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英明的决定(第五章7)
  目前要“固守”的战线中西南部存在着的间隙太大了。
  7月30日夜,沃克得知北朝鲜军已越过河东岭进攻晋州,可以预想晋州肯定守不住,就着手强化晋州东侧的要地——马山的防线。准备将位于倭馆的第25师27团南调,和第24师19团主力一起确保从晋州通向马山的公路。
  然而,7月31日,当守卫晋州的19团2营被击退,美军终于判明了西南部战线的敌情。根据俘虏的供词和无线窃听,出现在西南部战线的敌军并不仅仅是先前推测的北朝鲜第4师,第4师在居昌方向,而晋州方向上出现的是第6师。这个情况使美第8军司令部、麦克阿瑟司令部,甚至华盛顿都感到愕然。一个师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再多一个师的话,西南部战线的维持看来是很困难的了。
  沃克决定建立洛东江防线,下令韩国军和美军全部向洛东江一线收缩。这个决定在战后被认为是“朝鲜战争中最重要的英明决定”,而这个重要决定距离沃克训示部下“誓死固守”仅仅过了两天。
  命令的下达使各部多少有些混乱,特别是韩国的首都师师长金锡源反应强烈。首都师和第2师组成第1军,负责安东地区的防卫。北朝鲜第2军由东至西依次是第5、第12、第8师,其第12师曾强攻安东以求突破,但无法击退韩国第1军。
  7月31日晚上7点左右,一架被夕阳染成红色的美军侦察机飞临安东南侧的第1军指挥部上空,投下了信号筒。里面装着第8军的命令,英文书写的,内容是:命令第1军在8月1日早上5点之前后撤到洛东江南岸,标明有后撤地点和新阵地方位的地图也在信号筒里。因为美军和韩军地图的比例尺不同,军参谋长崔德新上校进行了换算,然后联络第8师和首都师。晚上8点多,崔德新和作战参谋金钟甲上校召集首都师参谋长崔景禄上校、第8师参谋长崔甲中中校讨论后撤事宜。讨论一致在持续,两个师参谋长都认为自己的师应该先撤,又指出晚上行动太危险、行动无法保密等等。会议无法达成结果,只得请出军长金弘壹,最终决定阵地稍远的第8师先撤,首都师殿后。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67.副师长的反对(第五章8)
  时间指向8月1日凌晨两点。两个师参谋长返回各自的师部,因为途中回安东师范学校首都师师部的崔参谋的吉普车翻了而耽误了一些时间,直到凌晨4点左右,两位师长才拿到命令。
  第8师师长李成佳接到命令后就下令出发,第10、20团接到联络后开始后撤,第16团的联络有些晚了。
  首都师原下辖第1、17、18团,第17团位于居昌方向,18团在醴泉,1团在安东北郊。根据第1军的指示,首都师掩护第8师后撤的任务由第1团负责。
  但是,首都师师长金锡源接到崔景禄带回来的命令后,勃然大怒。
  如果要后撤的话,就必须通过安东南方的洛东江人行桥和铁路桥,和从汉城撤退的情形很相似。但是根据命令,只有一个小时的撤退时间。
  “怎么会有这种无谋、无智、无能的作战指示?”金锡源连参谋会议的内容都没要听,就对崔景禄发火道,“为什么军长的决定那么迟?我们有美军的制空权为什么不白天撤退?”
  作为金锡源来说,他和第1军的指挥层很合不来。金锡源原是日军的上校,无论攻守都是视死如归的,深得旧日本军人精神的精髓,在战场上也是经常挥舞日本军刀要求部下拼杀。另外,首都师的顽强作战得到了麦克阿瑟的赞扬,更加深了金锡源的自信。另一方的第1军军长金弘壹少将是中国军出身,特别反感旧日本军,当然也就经常批判金锡源的“日本式”作风。
  之前申性模来到首都师指挥部,告诉金锡源,政府正在组织在日韩国人的“义勇军”,金锡源露出满脸喜色,而金弘壹却怒骂道:“你追随了日本人36年还不够?你就这么喜欢日本人来么?”金锡源斜着眼睛反驳道:“他们不是日本人!他们难道不是在日同胞吗?”
  在这之后,副军长金白一到首都师视察,正在给参谋们做指示,金锡源跑过来对着金白一骂道:“你是谁?也不带弹药和兵力,乱说什么?你们这些人只会和北方做明太鱼生意吗?在这胡说八道,跟我连个招呼也不打,在这谈生意吗?你个混蛋!”“你太无礼了,我是副军长!”“什么副军长,滚!”两手都伸手去掏枪,参谋们赶紧将两人隔开。
  可以看出,金锡源从心底里反感这些高级将领,另外,他在安东市民面前夸过海口,有他在就有安全,他一定会守住安东的。也就是说,沃克的“誓死固守”命令深获金锡源之心。
  金锡源致电军部准备提出自己的意见,接电话的是金白一,金锡源的语气很冲:“你们那么喜欢后退吗?光后退就能取得胜利吗?”金白一也没好气的生硬的回道:“这是作战命令!叫你后退就后退!”然后就把电话挂断了。
  金锡源还是不肯后撤,还掏出枪来想要自杀,被副官拉住了,然后参谋长崔景禄边哭边劝,金锡源总算同意后撤了,经过这么一折腾,该师与前线的联络被耽误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68.汉江悲剧再现(第五章9)
  架在安东南方洛东江上的人行桥长616米,铁路桥长800米,两座桥在晚上七点分别被陆军工兵学校和第8师工兵连爆破掉了。
  从前线撤下来的第20、第16、第1团都是在桥被爆破后才到达安东市内。官兵们将装备埋在沙里,像在海水浴场中一样泅渡洛东江,有的被急流冲走溺死,有的被尾随的北朝鲜军射死射伤,江面上不是传来惨呼声。这场惨剧和汉江悲剧很类似,而在这之后惨剧又在大邱西北的倭馆发生了。
  倭馆是美骑1师撤退的必经之路,其北侧的洛东江上架有人行铁桥。骑1师师长盖伊预备在部队全部过完后炸桥,而且必须是由他亲自达到爆破命令。
  盖伊站在人行桥的东岸,看着部队撤退,同时看见大批避难市民聚集西岸。盖伊下令禁止难民过桥。他担心难民中混有北朝鲜游击队,因为在永同防线他吃过游击队的苦头。在永同,曾发现有伪装孕妇夹带小型无线电发报机的,有老太婆在头顶着的行李中藏枪支的,有在米袋中装运迫击炮弹的,还有人在路上埋设地雷炸卡车。游击队和一般市民很难区分,盖伊因此对韩国人都不相信,不许难民上桥。但是当殿后的骑兵8团开始过桥的时候,西岸聚集的难民也跟着涌上桥来。
  “Go back!” 盖伊命令最后面的连掉头驱赶难民,并将他们赶下桥。当美军回头后,难民又涌了上来。美军又不能开枪,如此往复了好几次。接近日落时,盖伊终于下了狠心,就在最后的连队到了东岸的瞬间下令爆破,桥上的数百名难民随着桥的碎片掉入江中丧生。
  混乱和悲剧换来了沃克中将釜山桥头堡计划的实现,美第25师在马山集结,后撤下来的美军和韩国军相继进入预定地点。形成以洛东江为西面屏障,南北约135公里,东西约90公里的防御地带,沃克宣布这个桥头堡是反攻的根据地,朝鲜战争将进入新阶段。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69.八月十五日(第五章10)
  ——八月十五日
  二战结束纪念日,东京没有举行什么活动,仅仅在隅田川上漂流了一千个灯笼为死者祈福。
  韩国,在临时首都大邱,用一家电影院为会场,举行了独立二周年的庆典仪式。韩国政要、联合国军代表、联合国韩国委员会代表参加了仪式,李承晚做了演说:“这场战争,就如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一样,最后一定能将共产主义侵略者完全打败,在韩国国旗下统一全国!”李承晚对掌声很满意,坐在来宾席上的米切尔大使也很满足。因为他向沃克提出的让韩国政府在大邱停留到8月15日的方案得到了实现。米切尔在仪式结束后特地拜访了李承晚,向他表示祝贺:“你们顶住了北朝鲜军的压力,祝贺你们的韩国解放日和独立纪念日,这个仪式宣示了韩国总统和政府仍然健在,我想对韩国人民来说是非常好的礼物。”“正是这样,大使阁下,明年的庆典仪式我们要在平壤召开!”李承晚还沉浸在仪式的兴奋中,感觉很好的回答道。
