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所“说一句”,很撇得清。想必老周别有精神谱系,如大虫般“身藏秘笈”,自为标高。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引出这个话题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为鲁迅辩护,把鲁迅的行为合理化的人,都强调鲁迅和朱安之间没有爱情,而和许广平结合,是因为他们有真正的爱情。要鲁迅对没有爱情的朱安好一点,就是一种苛求,就是要他做配种的公猪。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4-16 00:45
才看见邹峰这个帖子。我的确说过有人想把鲁迅当成配种的公猪,那是因为有人一定要让鲁迅跟自己不爱的人整出一个无爱的结晶。邹峰可能误读了吧。当然,如果你认为对朱安好一点就等于让鲁迅替朱安生个孩子,那就没有误读。嗯,我没写错,的确有人强迫“鲁迅替朱安生孩子”。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才看见邹峰这个帖子。我的确说过有人想把鲁迅当成配种的公猪,那是因为有人一定要让鲁迅跟自己不爱的人整出一个无爱的结晶。邹峰可能误读了吧。当然,如果你认为对朱安好一点就等于让鲁迅替朱安生个孩子,那就没 ...
李酒苗 发表于 2010-4-16 19:46
那个孩子未必就是“无爱的结晶”,至少有朱安一半的爱情结晶了。
俺是灭绝师太
太热闹了,挑拨一下下,
倘鲁朱破镜重圆,许的真情和幸福何以堪?到记者发帖时为此,还无人提及.哈哈
老残油记 发表于 2010-4-16 17:17
俺只想让他们生个孩子,朱安有了孩子,他鲁迅该干嘛干嘛去。
俺是灭绝师太
120# 周泽雄


“鲁迅与朱安不来电,只能视为一个既定事实。与一个不来电的女人厮守终生,对谁都是一种残忍。”————谁让他们厮守终身了?
俺是灭绝师太
那个孩子未必就是“无爱的结晶”,至少有朱安一半的爱情结晶了。
金秋 发表于 2010-4-16 22:27
有的人能接受缺席的爱,有的人不行,正如有的人不爱一个人也想要整出个孩子来,然后做个单身妈妈,而有的人就是无法忍受。
谁也无权让他人作出牺牲,你金秋不能,法律也不能,除非当事人自己乐意牺牲。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俺只想让他们生个孩子,朱安有了孩子,他鲁迅该干嘛干嘛去。
金秋 发表于 2010-4-16 22:29
有这等好事?你不会骂鲁迅吃着碗里的扒着锅里的?你怎么相信鲁迅不爱朱安?瞧,连孩子都有了,他竟然抛弃了糟糠,这狠心的东西!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时候既然是三月初三,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底下,围着一圈人,众言咻咻,冷气是从那里生出的,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九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鲁迅太没良心了!他就不能让朱安生个孩子吗?他就不能试试吗?这样的举手之劳他都不愿意做,太过分了”伊的样子十分生气。
“还真把个男人当成工具了。甲跟乙没爱情,还要求甲跟乙合作弄出个爱情的结晶,太过分了!”D君朝伊瞥了一眼,也忿忿起来。
“没有爱情也能结晶!最早的时候,婚姻的功用就是传宗接代,咱们的祖祖辈辈过去都是包办婚姻,他们知道什么爱情?不照样把香火传承下去?鲁迅有啥好特殊的?让他传个后就是拿他当工具?”伊的声音拔得很高,脸也气红了。

“同意!如果朱安有个孩子,至少还有另外的精神寄托,不至于如此痛苦。”H女士也细着嗓子呼应伊。伊有点得意了,转而沉下脸来:“是啊,都是他们这些理想家,他们不吹嘘爱情倒也罢了,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真是无事生非,又在嚷嚷什么爱情,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就是!鲁迅至少也该有两个孩子。说不定是个文学大师,谁知道呢。”W老爷嘟囔道。

