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心中有刀在2007-08-27 17:57:23的发言:一、皎然到底是不是东洋人,俺缺乏研究。兴许句号说得对,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自称谢灵运的十世孙”。如果以你说的为准,俺没意见。 二、李白写过《哭晁卿衡》,不等于阿倍仲麻侣写汉诗一流,不然倒要请句号兄说说看了,晁太君都有哪些个不朽的诗是让你终身难忘、倒背如流的? 至于《红楼梦》里宝琴介绍过外国人写律诗,那也能算外国人写汉诗的证据吗? 三、《唐诗三百首》是童蒙读物,那得是认得多少字的儿童啊?什么时候的事呢,遥远的过去,还是不可知的未来? [em05] 一、我对僧皎然到底是哪国人并无研究,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有刀先生如果有研究,尽可以指教。决没有“以我说的为准”的道理。 二、你先前提的问题是日本人当然对仗有毛病,所以我说汉学学得好的外国人也可以写出合格的汉诗来。这似乎与“不朽”、“终身难忘”、“倒背如流”等等标准有很大距离吧? 当然,我可以将所知的有关晁衡的一鳞半爪的资料转录于下,供有刀先生参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苏镇江市对外友协、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在镇江北固山上树立了一座大理石的诗碑,碑上鐫刻著晁衡的《望月望乡》诗:“翘首望东天, 神弛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想又皓月圆。”由赵朴初题写碑额,书法家沉鹏和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书写诗文。 唐玄宗开元五年。阿倍仲麻吕始入唐太学读书,由於他聪颖好学,才思非凡,尤工诗文,不久中了进士。他与王维、李白等中国诗人交谊颇深,过往甚密。 《长安望月》 晁衡 辽阔长天玉镜升,仰首遥望动乡情。犹是当年春日月,曾在三笠山顶明。 《衔命还国作》晁衡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闕,騑驂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三、《唐诗三百首》是清中期以后到民国初年私塾童蒙教材。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吟诗作对是基本的功课,是从小练就的童子功。由于这个性质以及它流传的广度,可以认为它的选材具有相当的可靠性。下面抄录该书的序言,以资参考: 唐诗三百首题辞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万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乾隆癸未年春日,蘅塘退士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