  先别说来年了,米切尔向沃克提出的“8月15日”的期限已到,比起象征性的意味来说,现实更加残酷。北朝鲜已逼近大邱郊外,其攻占大邱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沃克已下定决心要在第二天让韩国政府和李承晚撤离大邱。
  8月15日对韩国来是说,是解放日和独立纪念日,对北朝鲜来说,则是“祖国解放纪念日”。攻占大田后,北朝鲜首相兼最高司令金日成曾在忠州南方的前线总司令部作了训示:“我们一定要在朝鲜解放五周年纪念日的八月十五日夺取釜山,现在渡过洛东江,不给敌以喘息之机,占领大邱和釜山!”金日成在开战前的6月7日曾发表声明:8月15日在汉城召开统一国会。北朝鲜官兵也是在被灌输了8月15日要在汉城举行阅兵式的思想后开始进攻的。和这些战前的言论相比,8月15日占领釜山的计划表虽然被推后,但对胜利的确信没有动摇。
  八月以来,美军和韩国军强化了釜山桥头堡的阵势,北朝鲜军也显出疲态了。
  开战一个多月来,高歌猛进的北朝鲜军在获得巨大战果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兵员和物资虽然一直在补充,但刚补充进来的新兵战斗力不强,长达300公里的补给线遭到美军飞机的攻击,补给跟不上。稻作还没有成熟,作战地区多为山地,部队的粮食供应出现缺口。就是这种情况下,北朝鲜仍以8月15日占领釜山为目标继续进攻。
  北朝鲜军围绕着釜山桥头堡从西南到北依次是第6、4、3、10、15、13、1、8、12、5师。其中第6、4、3、10师归金雄的第1军,其余6个师归金武亭的第2军。北朝鲜军的进攻计划是:“第6师从马山进攻釜山,第4师切断马山北侧灵山至釜山、大邱的公路,第3师和第10师从倭馆南北两侧进攻大邱,第15、13、1、8师分别从倭馆东北方的善山、洛东里、军威、永川南下进攻大邱。第12、第5师负责东海岸地区,分别进攻浦项和盈德,然后转向釜山。”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0.米切尔大使的提议(第五章11)
  北朝鲜军没有能够按计划突破洛东江防线,其原因除了部队疲惫外,就是各师各自为战,不能有效的集中兵力攻击目标。然而美军面临的状况更加残酷。
  沃克在确立釜山桥头堡后,8月7日,命令马山的美25师实施反击。目的是确保釜山左侧的安全,同时吸引大邱方面的北朝鲜军,缓解大邱的压力。
  美25师师长金少将以他名字命名了这次作战——“金作战”。与北朝鲜第6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虽然给第6师造成了四千人以上的伤亡,但8月12日美25师也因为伤亡不小只得后退。结局是未能击破正面的北朝鲜第6师,也没能吸引大邱方面的北朝鲜部队,作战失败。
  北朝鲜第4师的进攻方向是灵山地区,这里是洛东江向西折流处,称作洛东江突出部。第4师由于补给困难和美军炮火陷入苦境,到8月14日一部分部队因缺乏弹药补给而士气低落。但是,守军美24师也很疲惫,8月15日,师长乔治少将向沃克提议,想要后撤,乔治将第1海军陆战旅投入战斗以维持战线。
  东海岸地区,8月9日盈德被攻占,8月13日开始浦项遭到进攻。韩国首都师师长金锡源在8月6日被任命为第3师师长,第3师一直在奋战,被压迫在盈德南侧的海岸,形成孤立状态。
  大邱也是危机重重。守卫正面的骑1师于8月9日击退了进攻的北朝鲜第3师,8月11日又击退了第10师一部的攻击。第10师于8月14日再次展开进攻,但还是被拥有空军支援的骑1师击退。
  北朝鲜第15、第13、第1师正从北面南下而来。
  ——以上就是8月15日美第8军面临的境况。
  因为不了了解敌人的损失情况,沃克还无法认定局势很悲观。
  从南到北再向东延伸的洛东江防线仍然在维持着,也许有一天会被突破。沃克在8月16日早上拜访了米切尔大使,以麦克阿瑟的担心为理由,请米切尔去劝说韩国政府和外交使团离开大邱。沃克指出,一旦防线被突破,敌人在六个小时内就能进入大邱:“不能排除敌人突然侵入的可能性。”又说麦克阿瑟对韩国政府和第8军司令部的安全很关心,特别强调韩国政府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我是不会丢下大邱的,但是参谋和司令部将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作为美军指挥官的我如果后撤的话将会影响韩国军民的士气。也许韩国政府和总统的转移会给韩国军民的士气造成很恶劣的影响,不过假如总统和政要们被杀掉或被抓的话,那不仅是士气的问题了,那韩国就算是完了。因此,无论如何都要让总统和政府转移。我在之前已经遵照大使的意见坚守到了8月15日,仪式也举行过,现在这样做不算不合时宜吧。”沃克微笑着带着玩笑的口吻又添了一句:“假如韩国政府消失了,我还能为谁战斗呢?”
  米切尔接受了沃克的意见,带着德拉姆拉特、诺贝尔前往庆尚北道知事官厅的李承晚住处。诺贝尔在路上想起李承晚曾和他说过,绝不从大邱后退了,如果敌人了他就带着数百名追随者去战斗,还要诺贝尔支持一百支来复枪。说不定这次李承晚还会问自己要来复枪呢。听了米切尔的建议,李承晚嚷了起来:“No!一千个No!我绝不抛弃人民,情愿战死。请您给我一百支来复枪,我和我部下一起去战斗!”
  “您是总统,没有必须和战士们一起在街上战斗,您必须为政府的运作做指导!”
  “那么我就辞职,找个人来接任,这样我就自由了,我就可以去战斗了!”
  看着李承晚声嘶力竭的样子,德拉姆拉特和诺贝尔面面相觑。上次从大田撤退时,李承晚也喊过“宁死不退”,同那时的态度相比,这次似乎显得缺乏真意。诺贝尔在日记里写道:“我对李承晚的这些话带有多少真意表示怀疑,更像是做戏。”德拉姆拉特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更使用了辛辣的词语:“李承晚将自己扮为英雄,像演戏,但是我确信一旦大邱直面敌人威胁,他是不会打算留下来的!”李承晚的这次做作给这两个人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米切尔看到李承晚反对,提议召集国防国务委员会来讨论这个问题。委员会由代总理兼国防部长申性模、内务部长赵炳玉、财政部长崔淳周、工商部长金勋、交通部长金锡宽五人组成。等五人到齐,米切尔告诉他们事态紧迫,希望总统和政府从大邱撤离。申性模和赵炳玉立即表示赞成,其他三人也跟着表示同意。
  李承晚还是表示反对:“韩国人不能在退了……即使政府撤了,我也不走……我辞职去和敌人战斗……”德拉姆拉特回忆说李承晚已陷入了“一种恍惚状态”,说话像咏叹调。
  在米切尔和委员会五个人的竭力劝说下,李承晚终于松口了,让先拿个政府撤退计划来。米切尔考虑到韩国军民士气的问题,经过深思,提出了如下方案:
  ① 政府转移声明要在适当时候发布,因为会给大邱造成混乱;
  ② 总统可以去镇海或釜山,并不时飞回大邱露露面,让大邱百姓安心,为安全起见,当日往返。这样能掩盖政府已转移的真相。
  李承晚和委员会表示没有异议,接受了米切尔的提案。
  翌日,8月17日,李承晚夫妇带着秘书们于正午前后乘坐美军运输机飞抵釜山。对外则称“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当晚,外交部长林炳稷向包括联合国朝鲜委员会在内的各外交团体传达了韩国政府要转移到釜山的决定,这些外交团体在第二天早晨之前都陆续离开了大邱。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10-1-8 10:11 编辑