“有人觉得当一次工具无所谓,但好像鲁迅不这么想,我觉得没必要干涉他,好像只有咱们想法正确似的。同情不是爱情,而有些人认为给朱安一个孩子她就幸福了,根据似乎也不多。”D君想,人跟人的区别真是太大了,有的人没有感情也可以造人,有的人就是不能忍受,这种事情总不能以己度人。

“别把鲁迅当配种的公猪好吗?这才叫贬低人呢!”L一跳八丈高。

“鲁迅朱安同样痛苦,让鲁迅‘尽义务’,亦残酷……”B君悠悠踱来,确乎公允地说:“我觉得唯一可指摘鲁迅的,是他不该接受这门婚事。”


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争论。可是,H女士不紧不慢说出的一句话让我浑身一哆嗦:

“同情归同情,但是还得要对鲁迅的行为进行定性。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鲁迅,鲁迅对朱安实施了家庭暴力,是家庭软暴力。”
“坚定地把个体当个体看,是一种论人的素养。鲁迅与朱安不来电,只能视为一个既定事实。与一个不来电的女人厮守终生,对谁都是一种残忍。”

“就算鲁成功给了朱一个孩子,讨论的人没准又会追问,鲁为什么不启蒙朱女士,为什么不教她识字读书。他可以启蒙国民,难道不可以启蒙自己身边母亲身边的人?”梅君的声音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大家各持己见,反反复复说着自己的意思,没有什么改变,越说越烦人,毫无新意却又沸反盈天。空气里弥满这样的呐喊:
“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让她生个孩子!”

故乡本也如此,如我所料——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想:我与朱安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指指戳戳,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夫妻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面子,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更不愿意他们都如朱安的痛苦隐忍而生活。他们应该是有新的思想,应该享受有爱情的婚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的那样。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
朱安可怜,鲁迅可怜。大家争到现在没有结果也可怜,俺看完帖子,眼睛累的可怜。

认为鲁迅不该如此对待朱安的各位,大约都有这么一个潜台词:你是鲁迅啊,怎么能这样对待朱安呢?你看,那胡适对江冬秀多好。

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并非他对朱安如何;胡适成为胡适也并非他对江冬秀如何。这里面不能说没有影响,但不论朱安还是江冬秀,对她们的丈夫都起不到关键作用,甚至连重要作用都没有。

很显然,对鲁迅的批评性意见是一种现代式的,对胡适的表扬同样也是现代式的。同样都是现代式的,这取决于鲁迅和胡适的选择谁更适合,或者更接近现代的生活方式、观念,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胡适。胡适不仅在对待江冬秀的态度上,他的整个思想都比鲁迅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从这一点扩大到两人之间思想的比较,也能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果。

鲁迅和胡适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文学家见长,一个以思想家、政治家为宗。他们对社会的改造路数也显示了两种不同类型文人的特质:方法上可以取舍,价值上难分轩轾。实际上,正因为鲁迅的文学家特质,使他对中国社会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悲情色彩,所谓找不到路——或者竟是条死路。因此,文学家所指出的社会改造方式基本属于此路不通,如果谁以文学家的道路当作现实的道路,其实是自己不动脑筋。但,这并不构成反对鲁迅的理由,因为社会批判是一个社会的正常指数的标尺,而且,这样的批评越激烈,社会就越正常,是否维护这样的批判就成为衡量我们是否正常的一把标尺。如果我们指望一个文学家承担社会改造的责任,那么,思想家做什么去了?在这个意义上,我历来反对对鲁迅的攻讦和批判,这是一种方向性的错误。唯一的例外是,鲁迅的文章写得如何如何不好,怎么写得像汪晖一样,只要拿出证据,我心悦诚服。

