻敌,摆开阵势后说:“等我把这批敌军收拾了再吃早饭不迟。”马匹没有披甲就发起冲锋,结果全军覆没,齐顷公自己单车狼狈逃窜。可见当时一般情况下战马都应该披甲作战。

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铜制或铁制的护臂、护胫、胸甲,作为皮甲的补充。再进一步的发展,就是用铁片代替原来的皮甲片,用金属线缀连成铁甲,这种铁甲在古代称为“铠”。由于铁铠呈黑色,西汉时也叫“玄甲”。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铁铠。铁铠连有袖筒的,技术难度最大,号为“筒袖铠”,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25石的劲弩也射不穿。比较常见的是“两当铠”,是用背带将前后身两片铁铠连接挂在肩膀上,恰似现在的背心。当时称背心叫“裲裆”,故此得名。还有一种是在胸前和背后有用大片铁片打制的圆形护甲,号为“护心镜”,因为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称为“明光铠”。唐代是铁铠甲最发达的时代,除了以上3种外另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等等名目。并出现了“锁子甲”,这是用铁链编制成的铁甲,便于穿着,又比一般的铠甲轻便。宋代仍然发展金属甲,有铜、铁锁子甲、光明细钢甲、山字铁甲等名目。

金属甲最大缺点是重量太大,无法灵活作战。宋代的铁甲重量有50斤,明代铁甲加上头盔总重量达为57斤,再加上其他武器装备,一个穿着铁甲的士兵负重88斤半。作为步兵来说这就大大限制了作战以及机动的能力。另一个不可忽略的缺点是价格昂贵,根本不可能让所有的士兵全部装备铁甲。如唐代普通士兵的护身甲有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皮甲、木甲等。唐末河东节度使徐商还曾试制“纸甲”。

自从约4世纪出现马镫后,骑兵的作战能力大大加强。金属甲的重量可以由战马承担,对于士兵作战妨碍不大。因此上述的铁甲主要是用来装备骑兵的。西晋十六国混战时开始出现“铁骑”部队,即装备铁甲的骑兵。唐、宋两代都有“铁骑”部队。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往往以铁甲装备作为突击力量的主力部队,用来集中冲击对方阵地,或者在退却时起到屏障作用。比如突厥、西夏等少数民族王朝军队的主力都是“铁骑”。最为著名的就是金朝号为“铁浮图”的重骑兵,穿着两层铁铠,箭矢无法穿透;另外又有负责两翼包抄的铁骑兵,号为“拐子马”。这两支铁骑兵“专以攻坚,战酣然后用之”,号为无敌。后来在1140年的顺昌战役中被击败。横行天下的蒙古骑兵约有40%是披挂锁子甲的重骑兵,是近战肉搏的主力。据说当时蒙古骑兵还贴身穿着丝绸内衣,当箭矢射入后,可以连内衣一起拔出箭镞。

自明代开始普遍使用火器作战后,皮甲的防护作用降低。战马容易被火器惊吓,骑兵装备铁甲也意义不大。因此甲的发展逐渐停顿。明代注重护身具的轻便性,开始使用棉花为制甲材料,以几层棉絮棉布来阻滞箭石的侵彻,以柔阻刚,颇有几分现代防弹衣的思路。这种棉甲初成品俗称“胖袄”,再用金属铆钉加固。有的在关键部位缀上铁片,就是所谓“青布铁甲”,按照规定每付重量为24—35斤。清代沿袭了这一趋势,至清中期后实战中已几乎不再使用护身甲。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手持防护装备

作战时士兵手持的防护装备称古代统称干,以后称盾、牌(或写作排)。干很早就和戈连称,作为武器的代名词。《诗经•公刘》描绘周族首领公刘带领部众迁居周原的情形:“弓矢斯张,干戈戚扬”。

早期的盾或许就是一块木板,到西周时,盾都蒙上兽皮。最好的是蒙犀牛皮的“犀盾”,被认为是最牢固的盾。当时步兵使用的“步盾”是长方形的,尺寸比较大,可以遮蔽半个身体;车兵使用的是“孑盾”,尺寸较小,只能遮蔽身体的一小部分。到战国时开始出现将金属片包裹的盾,可以抵挡长矛的冲击。《韩非子》中“自相矛盾”的寓言,说明盾可以用来防御长矛。另外战国时骑兵成为重要兵种,骑兵使用的盾更小型化,为了手持方便,一般作成凸圆形,盾牌后有两条系带,可以绑在手臂上使用,号为“旁牌”。