老木匠的一些说明:

洛东江弯弯曲曲的在韩国东南绕了一个90度的弯,先是从东往西流,到大邱逐渐折转为向南流,最后在釜山西面流入黄海。有大约200多公里。凭当时联合国军的兵力,大约是每个师要守30-40公里的河岸。

洛东江本身有季节性河流特征,平时的径流很小,苦水季节即使在下游入海口附近也只有100多米的光景(上次从釜山机场回国,特意观察了一下),但河床宽阔有1公里多。河道弯曲、多沙洲浅滩,很适合进攻方以小部队涉渡后迂回防守方。

这不是一条好防线。但是再退缩,联合国军就会丧失洛东江左岸既有的道路网,难以调动兵力。只好勉强防守,尽力以内线兵力调动堵漏洞。要不是北朝鲜军队当时几乎已经处在弹尽粮绝的惨境,只靠拼死进攻,釜山应该是守不住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1.大邱的恐慌(第五章12)
  ——八月十八日
  北朝鲜第1、第13、第15师进逼大邱西北部,给守备的韩国第1师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连日来,大邱市内都能听到炮声,而且能感觉到炮声在不断的逼近,这天上午九点,六发榴弹炮弹击中了大邱车站。就在市民受惊的时候,街上张贴出了布告。韩国政府和庆尚北道官厅分别发表了布告,政府的布告只是简单的写着“政府将从大邱转移到釜山”。官厅的布告里在政府布告内容的基础又加了“北朝鲜军已逼近大邱,市民们尽快安排避难”的警示。事后,有一名高官私下对诺贝尔说起,委员会本是要听从他的劝告等待适当发表的时机,不过又想起了当时撤离汉城时没有告知市民的事情,最后还是决定马上发表布告。
  落下的炮弹和官厅的布告一下子让大邱陷入恐慌中。大邱的人口战前约30万,现在加上难民已膨胀到70万,街上到处都是要寻找避难地的人群。大邱车站拥满了人,通往釜山的道路上也挤满了人,部队的行动也变得很困难。“政府抛弃我们啦!”“只剩下我们自己啦!”这些流言在韩国部队之间散布,军心动摇,开小差者不断出现。申性模和赵炳玉赶到大邱车站,用麦克风喊话呼吁大家不要慌乱。
  米切尔等美国大使馆相关人员对此一无所知。
  中午时分,大使馆工作人员已相继出发了,米切尔和诺贝尔、斯图尔特二人是准备最后一批撤离的。“不需要那么着急,我们吃完中饭再走吧。”米切尔说道,并叫斯图尔特去弄些泡菜和米饭来。因为习惯了韩国的生活,吃很辣的泡菜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诺贝尔向米切尔提出想要留在大邱。
  诺贝尔考虑到釜山的难民、部队、物资要比大邱多得多,生活环境恶劣,因此还不如留在大邱的好。他觉得把釜山做桥头堡是很奇怪的事情。第8军司令部在大邱,大邱是全部军事行动的根据地,釜山仅仅是个部队和物资上岸的港口而已。诺贝尔曾对随军记者说过:“不应该是釜山桥头堡,而应该是大邱桥头堡,不是这样吗?”韩国政府的政要中申性模、赵炳玉、林炳稷、崔淳周等四人也留在大邱,那么美国大使馆和韩国政府肯定要进行沟通的,诺贝尔希望米切尔任命自己为大使馆驻大邱代表,但是米切尔说这个任务将交给参赞德拉姆拉特,“你还是到李承晚身边去,他现在多半在镇海的总统别邸。”镇海虽是军港,但风光很有名,还有海水浴场。米切尔拍了拍一脸不满的诺贝尔的肩膀,说道:“去游游泳,放松放松筋骨,不是很好吗?”
  当午饭刚准备好,市内张贴告示的事情传了进来,翻译将告示内容读了出来,米切尔大怒。翻译还说,街上已经很乱了,大家都在忙着准备避难。
  “这是违反约定的,简直是开玩笑嘛。”“是谁下令发布告示的呢?”米切尔和诺贝尔一边吃着炸鸡块一边说着,斯图尔特则默默的就着泡菜吃他的米饭。
  这时电话响了,诺贝尔拎起听筒,电话那头是大邱机场的值班军官,报告说李承晚刚刚下机,正驱车向市里去了。“What?”米切尔吃了一惊,他想李承晚肯定要到官厅召集阁僚们开会,因此连忙动身,临走前交代诺贝尔和斯图尔特如果一个小时后他还没有回来就先出发。
  到了官厅,米切尔才知道李承晚在前天出发前曾秘密指示阁僚:他会很快返回,在此之前政府不要移动。另外还得知赵炳玉曾主张说政府应该听从美国人的劝告立即搬迁。那时李承晚对阁僚们吼道,没有他的许可发表政府搬迁的声明是违反约定的,他不会逃走也不会撤离。米切尔坚持说约定就是约定,再次说服了李承晚,把他送回机场,并同机飞往釜山。
  诺贝尔和斯图尔特于下午三点分乘两辆吉普车离开了大邱,经过艰难的路程,于8月19日零点抵达镇海,上午十点拜访了总统别邸。李承晚正在别邸的栈桥上垂钓,诺贝尔走近时,李承晚问道:“我们何时去釜山?阁僚们都不在这里,而且马山方面有敌人来袭……”诺贝尔背转过身,淡淡的说道:“什么时候都可以出发,不过阁下不是很不喜欢后撤的吗?”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第六章 仁川登陆作战计划
  72.访日被拒(第六章1)
  李承晚在和诺贝尔对话后的翌日,8月20日,离开镇海前往釜山。据诺贝尔回忆,直接导致李承晚下决心离开时因为一发炮弹。
  这天,李承晚像往常一样在镇海总统别邸的海岸边垂钓,突然很近的海面上响起了爆炸声并掀起了水柱,是落下了炮弹或者是炸弹。“敌人来了,共产主义者登陆了!”李承晚这样认定并大叫起来。诺贝尔迅速判断了周围的情况,并不认为是北朝鲜人出没在附近的岛屿上,他向李承晚解释说也许是自己人的炮弹或者的飞机的误投。李承晚坚持道:“就是敌人,美国要负责!”并宣称要离开镇海。
  李承晚和夫人乘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飞往釜山,随行人员则乘摩托艇前往,诺贝尔是开着吉普车离开镇海的。李承晚抵达釜山后,拜访了米切尔大使,表示要去一趟东京。
  米切尔吃了一惊,问道:“韩国政府准备流亡日本了吗?”
  “不。我是想拜会麦克阿瑟元帅,有重要的事情商谈。”李承晚指出,韩国的危机是由于装备不足造成的,现在20万人的青年义勇军缺乏武器装备。“如果有了武器,韩国军队就能击退敌人,我要和我的朋友麦克阿瑟元帅直接就这个问题进行协商。”言外之意,美国不是也守不住韩国嘛,话语里充满了不信任感。
  米切尔回答,麦克阿瑟会在他的权限范围内尽可能的给与韩国援助,他会将李承晚访问日本的提议转达给麦克阿瑟司令部。
  回复通过电报发了回来——“元帅很忙”。没有过多的解释,就这样简单的回绝了李承晚的访日要求。而事实上麦克阿瑟确实很忙——正处在下决心实施仁川登陆作战计划的时候。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96# 老木匠
在美国时,碰到一个韩国人,他也认为南韩在洛东江九死一生,简直是神助般的奇迹,釜山保卫战几乎是在必沦陷的悲观气氛中,拖住了北韩的军队,给仁川登陆大翻盘创造了时机。
今天,我就是高瑜
  然而,7月31日,当守卫晋州的19团2营被击退,美军终于判明了西南部战线的敌情。根据俘虏的供词和无线窃听,出现在西南部战线的敌军并不仅仅是先前推测的北朝鲜第4师,第4师在居昌方向,而晋州方向上出现的是第6师。这个情况使美第8军司令部、麦克阿瑟司令部,甚至华盛顿都感到愕然。一个师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再多一个师的话,西南部战线的维持看来是很困难的了。