扯远了,因为与他的婚姻无关,其实有关。

以鲁迅的性格,他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的,在我看来,他对朱安的态度,与其说他如何冷漠、如何自私,不如说,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印象中他说过应该是休了朱安的,由于担心朱安会死掉,才只好维持这样一个格局。我们不妨设想,如果鲁迅休了朱安,那么他还需要背负这“冷漠”、“残酷”的名声吗?实际上,休掉朱安,对鲁迅是最简单、最轻松的选择,但对朱安则可能得到最恶劣的结果,两害取其轻。仅此而已。

延伸一下。如果让鲁迅治国,如何?我的答案是,如果他不祸国殃民,则谢天谢地。

对于一个文学家的鲁迅,我以为他已经非常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建立的是一座丰碑,作为后来之人,唯一要做的,就是超越他——这一点殊为艰难。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难道我们不是在用一种现实的眼光在打量鲁迅么?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112# zoufeng_1234
这个我基本同意,当然我原来说有些人要求鲁迅做某些事情太过想当然也不是指你。鲁迅确实可以做得更好,事实是,在咱们这些不承认有什么绝对事情存在的人看来,从人诞生以来,所有的人都可以比实际做得更好,鲁迅也是不能例外的。
酒苗的帖子非常好看。

老网的论述非常有深度。

所有人的讨论态度都非常优雅。

谢谢楼主,也谢谢所有参与讨论的人。
谢谢铜板。

说句题外话,姑且算针对邹峰兄吧,当然不是:把事物上升到绝对化的,都先天地具有了专制主义的色彩。虽然邹峰兄总是认为有一种绝对值得倾慕的价值,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价值。邹峰兄不明白而已。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主贴基本上就是对朱安的推论,不是不可以推论,但若要推论就要从朱安的精神背景,她的性格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养成下手,仔细朱安对婚姻,感情,家庭,情欲以及伦理等等的意识的来源与追求考证。

恐怕主贴不愿意推测那个时代传统精神价值,对那个时代的女性作用如何。在角色上,纵然许广平如何精贵抑或如何幸福,那永远是个妾,没有正经名分的妾。倘若真有这样的自重,朱安何悲之有?

再多不谈。

她也是鲁迅的遗物

还是转过来吧:
  止  庵


  没有死刑判决与长期苦役,无以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父亲的专横狂暴,无以成就卡夫卡,鲁迅对朱安的极端冷漠,对他自己无疑也是精神上的折磨,这在他那里同样升华为创作热情。

  朱安去世前一日,对前来探访的南京《新民报》记者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这是朱安一生中唯一一次公开谈论她与鲁迅的关系。这一关系,前后可以分成五期:
  1906年夏秋间鲁迅奉母命与朱安完婚,至1919年12月29日朱安随周氏家族迁入北京八道湾十一号,为第一期。十三年中,婚后四日即重赴日本的鲁迅,后来只在1909年8月至9月和1910年7月至1912年2月在绍兴家中居住。
  周氏阖家迁入八道湾,至1923年8月2日鲁迅“携妇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为第二期。荆有麟四十年代初所著《鲁迅回忆断片》说:“一九一九年,先生三十九岁时,因在北平买了西直门公用库八道湾的房屋,始将家眷接京。但在北平所表现的,却完全是分居,夫妻各住一间房,因家庭人口多(当时先生之二弟三弟皆住在一块),先生算比较活跃些。”
  鲁、朱迁居砖塔胡同,至1926年8月26日鲁迅离京南下,为第三期。八道湾是较大的宅子,二人分住前中两院,无须朝夕相对。及至周氏兄弟失和,鲁迅夫妇搬到砖塔胡同,住处逼仄;1924年5月25日“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也不宽敞,这段时间才如荆有麟所说:“那家庭,可就太怕人了。”据他介绍:“鲁迅常年四季,除例话外,又不大与太太谈天。据他家老妈讲:‘大先生与太太每天只有三句话,早晨太太喊先生起来,先生答应一声“哼”,太太喊先生吃饭,先生又是“哼”,晚上先生睡觉迟,太太睡觉早,太太总要问:门关不关?这时节,先生才有一句简单话:“关”,或者“不关”,要不,是太太向先生要家用钱,先生才会讲着较多的话,如“要多少?”或者再顺便问一下,什么东西添买不添买?但这种较长的话,一月之中,不过一两次。’”朱安说:“老太太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讲话,怎么会生儿子呢?”鲁迅则说,Wife,多年中,也仅仅一两次。
  鲁迅南下,至1927年10月8日他与许广平开始同居生活,为第四期。其间鲁、朱不曾见面。
  鲁迅与许广平同居,至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为第五期。鲁迅曾于1929年5月15日至6月3日,1932年11月13日至30日回京探亲,住在西三条,情形当与第三期相同。