《史记》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与项羽“鸿门宴”,范增授意项庄借酒舞剑,打算借机刺杀刘邦。危急时刻刘邦的勇将樊哙手持“铁盾”冲进营帐,营门口持戟卫士上前阻止,被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被撞倒在地。樊哙入内谴责项羽不义,刘邦才得以逃遁。铁器相当沉重,不大可能用作单手持用的防护具,这种“铁盾”或许就是包有铁皮的木盾。

古代的盾牌大多经过油漆,一般正面都要画上各种凶猛狰狞的图案,常用的如虎面、龙面等等,以壮声势。472年,北方的游牧少数民族柔然侵扰北魏边境,北魏献文帝率军出征,任城王拓拔云为中军大都督,建议说:“柔然部落的马匹没有见到过‘武头盾’,如果先头部队作战时以这种盾牌前列,肯定可以打胜仗。”拓拔云亲自带了先头部队前进,“相率而歌,方驾而前”,柔然的战马受惊,结果溃不成军,部落首领也被擒获。

盾牌在唐以后各代没有很大的发展。只是注重按照盾牌的使用方法进行分类。宋代步兵、骑兵都配备旁牌,又制作专用于守城、可以遮蔽士兵身体大半的“立牌”。立牌有竹制的和木制的,比较宽大,有支架,可以抵挡一般的箭石打击。

明代军队步兵使用的木制盾牌有“手牌”、“燕尾牌”、“挨牌”等名目,手牌是长梯形的小盾牌,燕尾牌是下部有三角缺口的盾牌,挨牌是有凸弧面的长盾牌。另外还有“藤牌”,用藤条编成凸圆形盾牌。另外明代军队还装备了一批大型盾牌,用以掩护火器发射,称“火牌”。如神行破敌猛火刀牌,用生牛皮蒙面,后部有喷射火器,作战时持牌发火,据说可喷两三丈远。虎头火牌结构基本相同,在牌面上开有射击孔,可以发射火枪或火箭。最大的无敌神牌可以遮蔽25名操作的士兵,有几排发射孔。

清代军队只装备步兵盾牌,不再使用大型盾牌。由于火器的发展,盾牌的防护作用迅速降低。清中叶后军队已不再使用盾牌。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楼上的,别忙着给别人诊断,先搞搞清楚弓箭到底是战术武器还是战略武器再说。

你弄了个“战略战术武器”的概念出来,那AK-47是不是也算其中之一?
心中有刀 发表于 2009-9-19 14:04
AK47自然是其中之一喽。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22 17:04 编辑

攻防器械

兵车

马车在古代世界是一种令人生畏的作战器械,两或四匹高头大马拉着载有不停发射箭矢士兵的战车迎面疾驶而来,对于手持一般竹木武器、徒步的敌军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距今3000年前左右的一些文明古国如赫梯、埃及、亚述等,都以兵车横行天下。中国古代也是如此,军队的“军”字部首从“车”,就说明了在专业军队概念形成时兵车的重要地位。

传说夏朝时奚仲发明了车,并被任命为“车正”。从出土材料来看,商朝已有正规的兵车。西周建立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军事上依靠的就是兵车。这种车的形制是两轮,用4匹马拉动,敞开的车厢是一个扁长的矩形,可以并排容纳3名甲士:中间是驭手,左边是弓箭手,右边是持长戈的武士。车厢底部中央有向前伸出的车辀(也称辕),是一根往上弯曲的直木,顶端有衡木,衡木上有套住马脖子的轭木以及供缰绳穿过的铜环“轙”。车辆前进的动力则依靠系在马胸部的皮条“靷”来拉动。当时贵族围猎活动就相当于军事演习,都驾驶兵车,晚上休息时,将兵车围成营盘作为掩体。出入口把两辆兵车的车辕朝上竖立作为标记,因此号为“辕门”,后来成为军队司令部所在地的通称。



西周以及春秋时期每一辆兵车为一个作战单位“乘”,当时国家的强弱就按照拥有多少“乘”兵车来决定,小国为“百乘”,大国为“千乘”。兵车平时保存在专门设置的“库”,战时配备给将士。公元前713年,郑国准备讨伐许国举行阅兵,公孙子都和颖考叔为争夺兵车发生争吵,颖考叔凭着自己力气大,夹着车辀就走,子都拔戟去追,不料颖考叔健步如飞,拉着车跑远了。子都虽然被他人劝阻,但心头一股怨气无由发泄。第二年郑国围攻许国国都,颖考叔第一个登上城墙,正招呼士兵跟上,子都从后面一箭射倒了他,掉到城下摔死。这是争车的恶果。