——————————

北朝鲜在“祖国解放战争”中最了不起的战略迂回就是这个第6师的机动。方虎山指挥的这个师在突破三八线时战功卓著,以后受命延西海岸直下,迂回到釜山西侧马山,打算一举攻入釜山。

美军发现后发起“金作战”(也翻译为“基恩作战”),结果在马山遭遇第6师的伏击,主力被打垮。

第6师,是中国解放军四野的166师,是个朝鲜人师,由在中国东北的原日军的朝鲜族军人组成,方虎山原来是这个师的政委。回到朝鲜后,改编为第6师,方虎山任师长。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基恩作战中,美军先后出动的兵力达到了2.4万人,方虎山的第6师估计只有7500人。但美军没有能够实现作战目标,第6师仍然具有威胁釜山的战斗力。

到9月1日,釜山前线双方兵力对比,联合国军在兵力上占有2:1优势,火炮占有4:3优势,坦克占有6:1优势,以及海空军优势。但是联合国军完全处在被动挨打境地。

回国老兵+苏式装备(北朝鲜军一个师的火炮数量和口径超过了驻日美军师)+中国军队灵活多变战术+苏军全力进攻战略=战争史上的奇迹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3.铬铁矿计划(第六章2)
  仁川登陆作战是改变朝鲜战争格局的一战,这场充满危机的“世纪大赌博”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次作战是由麦克阿瑟提出并在他狂热的执着下实施的,很有麦克阿瑟风格。
  如前所述,麦克阿瑟想到这个计划还是在汉城失守后飞到水原机场的时候,那时,麦克阿瑟站在水原郊外的山丘上,望着汉城上空的硝烟,似乎得到了上天的启发,构思了这个计划。随后,他指示参谋长阿蒙德着手研究和准备仁川登陆作战。
  7月4日,代号“蓝心”的作战指令下达到骑1师,令其登陆仁川,但由于战况紧迫,“蓝心”作战被取消了。骑1师被投入到大田方面的前线。之后,麦克阿瑟又指示作战部长E•拉特成立“统合战略计划作战组”(JSPOG),就仁川登陆作战计划进行具体的策划。
  在等待“统合战略计划作战组”做出方案之前,麦克阿瑟于7月23日向华盛顿做了汇报:“正在策划九月中旬左右以策应第8军的作战为目的,用海军陆战旅和步兵第2师在敌人后方登陆的作战计划。”计划以准备后续增援韩国的第1海军陆战旅和步兵第2师在仁川、群山、注文津(东海岸)之一登陆,切断北朝鲜军与后方的联系。仁川登陆为“100B计划”、群山登陆为“100C计划”、注文津登陆为“100D计划”。
  这天华盛顿是首次获悉麦克阿瑟的“后方登陆作战”计划。虽然麦克阿瑟提出了三个计划,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考虑仁川以外的登陆地点。为什么是仁川呢?为什么不考虑其他登陆地点呢?
  麦克阿瑟说是根据战略、战术、政治、心理等四方面因素综合判断的,仁川最符合要求。战略上,仁川在汉城西侧仅约20公里,一旦登陆成功,非常容易攻入汉城,而且可以配合第8军包围北朝鲜军主力。如果在群山或注文津登陆则没有这样的好机会。另外,由于韩国道路网的特点造成了北朝鲜军的补给线一定要先汇集到汉城再向南分派,从仁川登陆拿下汉城的话,也就切断了北朝鲜军的补给线。“战争史上十有八九的失败是因为补给断绝的原因造成的。”从战术上看,北朝鲜军在仁川的配属很薄弱,可以进行偷袭并获得成功。“攻击空虚之所,这是在二战中被验证的兵理,也是我的军事哲学。”登陆成功后拿下汉城,就奠定了最终获胜的基础,恢复韩国国民和自由世界的信心,沉重打击共产主义阵营。“在政治上、心理上也能获取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仁川登陆作战被麦克阿瑟视为“朝鲜战争和自由世界命运”的赌注。
  麦克阿瑟将称为“铬铁矿计划”的后方登陆作战方案汇报给了华盛顿,但是因为战况恶化,7月29日,“铬铁矿计划”被推后,第1海军陆战旅和步兵第2师被投入到了“釜山桥头堡”。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在北朝鲜军的强力进攻的压力下更深切感受到实施仁川登陆来扭转战局的必要性。“釜山桥头堡”的围城之势仍在持续,第8军将疲于酷暑下的战斗,僵持到十月的话,农作物就成熟了,决不能给北朝鲜军收获粮食的机会……
  麦克阿瑟于8月12日,正好是马山正面美25师反击失败的那天,下令起动100B计划,即仁川登陆作战计划。作战部队包括已进行动员的陆战1师、步兵第7师以及韩国军的一部,攻击目标是“仁川——汉城”地区。
  接着,8月15日,设立第10军司令部,统辖登陆作战部队,军长由参谋长阿蒙德少将担任。在正式下令之前,第10军司令部对外称“总司令部特别策划参谋组”,司令部成员基本上就是当时进行策划的“统合战略计划作战组”成员。
  海军陆战1师自7月25日下达动员令以来,一直在加利福尼亚潘多尔顿基地进行整编。由于以第5陆战团为核心的第1陆战旅已投入韩国,造成陆战1师兵员不足,不得不从陆战2师、预备役、驻欧部队抽调兵力进行补充。
  步兵第7师的定员有约9000人缺口,不得已由在釜山招募的韩国兵充当,美韩士兵以相同比例混编,称之为“友好方式”。
  加入第10军的韩国部队是白仁烨上校的17团和海军陆战团。
  陆战1师在进行整编的同时,步兵第7师也在进行准备和整合,8月13日,新招募的韩国部队抵达横滨接受装备。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老木匠的说明:

一般人从地图上看,总会觉得仁川是个登陆作战的好地方,可以一下子截断朝鲜半岛。

可是为什么北朝鲜和美国海军都认为仁川不适合登陆作战?