  然而若对照着看鲁迅的创作史,却颇有意思。以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自许“可以勉强称为创作的,在我至今只有这五种”——《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而论,则《呐喊》前五篇,作于第一期;《呐喊》后十篇(其中《不周山》后抽出,改名《补天》,收《故事新编》),作于第二期;第三期,作《彷徨》全部、《野草》(除《题辞》外)和《朝花夕拾》前五篇;第四期,作《朝花夕拾》后五篇、《故事新编》两篇;第五期,作《故事新编》五篇。如此算来,鲁迅大约一半的创作完成于荆氏所谓“太怕人了”的三年里。这段时间,鲁迅还写了《坟》之大部(从《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起共十七篇)、《华盖集》全部和《华盖集续编》之大部(除《上海通信》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六篇外),翻译了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和望·蔼覃的《小约翰》(初稿),整理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和《小说旧闻钞》,重新校订了《嵇康集》。这说得上是思想家、作家和学者鲁迅毕生最辉煌的时期。
  荆有麟是最早将鲁迅的创作与鲁迅的生活——尤其是与朱安的关系——联系起来的论者,他说:“倘若家庭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同行动的话,那鲁迅先生在北平时,无论是写小说,散文,短评,论文,着重在对旧社会攻击者,那他当时的婚姻同家庭,不能说毫无关系吧?而以后在上海——尤其是临死前数年,对于青年之指示方向,对于社会之开辟新路,谁又能说,与那有前进思想,又能诚恳工作的许广平,毫无关系呢?而先生本身,在绝望的家中同在有希望的家中的生活,那意义,也就不很相同吧?”针对自己的创作,鲁迅在《〈自选集〉自序》中说,“此后就一无所作,‘空空如也’”,他只在1934年8月写了《非攻》,1935年11至12月间写了《理水》、《采薇》、《出关》、《起死》,均非精彩之作,《〈故事新编〉序言》中“速写居多”的自我批评,即针对这成于“有希望的家中”的几篇而言。而同为小说创作,他对在“绝望的家中”写出的《彷徨》感觉要好得多,认为“脱离了外国作家的影响,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在《〈自选集〉自序》中则自许“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
  荆有麟感叹:“鲁迅先生笔下,无论是论文,是杂感,或者散文与小说,很少写到恋爱同温暖的家庭。在《野草》上虽有《我的失恋》,在《彷徨》上虽有《幸福的家庭》,但那‘恋’与‘家’,是充满了怎样失望与狼狈的气氛,便不难想象鲁迅先生的婚姻同家庭生活了。”不妨反过来讲,因为鲁迅有着这样的“婚姻同家庭生活”,所以他笔下的“‘恋’与‘家’,是充满了怎样失望与狼狈的气氛”。正如荆有麟所说:“因为鲁迅先生对于家庭——其实是对整个旧社会——的悲苦,在先生思想上,增加了不少的凄惶成分。”