春秋时期兵车技术还在扩散中。公元前584年,晋国为了牵制南方大国楚国的军事力量,派了巫臣为首的使团到吴国,传授兵车的制造以及使用的技术战术,并派了一些官兵充当顾问。吴国以这一在南方地区的新装备接连进攻附近楚国的附庸小国,搞得楚国军队在南北两线疲于奔命。而吴国也就此加入了中原的强国俱乐部。

除了作战的兵车外,春秋时期的军队还装备着相当多的辅助性车辆。比如每一乘战车单位还包括了辎重和修理、运输的广车、軘车,以及人力拉的辇车。作战的指挥车是战车改成的,还有一种是了望车“巢车”,是在八轮大车上树立两根木柱,用轱辘把一个开有窗口的小板屋升到顶端,士兵可以隐藏在板屋内了望敌情。公元前575年楚晋在鄢陵会战,楚共王亲自爬到巢车上观察,大臣伯州犁跟在他后面。共王见敌方的阵营里有骑兵来回奔跑,问是为什么?伯州犁回答说:“是在召集军官开会。”“都已经聚集到中军了”,回答说“那就是在讨论战术了”。“把帐篷的帐门打开了”,回答说“是在祖先牌位前卜卦”。“把帐篷撤了”,回答说“那就是快要发布命令了”。“很嘈杂,而且尘土飞扬”,回答说“那是要把井塞了、灶填了,准备将营地作为战场”。“兵车都已套好了马,士兵在准备登车”,回答说“那是要排列阵势了”。“可是上了车又下来了”,回答说“那是在为战胜而祈祷”。楚共王了解了敌情后才下车布置作战。这场战役打了两天,战况相当激烈,楚共王自己也被晋军的魏锜射瞎了一只眼睛,好在楚军的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射死了魏锜,才得以安全撤离。
        
到了战国,主要作战方式逐渐改为能够适应各类地形的步兵方阵,金属武器和弓箭的密集使用抵销了战车的冲击力。战车就此逐渐退出战场。秦汉以后军队仅装备一般的运输车辆,不再使用战车。明代曾一度将火器配备在车辆上,号为“火车”,先后试用了正厢车、扁厢车、双轮战车、单轮战车、雷火车、全胜车、鹰扬车、屏风车、冲虏藏轮车、火柜攻敌车等等名目,但没有收到预想效果,没有普遍装备军队。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到了战国,主要作战方式逐渐改为能够适应各类地形的步兵方阵,金属武器和弓箭的密集使用抵销了战车的冲击力。战车就此逐渐退出战场。
=============================================

可见,谨慎地说,弓箭是有一定战略意义的。

弓箭的战术意义在于单兵或零散部队的攻击上。这点类似于现时的狙击。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攻城器械

至少从周朝开始,每个诸侯国和贵族采邑的头等大事就是要筑城。这样也就开始发展出一套守城和攻城的器械,以后历代很少有变化。

长期沿用的主要攻城器械有跨越护城河的“壕桥”,能够居高临下向城内射箭投石的“橹楼”,供士兵爬城的“云梯”,破坏城墙的活动掩体“轒輼(fen wen)”,与城墙等高、可供士兵直接跳上城头的“临冲”等等。

轒輼实际上是一个安装了车轮的木屋,屋顶上蒙上生牛皮,作战时还要涂上湿泥浆以防火,俗称“木牛车”。屋顶下躲藏一些士兵,推到城墙下,士兵可以在屋顶的掩护下挖城(明以前的城墙都是夯土筑成),或者开挖地道,或者是破坏城门。到了南北朝时,又将屋顶改成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号称“尖头木驴”,可以掩护6到10人在城下进行破城作业。到了宋代,这种器械进一步大型化,包括了前导用来挡箭石的“屏风牌”,破城作业车“头车”,以及掩护换班、运土、输送器材的“绪棚”,后面另有用来拖动头车和绪棚的绞车“找(音hua)车”。

直接破坏城墙的还有“饿鹘车”或者“搭车”。这是安装了长柄耙爪的车辆,攻城时在压制了城上的发射武器后,可以将这种车推到城下,耙拉城垛,将城墙扒出缺口后士兵可以直接登城。

城门总是城墙最薄弱环节,攻击城门的器械有“火车”。实际上只是一个装上了大火盆的手推车。火盆里盛满燃烧的油脂,如果守方浇水灭火,油会浮在水上燃烧,更容易烧毁城门。另一种是“钩撞车”,和“尖头木驴”相仿,里面悬挂一根粗重的撞木,用来撞击城门。