到过韩国旅游的人,实际上已经可以看到答案。

在白天坐飞机进入或离开韩国首尔永宗岛国际机场的乘客,在坐大巴经过跨海大桥的时候,只要往窗外看看,就可以见到几乎一望无际黑呼呼的烂泥滩。

朝鲜半岛中部的两条大河临津江和汉江都在汉城-仁川这个海湾入海,带来了大量的淤泥。这些淤泥没有像长江、黄河三角洲入海口那样形成大片的芦苇荡,那是因为这个地方的海潮很怪异,是世界上潮流最快、潮差最大的地方。晨昏两次潮水,早上6点左右,傍晚也是6点左右,正好是“潮汐”。高潮位的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潮水上涨的速度比人跑步还快,每天快速反复冲刷,带走了一切植物生长的希望,千百年来形成了这个沿海岸宽达6、7公里的烂泥滩,寸草不生,寸步难行。

仁川港只有一条弯曲的深水航道,但这条航道被月尾岛掩护。在月尾岛上的炮台可以有效控制每艘入港船只。

这样的地形,要进行登陆作战非常困难。第一波上岸的部队不得不等待下一次高潮带来增援,要捱过整整12小时。狭窄的航道也极容易安上水雷,堵塞入港唯一通道。所以苏军顾问和美军将领都认为仁川无法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老哥对传说中的太祖敦促金胖派驻中国的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赶回朝鲜,要求金胖注意仁川防务一事有什么说法?
今天,我就是高瑜
老哥对传说中的太祖敦促金胖派驻中国的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赶回朝鲜,要求金胖注意仁川防务一事有什么说法?
自觉的梦游人 发表于 2010-1-10 13:56
没有确切的资料,总的感觉是不相信。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10-1-10 15:02 编辑

91年,陈兼搞了一份日文资料叫我翻译,好像是《军事研究》,里面提到这个副总长两次被太祖赶回去,说第一次金胖拒绝太祖加强防备仁川的建议,训斥了这个副总长一顿,之后,他回到北京,太祖再次叫该副总长回去力劝金胖,结果赶到平壤,已经是兵败如山倒了。我当时问陈兼是不是真的,他好像还是蛮相信的。
今天,我就是高瑜
这个连马屁精们写的战史里都没有提到的事情,应该是胡扯吧。

后来雷英夫一直写文章,说是他第一个看出来向毛提出。但马上就有当时作战部的其他人(李涛等)出来说不是这样的,是作战部的集体上报。但都没有这段副总长的说法。况且当时提出的具体登陆点分析可能为海州、镇南浦,仁川只是包含其中而已。