  近读乔丽华著《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一书,作者引用了鲁迅《寡妇主义》中的话:“至于因为不得已而过着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有着执拗猜疑阴险的性质者居多。欧洲中世的教士,日本维新前的御殿女中(女内侍),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别的独身者也一样,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状也就大变,觉得世事都无味,人物都可憎,看见有些天真欢乐的人,便生恨恶。”继而指出:“鲁迅对独身者的变态心理看得这么透,人们不由联想到他自身,因为他的生活也等同于独身。”
  由此再深入一步,就是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中说的:“鲁迅写小说散文又有一特点,为别人所不能及者,即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的观察。大约现代文人中对于中国民族抱着那样一片黑暗的悲观的难得有第二个人吧……在书本里得来的知识上面,又加上亲自从社会里得来的经验,结果便造成一种只有苦痛与黑暗的人生观,让他无条件(除艺术的感觉外)的发现出来,就是那些作品。”鲁迅“亲自从社会里得来的经验”,应该包括他与朱安的关系在内。
  某种意义上讲,朱安之于鲁迅,与卡夫卡的父亲之于卡夫卡,或者西伯利亚监狱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用相仿佛。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过《死屋手记》,卡夫卡写过《致父亲的信》、《判决》,鲁迅则对朱安的存在以及自己与朱安的关系讳莫如深。他留下的日记中,一共只提过两次“妇”;文章和书信中,“贱内”、“内子”、“太太”、“大太太”之类字样也不多见。没有死刑判决与长期苦役,无以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父亲的专横狂暴,无以成就卡夫卡,鲁迅对朱安的极端冷漠,对他自己无疑也是精神上的折磨,这在他那里同样升华为创作热情。正因为由此“造成一种只有苦痛与黑暗的人生观,让他无条件(除艺术的感觉外)的发现出来”,鲁迅笔下之深刻,才为其同时代作家和之后的绝大多数作家“所不能及”。尽管这是巨大而长期的牺牲所换来的结果。而朱安终其一生,只是做了牺牲。  

  [附记]朱安病笃,请人代笔致信许广平说:“自想若不能好,亦不欲住医院,身后所用寿材须好,亦无须在北平长留,至上海须与大先生合葬。”乔传云,“这封信也可视为朱安的遗书。”至其临终前,复托宋琳向许广平转达“灵柩拟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之意。然此遗愿并未实现。■

[附记]朱安病笃,请人代笔致信许广平说:“自想若不能好,亦不欲住医院,身后所用寿材须好,亦无须在北平长留,至上海须与大先生合葬。”乔传云,“这封信也可视为朱安的遗书。”至其临终前,复托宋琳向许广平转达 “灵柩拟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之意。然此遗愿并未实现。
====
楼上给了绝好的证据,也就是朱安对名分的信心,对“正当性”坚守。
主贴基本上就是对朱安的推论,不是不可以推论,但若要推论就要从朱安的精神背景,她的性格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养成下手,仔细朱安对婚姻,感情,家庭,情欲以及伦理等等的意识的来源与追求考证。
恐怕主贴不愿意推测那个时代传统精神价值,对那个时代的女性作用如何。在角色上,纵然许广平如何精贵抑或如何幸福,那永远是个妾,没有正经名分的妾。倘若真有这样的自重,朱安何悲之有?
再多不谈。
133# 李大苗 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假如朱安认为自己算是有名堂的,其他人特别是现代人,都认为她很悲哀,那么她到底可悲不可悲?也有人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王子,但别人都知道他是疯子。那么以谁的意见为准?他本人,还是旁观者?子非鱼,安知鱼?不过鱼就知道自己是鱼吗?那么做一条鱼究竟快乐不快乐,值得不值得?从常理来推断,人的基本需要不被满足,总归是不快乐的,不过也很难说,满足感产生于对比,以及价值砝码的轻重。
这是自我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符合其本人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一种幸福感。鲁迅和朱安达成了某种程度上叫契约的默契。朱安给鲁迅必要的自由,鲁迅给朱安必要的名分,某种程度上和西门庆与月娘的关系差不多。