临冲是一种大型楼车,也叫“吕公车”。它比城墙略高,分成好几层,有供射箭、投枪、石的层面,以及可以搭在城墙上的跳板,后面有楼梯。作战时推到城墙下,在压制住对方的发射武器后,士兵可以直接登城。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呆瓜 于 2009-9-23 21:24 编辑

早年的城本身就是一种进攻手段,所以西周时代仍然把征夫筑城作为战时动员的一个重要项目,夯土砌墙筑城用的工具,也就因此成为军械,而所征之夫,也就等于在服军役。一般在踏破敌方城池之前,由于攻方拥有这些筑城的军夫,攻方的城池已经可以在敌方附近迅速筑起,两军对垒,因而一开始实际是两城对垒。
早年的城本身就是一种进攻手段,所以西周时代仍然把征夫筑城作为战时动员的一个重要项目,夯土砌墙筑城用的工具,也就因此成为军械,而所征之夫,也就等于在服军役。一般在踏破敌方城池之前,由于攻方拥有这些筑城的 ...
呆瓜 发表于 2009-9-23 21:23
西周在殖民扩张中筑城保护殖民点(国),可以说是“进攻手段”。

不过后面的议论,不敢苟同。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呆瓜那小子就是看了《费誓》,有点中邪。
今天,我就是高瑜
守城器械

        守城器械大多是利用守方居高临下的优势,往下抛掷的“炮石”、“擂木”之类。长方柱形的砖石投掷物是“砖雷”,擂木周身钉有逆须钉的是“木雷”。大型化的擂木称“夜叉雷”或“留客住”,长一丈多,直径一尺左右,周身钉满逆须钉,两端有轮,突然扔到城下攻方士兵人丛中,再用绞车拉动碾压,还可以回收。还有一种是用布满狼牙钉的方铁框扔到城下,杀伤敌军后再用绳索吊起回收,叫“狼牙拍”。明代守城的器械还有放置在城垛间的“奈何木”,上面插有尖竹签,挂着缀有炮石和铁蒺藜的绳索,攻方士兵爬到城头无法攀缘,无可奈何。还有如同船锚一般的“飞钩”、或“铁鸱脚”,用绳索系着扔下城杀伤敌兵。

        守城防御器械另有推云梯的“叉竿”、“抵篱”。当城垛被攻方破坏后,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木女头”先抵挡一阵。这是一种开有射孔、下有车轮的厚挡板。城门被破坏时有“塞门刀车”临时抵挡,这种车的前挡板上布满尖刀,阻挡敌军涌入。

        守方一般还会在城墙上预先准备好吊车、绞车,以来吊放士兵下城反击或者破坏攻方的攻城器械。

障碍器材

        为了阻碍敌方军队的行动,古代发展出了一些障碍器材。秦汉时已普遍使用了“渠答”,后世称为“铁菱”、“铁蒺藜”。这是些有4个头的铁尖刺,扔在地上总有一个刺朝上。中间有一个孔,可以用绳穿在一起方便携带。有大小两种型号。作战时散布在敌方的必经之路,尤其是狭路、河沟、城壕之类地点。

        还有一种普遍使用的障碍物是“拒马”。是用木架架起一排削尖的圆木,主要用以堵塞城门道口,唐朝时往往用铁枪代替尖头圆木,号为“拒马枪”。有时也在野战中使用。最著名的是金朝的“铁浮图”重骑兵,作战时骑兵横队每前进一步,后面就排上拒马,使之有进无退。

        在军队营垒、城镇之类的据点周围,战时都会布置鹿角木(尖头粗树枝)。晋、唐时期为阻止骑兵还有专门的钉板,可以迅速布防。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感谢所有看到最后一贴的网友!本系列到此结束!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不用谢。倒是大树得感谢,长知识了!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辛苦了。是否还有其他系列?
有命自天,而俟之以义,人之所助,天之所祐。——王夫之《读通鉴论》
讲军事的?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6/5492.html

4年前在老真名发过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学习了。有点意犹未尽啊。
而从北宋开始,日本向中国朝贡的主要贡品之一就是刀具,民间也已开始从日本进口刀具。明代日本仍然朝贡刀具。日本刀制作精良,对中国刀具生产也发生影响。
----------------

冷兵器时代的冶炼工艺是一个题目。好像网上看到有说日本的钢刀在冶炼工艺上是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