从一般的战略来看,预测到仁川登陆并不难。麦克阿瑟也不过是这样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4.史密斯师长(第六章3)
  麦克阿瑟司令部编成第10军是为了准备与促进仁川登陆作战的实施。但是华盛顿美军首脑层和海军却反对在仁川进行登陆作战。
  ——八月二十一日
  上午八点八分,美陆军总参谋长科林斯上将、海军作战部长F.夏曼上将、空军副参谋长I.爱德华兹中将乘专机飞抵羽田。按科林斯的说法,这几位美军高层来日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一下麦克阿瑟的意图,为什么会选择在仁川进行登陆作战的。正式会谈是等到8月23日陆战1师师长O.史密斯少将到达后召开的。
  李承晚传达访日请求是在8月20日,麦克阿瑟当然没有时间接待他,所以被拒绝了。
  ——八月二十二日
  下午三点三十分,史密斯少将抵达东京。因为要处理陆战1师的编成问题,首先来到了设在东京的师部。这天日本和韩国都是酷暑天,韩国前线不少美军士兵得了日射病,东京的气温在正午时有36.2度。史密斯少将到了羽田就是一身汗。在羽田迎接他的是内定的登陆作战海军司令J.多尔少将,然后一起前往停靠在东京湾的旗舰“麦金利山号”。在舰上,多尔和先期抵达的师参谋A.帕萨上校向史密斯汇报了仁川登陆的概要情况,目前还处在保密阶段,但根据麦克阿瑟司令部的作战计划,陆战1师是登陆的先锋,登陆时间预定在9月15日……
  “9月15日的话,我们师到了东京就得赶往仁川啊,进行训练和预先演习的时间都没有!”史密斯想着从欧洲和美国本土调来所属部队的时间表,喃喃道。海军陆战队本来就是应付紧急情况的,二战中在一个月内连续出动的事也不少。所以这次的作战计划对史密斯来说并不意外,不过他对多尔的说明很在意。多尔介绍说,仁川海岸潮差很大,海底全是淤泥,作为海军是反对这个作战计划的。
  “恩,这样看,又像以前那样陆军把难题推到海军来了。”史密斯哼了一声说道。陆战队为海军所属,而海军和陆军关系不怎么好,不管是东洋还是西洋、以前还是现在都是这样,美国也不例外。史密斯接过多尔准备的关于仁川登陆作战计划的海军方面立场的建议书,前往设在东京•日比谷的麦克阿瑟司令部。
  进了司令部所在的第一生命大厦,看到不少地方都配置了荷枪实弹的卫兵,史密斯耸了耸肩。见到参谋长阿蒙德,史密斯揶揄道:“陆军真严肃啊,东京好像是前线的感觉。”阿蒙德只当没听见,说麦克阿瑟在午休马上就起来。
  根据《美国海军陆战队朝鲜战史》介绍,这两个人从最初开始就和不来,会谈始终处在对立状态。
  阿蒙德告诉史密斯自己已就任指挥仁川登陆作战部队的第10军军长,希望史密斯能协助。史密斯回答协助当然没问题,但是仁川这个登陆地点不合适。阿蒙德反驳道仁川登陆是必须的,就是有困难也要克服,而且强调登陆地点和时间已经决定了。史密斯再次反驳,讨论就这样进行的时候,副官进来报告说麦克阿瑟开始工作了。
  麦克阿瑟以特有的欢迎方式——右手握着对方右手,左手握着对方左手——迎接史密斯。如此热情的欢迎方式倒给史密斯的感觉像做戏,史密斯不冷不热的谢道:“Thank you, Sir.”麦克阿瑟等史密斯坐下,点上了烟斗,抽了两口,然后靠在椅子里说了起来。
  史密斯回忆道:“与其说是作战说明,不如说是凭借一次战役结束朝鲜战争的胜利宣言,表露出超越自信的神秘的信念。”
  麦克阿瑟没给史密斯发言机会,滔滔不绝的说着仁川登陆的必要性、一定能成功的根据、对海军陆战队的信任等等。然后突然站了起来,说了句“再见”,就把史密斯送走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5.华盛顿的反对理由(第六章4)
  ——八月二十三日
  史密斯虽然在前一天听了麦克阿瑟的介绍,但是仍对仁川登陆作战没有信心,他又找了内定的第10军参谋长C.拉夫那上校,也找了阿蒙德。不过每次谈话给史密斯的感觉是,他得到的是对登陆作战的畏惧以及陆军方面把麦克阿瑟的信念当做他们自己的信念。
  下午五点三十分,总司令部会议室,包括总参谋长科林斯等华盛顿来的首脑们出席的会议开始了。参加登陆的部队指挥官和参谋、麦克阿瑟司令部的军官也列席了会议,由于参会者多,有一部分人只得在走廊里参会,甚至还占用了参谋部所属的办公室。
  根据麦克阿瑟的说法,华盛顿的美军首脑之所以反对仁川登陆作战,是因为二战型的登录战已经过时了,华盛顿方面的方队理由有以下几点:
  ①即使仁川登陆成功,釜山仍然很危险,没有意义。在离釜山约240公里外的仁川投入兵力,一方面分散了兵力同时也弱化了釜山桥头堡。
  ②步兵第7师一旦投入,日本的防卫能力将丧失。
  ③登陆作战将调用原本用于第8军补给的船只,如果作战失败,这些船只损失掉了,第8军的补给将无法进行,而且也无法撤退了。
  ④仁川的地理、地形、海象等条件都不适合登陆作战。
  华盛顿的意见之前就报告给麦克阿瑟了,海军方面又就第4点意见指出存在战术上的困难。
  会议首先由麦克阿瑟致辞,然后由作战部长拉特作了基本说明,接着叫由海军方面。海军方面的主持人是多尔少将。事前阿蒙德曾提醒多尔“元帅喜欢突出重点、简单扼要的说明”,但是,多尔考虑到这件事太过重大,所以要详细说明,并将问题分列,安排专人说明——航海:E.马歇尔上校、情报:R.马克维因中校、航空气象:C.帕隆上尉、兵要地志:W.佩内迪克特中校、海岸情况:J.罗维特洛少校、水路舰艇计划:M.雅各布斯少校、舰艇进行计划:C.阿尔蒙少校、炮火支援:A.凯布斯少校、轰炸支援:T.穆阿中校。这九个人每人八分钟时间的说明都指出有困难,其中最困难的是仁川港的情况。
  仁川港的海底积满了黄海过来的泥土,落潮时会出现长达3.2公里的泥土地带。另外,仁川港没有海滩,登陆舟船将直接靠在岩壁上。仁川港的涨落潮差很大,排世界第二,平均涨落潮差6.9米,大潮日会超过10米。落潮时泥土地带中会留出宽1.8-2公里、长约90公里、深6-10寻、流速5节的水道,除此以外,没有其他进入港口的方法。因此,登陆时间必须选择满潮时,最好是在大潮日。
  9月15日的满潮时间为早上6点59分和晚上7点19分,日落时间是6点59分。其他的大潮日分别是10月11日和11月2日,但是十月以后玄界滩、黄海的季风很猛烈,不利于船队航行。也就是说,9月15日晚上7点19分是仁川登陆的理想时间点,但是问题有很多。
  满潮时间持续约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内兵员和物资要送上岸,几乎不太可能。登陆的最佳时间点敌方应该是知道的,肯定会加强戒备,另外,登陆前肯定要对位于港口入口处的月尾岛进行炮火压制,那么登陆企图将暴露无疑。奇袭登陆肯定是不现实的。仁川港的岩壁高约5米,对登陆部队来说也是天然的障碍。
  多尔在九个人做完说明后,对麦克阿瑟说:“对于这个作战计划,情况已经由专人说明了,一定要我表态的话,我的意见是‘仁川登陆不是不可能’。”言下之意,美国海军虽不能说是什么样的作战都不畏惧,但是仁川登陆最好作罢。
  麦克阿瑟没有朝多尔看一眼,一直注视着地图,默然的抽着烟斗。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6.麦克阿瑟的辩论(第六章5)
  海军作战部长夏曼上将接着多尔后面发言:“关键是海军方面认为仁川具备不适合登陆作战的全部条件。”
  陆军参谋长科林斯提出了“群山”这个登陆地点。“仁川距离釜山太远了……”科林斯的考虑是在美韩军主力集结的釜山桥头堡以外的游离作战是危险的。仁川离开釜山约240公里,登陆部队将孤立于釜山桥头堡之外,即使仁川登陆部队能占领汉城,仍然有被击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第8军本来兵力就不足,又抽走了海军陆战队,防线更显薄弱。“所以我提议在群山进行登陆,群山离现在的战线很近,没有仁川港不利的地形和海象,登陆会比较容易。”“是的,我也认为放弃危险的仁川,选择安全的群山比较好。”夏曼也表示赞同科林斯的观点。
  会场一片寂静。下一个发言者当然是麦克阿瑟了,陆海军首脑一致反对仁川登陆作战。麦克阿瑟会如何应付呢?在两位上将发言结束后,麦克阿瑟仍然抽着烟斗注视着地图。“我想先保持一下沉默,我清楚的感觉到屋子里的紧张气氛变得浓重了。”麦克阿瑟对当时的氛围是这样描述的。接着,他拿开了烟斗,仍然盯着地图,用低沉的语调开腔了:“我的判断是敌人对后方的防备是疏忽的。”
  麦克阿瑟的语调有点像自言自语,不过音调一下子就提高了,恢复了他本来的咏叹调式的语气,而且是滔滔不绝的独角戏一般的演说。
  ——从仁川登陆夺回首都汉城,是战略上、政治上、心理上的紧急要务。
  ——敌人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从仁川登陆,因此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高。
  ——海军指出登陆困难,但是海军在二战中成功的进行过比这还困难的登录作战,从没让我失望过,这次我确信他们会取得成功。
  ——群山登陆也是个不错的方案,但是,群山登陆仅仅只能加强第8军的左翼,既不能切断敌人的补给线,也无法实施对敌人的包围。
  ——增强釜山的兵力,把敌人推回去,也只不过把敌人沿着补给线逼退,时间和牺牲将很多,如果到了冬天,作战将变得更困难。
  ——但是,如果我们从仁川登陆,切断敌人与后方的联络,然后和从洛东江反击的第8军形成锤子和铁砧之形,将敌人彻底粉碎。
  ——现在全世界都在注视着朝鲜半岛,如果失败了,会给欧洲投下火种,如果胜利了,欧洲就不会发生战火了。
  ——仁川登陆一定要成功,这将挽救数十万的生命……
  麦克阿瑟歇了一口气,然后高声的总结道:“各位,我们就在仁川登陆,将敌人彻底粉碎!”
  远东海军司令C•乔伊中将看了看手表,演讲持续了45分钟。
  多尔回忆说:“听了麦克阿瑟的辩论,消除了我关于仁川登陆的担心,屋子里其他人肯定也像我一样被他说服了。”就像多尔回忆里说的,演讲结束后,屋子里充满了一种无言的兴奋。虽然没有掌声,但似乎与会的所有人都被麦克阿瑟的气魄和辩论所征服了,头上充血,胸中有种冲动似乎要冲出来。
  ——不过,从华盛顿来的二位上将仍然还是带着怀疑的表情。科林斯问拉特:“如果放弃了仁川登陆的方案,或者是失败情况下的备用方案——群山方案也没有进行研究和策划?”拉特立即回答道:“是的,将军,已经做好了。即使在仁川方案里也有在群山正面进行佯动的计划。”科林斯点了点头。
  麦克阿瑟看到科林斯点头了,竖起食指示意阿蒙德结束会议。他认为只要说服了华盛顿派来的人,其他人就不会有反对意见了。
  但是,海军方面还没有被完全说服,当夜,多尔拜访了夏曼上将和海军陆战队司令L•谢法特中将。虽然已被内定为登陆作战海军司令,但多尔仍然认为仁川不是一个合适的登陆地点。除了涨落潮差太大了外,预定七万人的部队及物资要上陆,过于狭窄的水道限制了这种能力。另外水道外的停泊地方也很狭窄,进行援护射击的大型舰艇活动受限,而且登陆舰不得不停泊在离岸边30海里的地方,严重阻碍了援护射击与登陆的衔接。假如北朝鲜在进出仁川港的水道投放水雷的话,海军将无计可施,因为远东海军极度缺乏扫雷艇。多尔提出,如果群山方案不被采纳,可以考虑在仁川南侧30英里的位于仁川与群山中间的浦升面进行登陆作战。浦升面的牙山湾北岸与乌山西侧海岸连接,虽不能直接对汉城展开突击,但可以在乌山——平泽地区切断北朝鲜的补给线。夏曼和谢法特表示赞同。
  谢法特还接到陆战1师史密斯师长的汇报,从陆战队的角度看也有不安因素。
  对海军来说,仁川登陆的困难是怎么把登陆部队送到岸边,而对陆战队来说更面临直接的困难。登陆要利用日落前的满潮时机,陆战队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攀上岸壁、占领目标、构筑阵地、搬运物资等任务。但是登陆地点不是海岸而是街道,差不多是碉堡林立的街道,而且是直接面对。登陆作战的绝对条件是奇袭,而为了确保运输必须压制仁川港入口处的月尾岛,对其炮火压制将暴露登陆企图。“奇袭是不可能实现的……元帅虽然有登陆成功的信念,但对我们来说,信念不等于成功,这样的成功是要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
  翌日,谢法特向麦克阿瑟提出浦升面登陆的方案,麦克阿瑟摇了摇头,说道:“不,不行。你看一下从浦升面通往内陆的道路,非常不利于大部队机动,占领了浦升面后还是得在仁川进行登陆作战,但是敌人就会想到去破坏仁川港了,那么该怎么办呢?”谢法特走后,夏曼来了,谈了一个半小时,想说服麦克阿瑟放弃仁川登陆计划,从麦克阿瑟的房间出来,夏曼告诉在外面等待的乔伊劝说失败:“我都快要变得和他一样乐观了。”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朝鲜人民军叛将李相朝大将
-
李相朝(朝鲜语:이상조,又名金泽民)
1913年(另有1915年一说)出生于中国辽宁沈阳郊区,祖籍南朝鲜釜山人。能讲流利的汉语和俄语。中共党员,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八路军总部机关工作。1942年赴中共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加入武亭指挥的朝鲜义勇军。1945年8月,朝鲜义勇军奉朱德命令开赴东北,11月,朱德海和李相朝赴哈尔滨地区组建了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由李相朝任司令员,朱德海任政委,李德山(即金昌德,另一位朝鲜传奇将领,人民解放军164师师长,以后介绍他)任副司令员,该部后来发展为人民解放军164师,全部由朝鲜族组成。