鲁迅心目中的女性是什么样子的?他在东京的时代,日本的经济远比中国发达,连女孩子都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受西式教育了。工业化和商业化以及城市化的条件下,日本的女子不仅开放和有知识,而且能够做到自立,和婚姻自主。有了这样的条件,男女感情的交际才有了个人快乐和幸福的价值体现。

那么,在结婚前的鲁迅,也就是周树人,除了自己的母亲外,他还有什么关于女性的概念呢?在他有了性意识之后,在有了性审美之后,除了日本女性外,他见到的也就是秋瑾了,很男子气的一位女性,舞刀弄剑的时常着男装操着男性口吻的女性,有着极度贵族气质的女性。那时候的鲁迅,即使有羡慕之情的话,也自觉是天鹅旁的蟾蜍吧。

那个时代,若以对日本女性的审视标准来在天朝选偶,应当没有任何一位可与鲁迅匹配的。他结婚的时候,不过是满清刚刚正式开放西学堂和女学堂的时候,真正一代新女性还需要十五年的时光才能扭扭而来。所以,鲁迅的婚姻不是他所言的母命,而是无他选择。否则就娶一个日本媳妇,然而,就其时而言,他既无能力也无才情。
不顶酒苗、网导也难!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酒苗写的好玩,网导写得有深度。

感谢燕麦转的止庵这篇,“鲁迅对朱安的极端冷漠,对他自己无疑也是精神上的折磨,这在他那里同样升华为创作热情”。换种说法:鲁迅把长期压抑所积累的力比多,通过笔端发泄出来,成就了一篇篇文学作品。

大苗关于鲁迅在那个时候根本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女性,也提供了一个思路。确实,每个母亲都希望给儿子找个好媳妇,这是人性和本能,朱安应该是鲁瑞能力范围里最好的选择了。

关于网导说的:
说句题外话,姑且算针对邹峰兄吧,当然不是:把事物上升到绝对化的,都先天地具有了专制主义的色彩。虽然邹峰兄总是认为有一种绝对值得倾慕的价值,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价值。邹峰兄不明白而已。
----------
上面这句话我有点迷糊,特别是“当然不是”后面加个冒号。到底说我是太绝对还是太相对?
哈哈,是说你把相对搞得太绝对了。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0-4-17 11:55 编辑

关于网导的深度大贴,我除了表示叹服外,想回复一点:

“鲁迅和胡适之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文学家见长,一个以思想家、政治家为宗。他们对社会的改造路数也显示了两种不同类型文人的特质:方法上可以取舍,价值上难分轩轾。"
----------
我们在讨论鲁迅和胡适以及江冬秀和朱安的时候,更多的是不是把把他们贴上文学家,思想家的标贴后高高供起来,而是把他们还原为普通的人和普通的夫妻关系,看看怎么样做更人性,更符合人伦常道。在我看来,人的价值永远是排第一的,高于商品和政治,也高于文学和思想,这就是人道主义的基础。

如果我们认为为了某种人以外的价值,比如文学,比如哲学,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幸福和尊严,那么无疑是危险的。

如果喜欢鲁迅的人认为:为了鲁迅的文学成就,朱安受点软暴力算得了什么。那么和老毛认为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死几亿中国人算得了什么,或者为了祖国的统一,死几百万台湾人算得了什么,或者为了GDP,死几百个矿工算得了什么,本质上是一样的。