后随金光侠返回朝鲜,任朝鲜人民军副总参谋长兼侦察局长,被授予中将军衔,参与人民军的组建。1950年7月12日,奉金日成命令赴北京,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朝鲜战况,此时人民军在战斗中处于优势,毛泽东、周恩来要求其告诫金日成,提防美军在仁川登陆,结果未受到金日成重视。9月15日,美军果然在仁川人民军侧后成功登陆,人民军全线北撤,损失惨重。1951年7月,双方开始停战谈判,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谈判代表团成员,期间同“联合国军”谈判代表斗智斗勇,已有许多公开史料介绍了谈判过程中有趣的细节,这里不在一一罗列。1953年7月,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调任外务相,李相朝出任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首席代表。1955年8月任驻苏联大使,1956年4月在劳动党三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对于这个曾在苏联留学和参加中国革命的显赫人物来说,接下来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1956年8月,发生了崔昌益(他是延安时期是李相朝的上级)、朴昌玉发动的反金日成事件,南朝鲜史料称八月宗派事件(8월 종파사건),上文已给予介绍,不再重复。他被认为参与了这个阴谋,在得知自己的前同志遭到逮捕后,拒绝奉召回国,在苏共默许下长期滞留苏联,过着隐居生活。

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不顾朝鲜的反对积极参加并以此谋求同南朝鲜改善关系,导致两国关系全面恶化。1989年9月,李相朝在戈尔巴乔夫默许下突然返回南朝鲜,这个昔日的将军现在决心成为一个彻底的叛徒。他在汉城大肆攻击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金日成本人,并以讲话和回忆录的方式,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行了大肆歪曲。1990年9月,苏联同南朝鲜建交,苏、朝之间几乎中断一切往来。至此,李相朝在反共反朝的危险道路上越走越远。1992年1月27日,在南朝鲜以及美国、日本支持下,流亡世界各地的朝鲜叛徒拼凑了一个所谓的“朝鲜民主统一救国战线”,李相朝成为这个反叛组织的头目之一。

苏联留学生-中共党员-八路军战士-朝鲜将军-政变未遂者-流亡者-叛徒······所有这一切,使得李相朝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
今天,我就是高瑜
111# 自觉的梦游人

整个文章有点乱,是日本左派的文字吧。

李相朝来访好像没有人当作正经史实来引用过。

常理度之,7月2日紧急动员了42军,7月10日宣布东北边防军建制。应该是准备出兵了的,后来不知为何叫停,估计应该是老斯发话,见美军大规模介入,不想因中国军队入朝引发全面冲突。李相朝来,或许是因为出兵事。

现在中方的马屁文章都不提带话防仁川之事,应该是胡扯吧。当时连麦克自己都还没有想好仁川登陆,中方即使是肚子里蛔虫也不可能预见到此。

如果中方出兵,42军过去,即使不加到南部战线去攻打釜山——去了也不行,只会加重军粮危机——,放在中部一带机动,仁川登陆也就不可能。美海军同意作战的根据就是仁川没有大部队。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此人叛逃在当时引起轰动,因为两点,第一是朝鲜人民军大将军衔的叛逃级别,第二就是有关韩战的回忆,当时日本《军事研究》发了一个很长的采访李相朝的访谈录,其核心就是谈他两次穿梭于平壤和北京之间,传达毛的担心和金日成的嚣张跋扈。记得语气十分佩服毛和二十分看不起金,从他叛逃者身份,突然谈一个与他利害关系不怎么直接的话题,在我看来,还是值得关注一下。陈兼要我帮他翻译,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
今天,我就是高瑜
总之带话防仁川肯定是无稽之谈,战史论坛上有过讨论的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因为金根本没有认为退防仁川的必要,甚至认为毛在试图拖他的革命胜利的后腿,就根本没有派兵加防这一带。此事其实并不是成为毛的荣耀,甚至除了证明他的眼光独到,别的就是耻辱了:他根本就被金看不起。后来的唇齿相依,都是以这份看不起导致大失败为基础的。
今天,我就是高瑜
115# 自觉的梦游人

李相朝试图给人以这样的印象,来丑化金胖吧。

仁川登陆构想,据其回忆录,麦克阿瑟是6月30日夜间形成,7月4日下达“兰心计划”。预定7月22日登陆。7月10日取消。7月23日重新下达“铬铁矿计划”。预定9月实施,但仍有3个登陆地点。

总参作战部上报战情通报里提到了登陆的几个地点,没有仅指明仁川,也肯定不是7月份的事情。

金是部署了仁川防御的,新编成18师驻防在汉城-仁川地域的,还有第9师的87团。后来到了9月10日后,前线实在攻不动了,金才调动18师主力和89团南下。在汉城只有一个18师的22团,在仁川只有守备队和海岸炮兵。但已在月尾岛建筑了很多炮台,航道里设了水雷。对付一般的情况是可以了,对付训练有素美国海军陆战队还不够而已。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金实际上还是有能力的,并非蠢货一个。军事指挥上并没有很大的过失。至少并不比老彭差到哪里去。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7.一陪五千的赌博(第六章6)
  当晚,夏曼和科林斯一行华盛顿首脑离开羽田返回美国。接到两位上将的报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O•布拉德雷上将感到很不安。报告中提到了仁川登陆作战的不利因素,指出一旦成功将获得巨大战果,也指出麦克阿瑟对此战获得成功抱有非常强的信念。
  但是,登陆作战要解决技术困难,作战的成败与否还取决于奇袭能否达成。麦克阿瑟认为奇袭能够达成,因为敌人疏忽了。不过,北朝鲜是否真的疏忽了呢?麦克阿瑟并没有拿出具体的证据。
  也许北朝鲜军已经在仁川埋伏好了——到那时候,加上仁川港地形的困难,作战将彻底失败。在韩美军很可能会遭到致命打击而一蹶不振。
  美国联合参谋本部于8月28日致电麦克阿瑟,作了如下指示:“我们同意当仁川地区敌人防御薄弱时,选择在仁川或仁川南方适合的地点,即在朝鲜西海岸实施水陆两用部队进行机动的计划。我们也同意,作为远东军司令的您如有需要,可以准备在群山地区使用水陆两用部队包围敌人。我们理解随着形势的推移,为了争取有利条件而采用替代方案。”这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指示。联合参谋本部是美国三军作战的统辖机关,是远东司令官的上级,但上将们都是麦克阿瑟的后辈,一方面不得不尊重麦克阿瑟的决定,另一方面也表明仍然在期待他放弃仁川登陆计划。华盛顿的上将们对于麦克阿瑟的信念能否给仁川登陆带来理想的结果感到不安。也可以说是对麦克阿瑟的“赌博”感到不安。对于华盛顿的指示,麦克阿瑟用他的自信坚持他的“赌博”。
  “我知道仁川登陆相当是于一赔五千的赌注,但是我还是要去做,因为以前我也这样做过。”麦克阿瑟这样对乔伊中将说的。
  8月30号,以联合国军司令官的名义下达了有关仁川登陆的联合国军作战命令。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8.仁川谍报队(第六章7)
  如果说,对仁川登陆作战最热衷的人是麦克阿瑟的话,那么第二热衷的可能就是李承晚了。李承晚在大邱时曾对海军总参谋长孙元一少将说起,如果金日成年底或下年初在汉城发表什么言论就不好办了。当仁川登陆计划成型的时候,李承晚燃起了仁川登陆后夺回汉城的希望,孙元一也确信仁川登陆可以扭转战局成为拯救韩国的一战,并期待它能成为现实。当得知美军内部有很多反对仁川登陆的意见后,李承晚和孙元一商讨了一个对策。
  8月13日——也就是麦克阿瑟下令准备实施“铬铁矿100B计划”(仁川登陆计划)的第2天,孙元一秘密召见了海军情报局局长咸明洙少校,命令他秘密组织谍报队,潜入仁川西南约22公里的灵与岛搜集仁川港的情报,还特别交代,所有的情报要围绕美军在仁川的登陆展开,一定要获得对美军有利的情报。然后望着咸明洙问他是否明白,咸明洙答道:“我完全理解命令的含义,绝不会传送无价值的情报回来。”
  咸明洙找来部下金舜基中尉、张正泽少尉、林炳来少尉三人,向他们下达了组织谍报队的任务。三人在宣誓严守秘密之后,又召集了可信赖的亲信组成了17人的谍报队,一行人于8月17日夜乘渔船白鸥号离开釜山。因为是秘密任务,他们都没有和家人告别,8月23日抵达灵与岛。
  灵与岛及附近岛屿在开战后被北朝鲜占领,两天前,由海军中校李熙昌率炮艇部队夺回。李熙昌是702号艇的舰长,率领701、704、513、301、307、309、313号艇首先占领西侧的德积岛,之后90名陆战队员歼灭了30名守军,夺回了灵与岛。灵与岛开战时,居住有3000人,这时已经有不少人离岛,只剩下500人。谍报队登陆后,在灵与中学的操场召集了当地青年,组成了青年义勇军。
  咸明洙试着与仁川的工作员接触,说是工作员,其实就是仁川的朋友金某和权某,战前被发展为工作员。他们应该还在北朝鲜占领下的仁川,至于现在是否还对大韩民国效忠就不得而知了。林炳来和几个队员化妆成当地人在晚上出了趟海,在深夜时分将权某夫妇带了回来。权某夫妇见到咸明洙很激动,说做梦都在等着再见的这一天。经过彻夜询问,确认夫妻二人仍然对韩国忠心,金某已是内务署员,但对韩国的忠心没有变。第二天,咸明洙留下了权夫人为人质,将权某送回了仁川。晚上,权某带着金某回到了灵与岛。金某见到咸明洙也很激动,发誓自己没有变节,一定会尽力协助工作。因为金在内务署工作,可以获得居民通行证,咸明洙将队员分成三组,金舜基组常驻仁川,林张两组随时往来仁川传递情报。咸明洙所指示的情报对象是仁川的北朝鲜军兵力、补给状况、水雷投放情况、登陆地点的地形和岩壁的高度。
  由于有了金某、权某的协助,谍报队不仅可以自由的出入仁川,而且还找到了以前的工作员协助工作。为了判断有无水雷运输,谍报队员扮作挑夫探查往来的车辆;为了判断岩壁的高度,通过攀爬岩壁,用自己的身高测算。“所需的情报在3、4日内都搜集到了。”咸明洙回忆说。但是,根据孙元一的指示要对情报进行处理,“我很明白孙长官的意思,敌人兵力如果实际有5000人,我只能报3000人,以此类推。”咸明洙谍报队的情报是否真的影响了麦克阿瑟对仁川登陆乐观态度就不得而知了。
  谍报队到达灵与岛的日子正是东京会议那天,情报向东京传送应该是在几天之后,但肯定给麦克阿瑟司令部以很大的刺激。麦克阿瑟司令部收到的谍报队传送来的情报,非常符合麦克阿瑟乐观的期待,感到有必要确认。谍报队的情报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在“白人的眼里”都需要确认,特别是登陆艇及运输船只能够进入到仁川港的哪里。司令部指派海军上尉E•克拉克到灵与岛去,克拉克上尉是从水兵升上来的,二战期间及战后一直在积累LST和运输船的航海经验,能说一些日语和汉语。克拉克带了两个在总司令部工作的韩国人作翻译,另带了一名通讯员组成四人小组。朝鲜半岛西海岸是由英国海军控制的,因此,克拉克上尉一行于8月31日上午七点乘英国驱逐舰博爱号从佐世保出港,英国巡洋舰牙买加号担任护航。9月1日上午七点在德积岛换乘韩国炮艇703号在正午时间登上灵与岛。
  克拉克带来了很多东西,有冲锋枪、卡宾枪、手枪、手榴弹、弹药、医疗品、净水片、口粮、无线电,还有100万韩元纸币(当时1美元=1800韩元)、200磅大米和70磅鱼干。带米是因为听说北朝鲜军将大米都征收了,当地很缺乏。克拉克还听说朝鲜人就像美国人爱吃冰激凌一样喜欢吃鱼干,所以也带了鱼干。这两个做法相当正确。当克拉克打开在佐世保准备的大米和鱼干的袋子,聚集在周围的村民都露出了“友好的态度”。
  克拉克一行在岛的北侧设立了营地后,村长前来表示将尽量协助工作,还带来了两个小姑娘,是岛上国民学校教师林世荣的女儿和林义淑金元东的女儿。克拉克看到两个小巧的姑娘想起了自己12岁的女儿吉妮。“两个都是小学生吧,很可爱。”接下来村长的话令克拉克吃了一惊,“您搞错了,金小姐20岁,林小姐21岁了,是来负责您的饮食起居的,其它的什么都可以……”看到克拉克有些发愣,村长又把“什么都可以”强调了一遍,还把两个小姑娘向前拽了一步。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79.登陆用的梯子(第六章8)
  克拉克谍报队的行动进行得很顺利。登上灵与岛的第二天,克拉克就获得了对仁川登陆很有价值的情报。当时他们“捕获”三艘在附近海面打渔的帆船,渔夫们答应帮助克拉克他们,并告诉他们仁川港没有投放水雷。克拉克随即向麦克阿瑟司令部汇报,司令部很高兴打消了一个重要顾虑。
  ——但是,令麦克阿瑟司令部更担心的事情却发生了。
  回顾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作战计划的最终确定经历的曲折在古今战争史上是不多见的。该计划遭到美军内部的反对,加上战局恶化,可谓是“内忧外患”,现在总算靠麦克阿瑟的强烈的信念将“内忧”克服了。当他以联合国军命令的形式下达作战实施后,海军方面也停止异议。
  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开始埋头于登陆计划的准备,安排召回正在釜山桥头堡作战的陆战队第5团事宜,定制登陆用的梯子等。陆战1师所辖三个团中,第7团在预定登陆日前无法集结,第5团在史密斯眼中是最精锐的,所以被选定为攻击部队。
  关于仁川港岸壁,根据咸明洙谍报队的情报和航空照片的分析,推定落潮时最高处约5.3米。登陆时,登陆用舟艇靠在岸壁下缘放下前部的起倒板,要攀上岸壁必须在起倒板上竖起梯子,因为登陆选择在满潮时,梯子的长度需要有三米,而且是要轻便、结实的那种。
  海军陆战队向大阪的“日本制铝”公司定制了铝制梯子。当时铝制梯子只有“日本制铝”能够制造,神户及大阪消防队的消防车上装备的两节式梯子就是这个公司的产品。陆战队一共定了60个长17英尺(合4.3米)的铝制梯子,要求在十日内交货。“日本制铝”答应在两周内完成,然后由子公司“立花金属”制作铝制的梯柱,梯阶的制造和组装在公司本部完成。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