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法律的完善和进步,我们需要法律就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个体的幸福和尊严,特别是弱者的幸福和尊严,所以才会有家庭软暴力这样的新名词诞生,所以金秋和何萍作为法律人更关注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朱安。
“很显然,对鲁迅的批评性意见是一种现代式的,对胡适的表扬同样也是现代式的。同样都是现代式的,这取决于鲁迅和胡适的选择谁更适合,或者更接近现代的生活方式、观念,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胡适。胡适不仅在对待江冬秀的态度上,他的整个思想都比鲁迅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从这一点扩大到两人之间思想的比较,也能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果”。不知网事情缘怎么得出这个结论,不能诚与己,何以忠于事和人?
有的人能接受缺席的爱,有的人不行,正如有的人不爱一个人也想要整出个孩子来,然后做个单身妈妈,而有的人就是无法忍受。
谁也无权让他人作出牺牲,你金秋不能,法律也不能,除非当事人自己乐意牺牲。
李酒苗 发表于 2010-4-16 22:46
他连这点牺牲都不乐意做,俺当然拿他没辙,但是俺对他进行一下负面的评价,这个总可以吧?
俺是灭绝师太
129# 网事情缘

“认为鲁迅不该如此对待朱安的各位,大约都有这么一个潜台词:你是鲁迅啊,怎么能这样对待朱安呢?你看,那胡适对江冬秀多好。”————不是这样的,俺不是因为他是鲁迅才这样指责他的,俺是以一个普通男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俺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如此冷落妻子的丈夫,而且这个丈夫的妻子还是一个在家里侍奉公婆、严守妇道、极力讨好老公的模范妻子。甚至连文学作品里都很难出现这样的事情,除非这个男人心里已经有了别人,或者这个妻子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可他鲁迅当时心里并没有别人,朱安也没有做错过什么,他这样对待朱安,刻薄得太不近情理了。

说老实话,俺打心眼里就没觉得鲁迅是个啥了不起的人物,特别是对他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俺是呲之以鼻很多年,这一点坛子里很多人都知道的。
俺是灭绝师太
金秋我真怀疑你生活在什么年代。


就算是玩日常生活,离婚也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金秋我真怀疑你生活在什么年代。


就算是玩日常生活,离婚也很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扶桑 发表于 2010-4-17 13:38
我感觉你完全不了解过去妇女的生活状况。她们和现在的妇女不同,现在的妇女如果遭遇丈夫这样的冷暴力,她们可以起诉,可以离婚,甚至还可以寻找婚外情,总之有多种自救方式,而那个时代的妇女只能一颗树上吊死,如果丈夫对她不好,她就只能忍受一辈子痛苦。正因为这样,我才觉得鲁迅应该对朱安尽可能好一点,而他做到这一点是完全有可能的。
俺是灭绝师太
本帖最后由 扶桑 于 2010-4-17 14:35 编辑

146# 金秋

鲁迅那个时候,正好是新旧转变的时代。鲁迅已经变了,而朱安还生活在过去。从理论上说,朱安如果能够自立自强,不依附于鲁迅,才是最理想的结局,但是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鲁迅没有义务为了朱安而把自己也拖回旧时代去成为殉葬品。
129# 网事情缘  

“俺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样如此冷落妻子的丈夫, ...
金秋 发表于 2010-4-17 13:15
那就真是没办法了。当然我们也相信,如果一个人与世隔绝,对世事、人性毫无了解,那么别说只长这么大,就算活上一千六百岁,也还是也只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事情,对吧?你连“如此冷落妻子的丈夫”都没听说过,那当然你更没听说过对妻子实施“硬暴力”的老公了?你也太行了。
……如果喜欢鲁迅的人认为:为了鲁迅的文学成就,朱安受点软暴力算得了什么。那么和老毛认为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死几亿中国人算得了什么,或者为了祖国的统一,死几百万台湾人算得了什么,或者为了GDP,死几百个矿工算得了什么,本质上是一样的。 ...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0-4-17 10:22
你弄的这个虚无的“如果”不成立。
他连这点牺牲都不乐意做,俺当然拿他没辙,但是俺对他进行一下负面的评价,这个总可以吧?
金秋 发表于 2010-4-17 13:00
如果要让金秋正面评价一下的话,鲁迅只好始乱终弃了,不乱即弃是万万不行滴~~~
不要对着偶的头像看啦,看晕了本人概不负责滴~~